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紅 曾軍 李越利 梁健欣
[摘要]目的探討研究低分子肝素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將我院收治的100例該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予以分組,對照組50例均予以常規(guī)治療,研究組則同時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將兩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結果研究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達92.00%,明顯超過對照組的66.00%(P<0.05);研究組平均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其完成治療后凝血功能改善情況以及D-二聚體降低水平均明顯超過對照組(P<0.05)。結論應用低分子肝素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治療,可以取得顯著的效果,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病情同時減輕其炎性反應,對于控制病情進展具有積極作用,具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低分子肝素;慢性阻塞性肺疾??;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療效
近年來,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嚴重影響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目前,該病為全球各大致死病因的第四位,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就我國而言,目前40歲以上者COPD人群比例高達8.2%,必須引起高度重視。COPD急性加重其合并呼吸衰竭,將導致患者死亡率增加,其致命性較大。目前條件下,針對該病一般采取藥物方式治療,但其效果有限。探討針對性治療方式,對于促進患者病情轉歸具有積極意義。我院探討研究低分子肝素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取得了有價值的經(jīng)驗?,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計100例。所有患者均具有該病相關臨床癥狀表現(xiàn)并經(jīng)臨床檢查確診。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隨機分兩組,各50例。研究組含男27例,女23例;年齡36~84歲,平均(65.5±5.3)歲;COPD病史10~40年,平均(15.5±6.5)年。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8~85歲,平均(67.2±5.2)歲;COPD病史10~38年,平均(16.2±5.5)年。兩組患者上述相關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均以常規(guī)方法實施治療,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予以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藥物、解痙平喘、止咳化痰等相關治療,同時積極予以糾正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紊亂等相關治療,針對呼吸嚴重困難者,則予以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研究組在實施對照組相應治療方法的基礎上,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療。予以肝素(成都市海通藥業(yè)有限公司,H51021209)5000IU,皮下注射,每日1次,連續(xù)7d。實施治療過程中,針對患者發(fā)生的相關反應癥狀予以針對性處理。
1.3觀察指標
重點觀察兩組患者完成相應治療前后的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以及血凝分析等變化情況。同時將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情況進行對比,顯效:患者的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等相關癥狀得到明顯好轉,其肺部干濕性啰音明顯消失。其癥狀體征恢復正常,生活能夠自理。有效:患者上述相關指標項目得到部分改善。無效:上述相關指標無變化甚至加重以及患者死亡等。前二者比例之和計為總有效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x2或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及住院時間情況比較
研究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達92.00%,明顯超過對照組的66.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平均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73LDD濃度變化情況比較
完成治療后,兩組患者凝血功能及DD濃度均得以明顯改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3。
2.3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變化情況比較
完成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氣分析均得以明顯改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改善情況更好(P<0.05)。見表4~5。
3.討論
臨床研究表明,血液凝血狀態(tài)異常以及血栓將加速COPD的進展,從而導致肺動脈高壓。所以,針對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進行治療時,在實施氧療、抗感染以及解痙平喘和營養(yǎng)支持等相關治療的基礎上,應當實施必要控制血液粘滯度措施,以有效改善高粘血癥。最新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明確指出,針對急性加重期COPD臥床以及紅細胞增多癥和脫水患者,不管其是否具有血栓栓塞病史,均應當予以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療。研究認為,COPD合并血栓患者比例較大,實施COPD治療同時予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頭痛、頭暈、出汗以及痰黏稠等相關臨床癥狀。普通肝素半衰期較短,其皮下注射具有較大刺激,可能導致自發(fā)性出血和血小板減少等相關副作用,加之在用藥期間必須監(jiān)測凝血時間,缺點較為明顯,所以其應用受到限制。而低分子肝素是自肝素分離或降解而得,其分子量低,具有更強的抗凝血因子xa活性,科促進抗血栓作用發(fā)揮,在有效保持肝素抗凝血作用的同時降低其出血危險,其t1/2約達到了普通肝素的8倍,且無需檢測凝血功能,使用極為方便,所以其效果更好。
本研究中,對照組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研究組則同時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結果顯示,實施相應治療后,研究組有效率明顯超過對照組,其治療后凝血功能得到顯著改善,而D-二聚體水平明顯降低。研究組平均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這表明,針對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COPD患者以常規(guī)方式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狀態(tài),提高其肺毛細血管血流量,以實現(xiàn)有效改善患者缺氧癥狀的作用效果,進而促進患者器官功能盡快恢復,這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