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喻文軍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雙語實驗小學)
小學音樂情境化教學初探
?江蘇/喻文軍
小學音樂課堂的情境教學應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關注以情動情、“理”、“情”結合;應創(chuàng)設游戲性、生活性、故事性、舞蹈性等多種恰當?shù)?、適合學生特點的情境教學模式;應突出音樂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音樂審美實踐活動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掌握音樂知識與技能;使他們的音樂感受力、理解力、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得到提高;使音樂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小學音樂;情境;教學
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學過程的模式化,體現(xiàn)了教學的組織、設計,教學手段的運用以及教材的組合等教學思路。情境教學作為一種課堂教學模式,不僅有特定的形式,而且蘊涵著特定的教學精神,是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師生生命的概念,應當把學生從傳統(tǒng)課堂的認知體提升到生命體的高度,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教師要立足于課堂教學,不斷地提高教學效率,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體現(xiàn)實際教學效果,使學生獲得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一)以情動情 教師要珍愛學生感情,奉獻自己的愛心,以“愛生樂教”為己任。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從自己身上感受到一種期待、一種力量,從而轉換成學習的動力。師生共同參與活動,使學生們在學與玩中和教師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贊可夫指出:“扎扎實實地掌握知識與其說是靠多次的重復,不如說是靠理解,靠內部的誘因,靠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而達到的?!币{動學生的內部因素,就要建立良好師生間的關系,須注意自己要有誠摯的感情,只有感情真摯,平等對待,才能獲得情感共鳴。
(二)“理”、“情”結合 教師在情境設計中要充分重視學生能力培養(yǎng),重視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體驗、表現(xiàn)。教學過程中要以“理”服人,以“情”動之,與受教育者共燃圣明之火。教師要給學生一個充滿親和力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xiàn),要經(jīng)??洫労凸膭睢@?,“你能行!”,“真不錯,好棒啊!”,“某某同學的動作多漂亮啊!”等對學生稱贊的話語。此外老師僅僅靠語言的傳遞還是不夠的,還要通過行為表現(xiàn)出來。例如,老師和學生一起參加舞蹈表演,同學生共同分享歡樂,分擔困難,才能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老師的平易近人。實踐證明,以“理”、“情”動之,既加深了師生之間的理解,縮短了彼此的距離,也培養(yǎng)了師生間的感情,融洽了關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生活性情境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設 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教學與生活緊密的結合,不拘泥于課本教材的限制,聯(lián)系生活場景對教學內容進行形象生動的描述和模擬,把學生帶入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氛圍中,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思維,使師生情景交融順利完成教學活動。如歌曲《小袋鼠》是一首具有詼諧情趣的兒童歌曲。全曲以八分音符為主,節(jié)奏緊湊,旋律流暢,音樂形象以級進間插小跳,顯得活潑而輕松,描繪了小袋鼠“蹦蹦跳跳”的生動形象。二年級的學生還屬于低學齡段,教師通過生活性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歌曲所表現(xiàn)出的詼諧情趣及小袋鼠的可愛形象,培養(yǎng)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同時感受音樂,在感受的基礎上表現(xiàn)音樂的意境。
(二)游戲性情境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設 音樂游戲是以發(fā)展兒童音樂能力為主的一種游戲活動,兒童在伴隨音樂進行活動的過程中,表現(xiàn)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喚起好奇心與聯(lián)想,從中學到一定音樂知識的集體活動,它是受到學生普遍歡迎和喜愛的一種綜合性活動。用游戲導入新課的方式能激發(fā)學生學唱新歌的興趣和熱情,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的需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游戲情節(jié),通過游戲表演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教材理解和掌握,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獲取知識,解決歌曲中的重點和難點,更加容易掌握內容,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生活化”的理念。
(三)故事性情境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設 有位教育家曾說過:故事是兒童的第一需要。因此,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容選取相關的生動有趣的故事來展開教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欣賞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之前,讓學生深入尋找“革命”留下的足跡,收集有關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有關資料;講述當時時代背景下發(fā)生的英雄事跡,講述王二小的故事(一邊講一邊放背景音樂《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伴奏音樂),學生很感動,被王二小的這種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震撼了。教師順勢引導學生完整欣賞樂曲,分析旋律,學生很自然地就體會了樂曲的情感。這不僅營造了情境氛圍,激發(fā)了學生興趣,還彌補了學生認識上的不足,縮短了時空,把戰(zhàn)亂年代的社會生活融匯于畫面之中。
(四)舞蹈性情境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設 舞蹈藝術是形體動作的藝術,具有動作性、情感性、審美性等特征,音樂與舞蹈密不可分,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舞蹈藝術,會給我們的音樂課增添新的活力。在音樂課堂中如歌曲易于用動作表現(xiàn)的話,應盡量啟發(fā)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自編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如教師可以在音樂課開始之前,可以讓學生排著整齊的隊列唱著《幸福拍手歌》進入課堂,用歡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進行想象,創(chuàng)編優(yōu)美的舞蹈動作,同時跟隨音樂的節(jié)拍自如地表演動作。
小學音樂課堂的情境教學應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關注以情動情、“理”、“情”結合;應創(chuàng)設游戲性、生活性、故事性、舞蹈性等多種恰當?shù)?、適合學生特點的情境教學模式;應突出音樂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音樂審美實踐活動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掌握音樂知識與技能;使他們的音樂感受力、理解力、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得到提高;使音樂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雙語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