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明
【摘 要】初中體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并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心智,但是由于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有偏差,對常規(guī)課程的興趣不高,只喜歡所謂的自由活動時間。身為一名體育老師,我們要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引導學生學習并掌握正確有效的運動方式,使學生的身心皆得到有效的鍛煉。
【關(guān)鍵詞】初中體育 身心健康 興趣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29
現(xiàn)今的初中體育教學正在逐漸擺脫以競技運動技術(shù)為中心的傳統(tǒng)思想,但很多學校的體育課程仍舊達不到標準要求,學校在教學安排上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其鍛煉作用大打折扣。然而體育鍛煉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初中體育課程的開展需要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這一目的放在首位,并想方設(shè)法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娛樂中達到鍛煉的目的。與此同時,教師要能夠在課堂上將教學大綱中所要求的各種體育技能都教授給學生,并保證其正確性。
一、體育課程的重要性
初中體育課程相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來講是尤為重要的,即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首先,體育課程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強健體魄。大部分學生在學校的運動時間很少,基本都是課間做操就算是運動了,但還是有許多學生對待課間操的態(tài)度不端正,存在做操動作不規(guī)范、交頭接耳等的問題,加上課間操時間僅僅數(shù)十分鐘,學生根本不可能僅通過課間操就到達每天所需的運動量,學生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tài)就會導致活力降低、免疫力降低、身體虛弱易病,這就需要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科學有效的鍛煉,適當增加運動量,能夠起到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體育鍛煉是學生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途徑,只有身體健康了才能更好地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在學習中取得更為優(yōu)異的成績,因此,身體健康是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的有力保障。
其次,體育課程可以增強學生的韌性、耐力,使其身心同步發(fā)展。學生通過體育運動鍛煉的不僅是身體,還可以提高其身體素質(zhì),并使其意志變得堅韌。體育鍛煉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堅持積累,只有持之以恒的進行體育鍛煉,才能夠起到強健體魄、鍛煉身心的效果。長期堅持體育運動,對學生的毅力是不小的考驗,有的學生在開始進行體育運動時看似是下定了決心,但是堅持了一兩日就覺得受不了,遂放棄鍛煉,這樣就達不到鍛煉的目的。只有堅持不懈的保證每日進行體育運動,不僅使自己身體素質(zhì)得到持續(xù)不斷的提高,同時還能激發(fā)出自己頑強拼搏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二、樹立對體育課程的正確觀念
要讓初中體育課程順利的開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關(guān)鍵是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打從心底喜愛體育運動,讓體育運動成為學生的興趣愛好,而不是課程任務(wù),這樣才有利于體育課程的開展。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钡械膶W生卻不熱愛運動,對體育課程甚至有一種排斥和懼怕的心理,特別是一些女生認為跑步等劇烈運動會造成嚴重的生理不適;還有一部分學生存在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反正自己跑不快,索性就放棄了體育課;還有的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不到位,覺得體育課程純粹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把體育課的時間拿來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課程學習觀念。
首先,教師需要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適宜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要做到這點需要教師同學生保持良好的關(guān)系,學生要是喜愛體育老師,那么在情感上就會更容易體育課程。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作為體育老師更容易同學生做朋友,因為體育課的課堂環(huán)境本來就要比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的課堂要隨意一些,這樣教師跟學生之間的交流就更加輕松。正因為這樣就更需要利用好這一優(yōu)勢,和學生亦師亦友,這樣教師就能夠較好的融入他們的圈子,他們能夠理解教師,教師也能夠洞察到學生的想法,這樣就能夠有針對性的布置一些課堂任務(wù),并且學生也會更樂意接受,也就能更好地達成體育課程的教育教學目標。例如在課堂上我會做一些小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會具備較高的學習效率,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對體育課的興趣也會愈發(fā)的濃厚。例如,在冬季下雪的時節(jié)我會帶領(lǐng)學生去堆雪人;天氣晴好的日子我會組織學生搞一場班級內(nèi)的爬山比賽等。通過這樣的形式既能使學生玩得愉快,又能讓學生在玩的同時進行體育運動。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對課程進行調(diào)整,盡量安排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同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點,綜合考慮后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體育項目進行教學。例如,在課堂上進行球類運動的教學,男生更喜歡籃球、足球,女生更喜歡羽毛球,這樣老師就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行安排,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運動項目來進行教學。還有就是在進行體育運動的時候要注意外部因素的影響,如烈日當頭的夏季,體育課就盡量安排在樹蔭下或者陰涼的體育場館內(nèi)進行教學;在天氣適宜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安排合理的戶外活動,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下完成學習,這樣能夠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濃厚興趣。
三、進行體育課程教學時需嚴格規(guī)范標準
在保證學生掌握體育技能時需要嚴格規(guī)范課程標準,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在安全可靠的環(huán)境下進行體育鍛煉。首先,為了嚴肅體育課的課堂紀律,避免學生在體育課上發(fā)生不必要的意外,必須嚴格遵守以下幾點要求:一是課堂上不得穿牛仔褲、皮鞋等不合體衣物;二是不得佩戴項鏈、手表、耳環(huán)等首飾裝飾品;三是學生不得無故遲到、早退、曠課,請假需提供請假條;四是課堂上嚴禁嬉戲打鬧。這樣既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又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更好的鍛煉。
其次,學生需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從而掌握課堂上所教授的體育技能。一是在運動前需先進行熱身運動,將全身關(guān)節(jié)和韌帶舒展開來,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二是學生在運動過程中要避免出現(xiàn)擁擠、嬉戲打鬧、互相推搡的情況;三是學生在運過動程中要注意規(guī)范動作。例如,跑步起跑的姿勢不對會影響起跑的速度;跑動的過程中姿勢不對會影響運動產(chǎn)生的效果。
初中體育課程要達到最理想的效果,需要學生和老師相互之間的良好配合,老師要了解學生的喜好,按照學生的習慣來對課程進行安排,借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技巧。學生也要服從老師的安排,并通過學習了解長期缺乏鍛煉可能對自身的危害,使其能夠清楚地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中來,從而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