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萍
[摘 要]《春夏秋冬》是一篇識字課文。教學這篇課文,要根據(jù)第一學段教學目標和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借助課文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引導學生熟讀成誦,讓學生發(fā)現(xiàn)每組詞的結(jié)構(gòu)特點、了解詞語的意思、感受語言的韻味。這樣,讓學生喜歡漢字,受到文化的熏陶。
[關(guān)鍵詞]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識字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01-009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識字課文。課文前半篇的兩組詞描寫了四季的自然現(xiàn)象以及其動態(tài),后半篇主要表現(xiàn)的是春天的自然美景。每一組有4個詞,它們結(jié)構(gòu)相同、兩兩相對、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
【教學目標】
1.在聽寫生字和詞語搭配的游戲中,復習第一課時生字。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字形、反復讀詞,識記“池”“游”“入”3個生字。理解“■”的寫法,學會正確書寫“飛”“入”“風”3個生字。
3.借助課文插圖,進行口語交際,在語境中認讀、理解、積累“青草”“紅花”“游魚”“飛鳥”等詞語。通過對第一組詞的分類,體會構(gòu)詞特點,嘗試對對子;并運用此方法學習第二組短語。
4.教師指導朗讀,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音韻美。
【教學重點】
識字學詞,正確朗讀詞語和短語,并熟記。能正確書寫“飛”“入”“風”3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識字
(一)讀題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春夏秋冬》。
(二)聽寫,檢測生字
上節(jié)課學寫的4個生字有沒有住進你的小腦袋里?準備聽寫。
(聽寫內(nèi)容:春花、冬雪。提出要求:把字寫正確,寫端正。反饋方式:投影、齊讀、校對。激勵評價:寫正確的小朋友把本子收好,給老師一個微笑;寫錯的,趕緊訂正。)
(三)游戲,復現(xiàn)生字
1.板貼讀詞:上節(jié)課我們走進了美麗的四季,春天有柔柔的“春風”,夏天有涼爽的“夏雨”,秋天有晶瑩的“秋霜”,冬天有潔白的“冬雪”。(板貼: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2.詞卡認讀:接下來我們要幫這幾個詞語寶寶找找朋友。朋友朋友在哪里?就在你的課桌里。趕緊拿出來讀準這些字。(學生讀準詞卡:吹、飄、落、降)
3.詞語搭配:找朋友開始嘍!“春風”的朋友在哪里?(學生舉起詞卡“吹”,并讀準)?!?/p>
4.讀好短語:讓我們把四個短語讀得美美的。(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
二、新授,識字學詞
(一)學習第一組詞語“青草、紅花、游魚、飛鳥”
這節(jié)課,一起走進春天,去欣賞春的美麗景色。
1.看圖說話,訓練語言:(出示課文插圖)仔細看看這幅圖,誰能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美麗的景物?(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嘗試用上好詞語)
2.讀準詞語,識記“游”字。
(1)借助拼音自讀:畫里藏著這四樣美麗的景物。自己讀一讀,有困難找拼音老師幫忙。(多媒體出示:青草、紅花、游魚、飛鳥)
(2)領(lǐng)讀正音:請小老師領(lǐng)著大家讀正確。(強調(diào)“青”是后鼻音)
(3)教學生字“游”: “游”是生字,一起把它讀準。“游”左中右結(jié)構(gòu),游和水有關(guān),所以左邊是一個三點水。誰能幫它組個詞?(學生組詞)一起再來讀一讀,記一記(詞卡開花:游泳、游戲、郊游、游客)。把“游”字請回詞語里讀準。(學生讀“游魚”)
(4)再讀鞏固:拼音老師不見了,還能讀嗎?讀給同桌聽一聽。
3.師生問答,理解詞義。
(1)指名對答:我來問,你來答。紅紅的小花叫什么?(生:紅紅的小花叫紅花)游動的魚兒叫什么?青青的小草叫什么?飛翔的小鳥叫什么?(學生答,略)
(2)全班齊答:我來問,大家答。
【設計意圖:師生互動問答讀,不僅激發(fā)低年級孩子的朗讀熱情,更巧妙滲透了理解詞義的方法,還為下一步詞語分類、體會構(gòu)詞特點做好鋪墊?!?/p>
4.反復讀詞,加深記憶。
(1)開火車讀:詞語朋友打亂順序會讀嗎?(出示詞卡:青草、紅花、游魚、飛鳥)
(2)齊讀:大家一起讀。(板貼詞卡)
5.分類,體會構(gòu)詞特點。
(1)指名分類:如果讓你把這些詞語分類,怎么分?(學生上來擺放詞卡)
(2)體會構(gòu)詞特點:為什么這樣分?(“青草、紅花”都是植物,“游魚、飛鳥”都是動物)還有什么原因?(“青草、紅花”前一個字寫顏色,后一個字寫名稱;“游魚、飛鳥”前一個字寫動作,后一個字寫名稱)
(3)嘗試對對子:(多媒體出示生字,依次變色)大家看“青、紅”都是表示顏色的,“草、花”都是屬于植物的;“游、飛”都是寫動作的,“魚、鳥”都屬于動物的。這樣結(jié)構(gòu)相同的詞語,我們可以對著讀。師生對,生自對,生生對。
