洪建
【內容摘要】新課程標準對思想品德教育提出比較具體的要求,讓學生形成是非、善惡和美丑的正確觀念,能夠從現(xiàn)在起過積極健康的生活,開始學習并逐步會做負責任的公民。這也是人們從事教育的必需追求。
【關鍵詞】形成理念 積極健康 策略思考
課程建設具有相關課程結束的基本理念,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建設也是如此。我們現(xiàn)在所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對學生正確觀念的形成的影響是深刻的。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再去做些比較認真的思考和實踐,那學生則會從現(xiàn)在開始起就去積極健康地生活。
一、讓學生積極健康生活的品德教學需注意陶冶
思想品德教育,從相關意義上說就是讓學生能夠建立起比較理想的道德情操,如讓學生能夠分辨社會上的是非、善惡和美丑,能夠建立這樣的道德情操,不是我們利用教材進行空洞的說教能夠湊效,能夠解決問題的。作為德育教育所必需的體驗教育,在學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形成上,首當其沖的是讓學生得以情操的陶冶。因此,在平時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學中,多避免教學的照本宣科,多進行學生性情的陶冶。當今教育技術的先進,利于學生多角度去接受性情陶冶的設施很多,有的可讓學生能夠足不出戶就接受到較為廣泛而又深刻意義上的性情陶冶。如平時的思想品德教學,我們多利用思品微課程的教學,去短時間的、主題單一的再現(xiàn)生活的文字、圖片和畫面,學生所得到的體驗性感受就顯得極為深刻。如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學,需要讓學生能夠體會到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人類生存的關系,進而養(yǎng)成學生愛護環(huán)境、勤儉節(jié)約、珍惜資源的意識。教學時就讓學生看到那些污染對動植物所產生的影響,草木是怎樣的不再生,飛禽是怎樣的遠離,相關昆蟲就是怎樣的泯滅甚至就是如此意義上的絕后。教學時,還讓學生去做些對比性的實驗,即埋下相關質地不同的物質,過些時日將其挖出,當學生看到一些物質長期不予腐爛時,就是那樣的猛然一驚。在驚詫不已的前提下產生極為深刻的感受,環(huán)境保護迫在眉睫,積極參與環(huán)境保護義不容辭。
二、讓學生積極健康生活的品德教學需注意啟迪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的行為的正確不能簡單地形成起來,就是暫時能夠形成起來,也不可能會比較持久地穩(wěn)固。從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從眾多對社會持有責任感的公民形象看,他們都存有一種比較堅定的信念。這樣的理念又怎樣去形成?應當憑著自身賴于相關意義上的學習,去逐步建立起來。如革命戰(zhàn)爭時代的那些英雄人物,有人以為英雄是逼出來的,這樣的說法就明顯有錯。竊以為英雄在一定的時段接受到馬克思主義思想理念的教育,產生比較良好的共產主義信念則是根本。對此,在平時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我們必須在讓學生積極健康生活的品德教學之啟迪學生產生良好的心智上做些思考,甚至就應當是比較認真和科學的思考。如我們平時多看到,現(xiàn)在的學生缺失的是感恩,往往渴求別人的比較多,施以對他人關愛的比較少,尤其在比較簡單的孝敬父母上都不可能做到,這就需要我們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誠實守信、樂于助人、有責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質。這樣的品質將怎樣形成?需要通過相關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產生比較理想的心智水準。如和學生一起學習《成長中的我》,給學生提供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實例,如輪椅上的霍金、張海迪等。還讓學生去尋覓身邊的實例,圍繞自身的周圍去討論,學生不僅明確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意義,更能去思考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方法。
三、讓學生積極健康生活的品德教學需注意匡正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注意在反腐倡廉上增加力度,從一個個落馬貪官身上,人們似乎看到一個共同的現(xiàn)象,有誰在臺上不是那樣振振有詞地高呼著反腐倡廉的口號,又有誰不是在臺下甚至就是比較陰暗的角落干著大肆侵吞人民群眾利益的丑事。這些人就是嚴格意義上的政治上的兩面人,應當說兩面人是極為有害的,一個政黨多一個兩面人,就完全意義上多一份危險,整個社會也是如此,多一個兩面人,社會也就多一份不安定的因素。作為我們所從事的思想品德教學,切切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讓學生去嘴上說得到,而實際行動上卻不能夠做得到。如何讓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就不存有兩面人的現(xiàn)象?竊以為應當讓學生進行比較理想的實踐性的磨練,讓學生能夠在思想品德的學習中不僅懂得一些為人的常識,而且應當能夠得以實際行為的匡正。我們現(xiàn)在似乎都看到這樣的怪現(xiàn)象,那就是熱愛勞動的學生少了,就是最切近自己的洗衣服,一些初中學生都懶得動,不少學生的家長就是每個星期來一次學校,專門為孩子洗衣服,一些孩子干脆一星期一打包。學生們如此懶惰,作為教師,作為思想品德教學的老師,怎能熟視無睹呢?因此,在平時的思想品德教學中,都力求讓學生通過一些比較簡單且切實可行的實踐,去匡正學生的勞動行為,形成學生熱愛勞動的個性品質。如和學生一起學習《自尊自強》的相關內容時,讓學生以“我們身邊的動植物伙伴”為主題,對本地區(qū)的植物、動物物種及其生存狀況進行調查,通過調查,學生不僅僅發(fā)現(xiàn)每個物種及每個生命個體的獨特性,體會出生命世界的神奇,還在具體的觀察中產生這樣的猜測,生命世界能夠產生諸多的神奇,都有其生命個體自身的努力,甚至就是比較艱苦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葉瀾. 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課程改革深化[J]. 教育研究,1998.
[2] 教育部.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S].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 肖川. 教育的使命與責任[M]. 岳麓書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