【設計意圖:分類能誘發(fā)孩子的思維,使他們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精妙趣味。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使原本看似簡單的四個詞語,變得厚重起來。對對子,更是滲透了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陬^對對子,變成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對子歌課間操”,既復習鞏固生字,又活動手腳,一箭雙雕?!?/p>
(二)課間操
對著對著,我們對出了一首兒歌。(多媒體出示:青對紅,草對花,青草對紅花。游對飛,魚對鳥,游魚對飛鳥)起立,兩兩拍手對讀。
(三)教學書寫“風”“飛”
1.動畫演示,學寫“■”:兒歌里的“飛”是我們今天要寫的生字。它的第一筆,叫——橫斜勾。請你叫叫它。仔細觀察橫斜勾,像我們生活中的什么東西呀?多像我們小時候最愛玩的滑梯呀!(多媒體出示滑梯圖片)橫像平臺,平臺下的部分斜斜的,滑下來多舒服啊?。ǘ嗝襟w動態(tài)演示小朋友滑滑梯,體會斜勾的彎度)拿起小手,跟著老師一起把它寫正確:橫要平,斜要緩,滑到下面往上勾。(教師范寫,學生書寫“■”)
【設計意圖:“■”的正確書寫是教學的難點。教師將之與兒童喜聞樂見的“滑梯”相聯(lián)系,借助動畫演示、講述,讓學生明確“■”中斜勾的彎度,能準確書寫橫斜勾?!?/p>
2.教學書寫“飛”:(多媒體動畫)“■”加上一對小翅膀,就變成了“飛”。拿起小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個“飛”字。(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3.教學書寫“風”:還有一個字也有橫斜勾。(多媒體出示“風”字)觀察“風”字,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教師范寫)豎撇寫得正,再寫橫斜勾,一撇一長點,交叉在中間。
4.書寫反饋:書寫“飛”和“風”后,教師投影出示學生所寫的生字,評價時重點關(guān)注“■”的書寫。
(四)學習第二組短語“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
1.圖配詩歌,引出短語。
(1)媒體出示:春天的景色這么美!有位小詩人,忍不住用上大家剛學的詞寫了一首詩。自己輕輕地讀讀看。(池中水草青,山間春花紅。游魚出清水,飛鳥入?yún)擦?。?/p>
(2)配樂讀詩:請個朗讀高手來美美地讀一讀。
(3)變身短語:這首小詩,每一行有5個字?,F(xiàn)在它變了,變成三個字的(多媒體動態(tài)顯現(xiàn):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
【設計意圖:這首小詩不僅是對上一個環(huán)節(jié)“看圖說話,感受美景”的精妙提煉,又自然無痕地引出下一組短語的教學;同時,還實現(xiàn)了生字轉(zhuǎn)換、語境復現(xiàn)、情境朗讀,激發(fā)學習興趣的雙重效果?!?/p>
2.認讀短語,識記“池”字。
(1)指名領(lǐng)讀:詩里的4個短語跑出來了。誰能領(lǐng)讀?
(2)讀準生字:借助拼音,讀準“池”“入”兩個翹舌音。
(3)識記“池”:說說“池”字你怎么記住它的?“池草青”的“池”,指的是——(多媒體出示圖片)瞧,這就是“池塘”,也叫“水池”,還叫“小池”。長在池塘里或邊上的草我們可以叫“池草”。這幾個詞(池塘、水池、小池、池草)再讀一讀,記一記。
【設計意圖:借助池塘圖片,將帶“池”字的4個詞語進行打包教學,這樣不僅豐富了語匯、積累了詞語,同時還滲透“同類識記”的學習方法。】
(4)再讀鞏固:把生字放回詞語里,再讀準。
3.感受詞韻,讀好短語。
(1)師生對讀:老師想和你們一起讀。(教師問)什么青?(學生答:池草青)什么紅?(山花紅)誰出水?(魚出水)誰入林?(鳥入林)
【設計意圖:簡單的一問一答是“小動作,大乾坤”:朗讀形式變得多樣,詞義理解得到加深,構(gòu)詞特點有所體會,還有助于學生在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讀出短語的韻味?!?/p>
(2)讀有停頓:讓別人聽得更清楚,我們可以在這些地方停頓一下(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多形式讀,讀起來更有味道。
(3)對對子讀:這兩組詞也能對一對。多形式對讀。
4.教學書寫“入”:認真觀察5秒鐘,再獨立動筆寫。指名到投影儀書寫:強調(diào)“先撇后捺”是基本規(guī)律,關(guān)注“一捺彎彎蓋住撇”。
【設計意圖:“入”字書寫的難點在于筆順和“撇低捺高”。放手讓學生獨立觀察書寫,再指名投影書寫,是有效的生本課堂:學生若寫錯,師生一起糾正,以加深印象;學生若寫對,留給孩子的印象也比教師范寫強。】
5.再讀短語,識記背誦。
三、拓展,嘗試吟誦
1.師配樂范讀:你們讀得這么開心,老師也想來讀讀了。不過,老師想換一種方式讀,用古人讀書的方法來讀(配古樂,讀出平長仄短,例“池——草——青”)。
2.學生和樂跟讀:詩詞在古代可以用吟唱的方法讀,聽起來很優(yōu)美。大家跟著我一起試一試。
【設計意圖:在配樂跟讀中,學生體會吟誦的趣味,領(lǐng)略漢字的音韻美?!?/p>
【板書設計】
■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