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丕宏
(中國海洋大學,山東 青島 266000)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只需要對老師言聽計從就行了。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一些文化課來說,還存在著一定的作用,但是對于音樂課,這種藝術(shù)類的科目,在采用這種方法就完全不適用了。所以在音樂教學中,需要做到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從學生的角度來設計課堂,讓他們在音樂課中,真正的可以得到身心的陶冶。
在進行音樂教育時,一定要保證課堂本身的精彩程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其存在的吸引力,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安排和設計時,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來設計課堂,從而保證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學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課堂中。而且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歡快的氣氛,因為本身就是音樂課,在歡快的情緒下,學生們可能更容易把握一些音樂的節(jié)奏。當然在營造這種課堂氣氛中,首先教師自己的形象要和藹可親,給學生沒有留下非常不好的影響,否則也很難營造出一種輕松的教學氣氛。而且在課堂氣氛營造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設置一些互動性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在這種氛圍的帶動下,自然而然的也就會放松下來。比如最近非?;鸬囊徊侩娪啊犊p紉機樂隊》,教師變可以根據(jù)這個話題來講講搖滾音樂。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自然會感興趣,而且在看電影中,也會更加欣賞其中的音樂,以及更加深刻體味其中的情懷。
音樂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來進行課程安排,而不是一直按照課本那種死板的格式來進行教學。比如,老師在教授一首歌時,首先要對這首歌的歌詞進行賞析,讓學生對這首歌充分的體會,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情感。老師和學生要多進行交流,并且可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談談自己的感受。在這些詞句中,自己最喜歡哪一句,哪一句最能引起自己的共鳴,通過這樣的分析和欣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演唱時,情感也會變得更加的飽滿和豐富。而且因為學生對歌詞的理解度加深,其在對歌詞和曲調(diào)方面的契合度的感受也更深,這也提高了他們對音樂的欣賞能力。所以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學生會積極的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而且自己也會自主的去欣賞一些歌曲,并且對其學習,分析其中的情感,掌握其中的演唱技巧。
音樂是一門藝術(shù),其表現(xiàn)形式是非常多的,比如歌曲、歌劇、音樂劇和歌舞電影等。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藝術(shù)感,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來進行輔助教學,這個時候,可以讓學生欣賞一部音樂劇,看一些MV或者鼓舞電影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所有感官都會受到有效的刺激,從而來使他們對音樂產(chǎn)生更多的興趣,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音樂的魅力。在教育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喜歡學習的歌曲,并且可以讓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音樂家進行仔細的查閱,這樣他們可以對一位音樂家做到更加深入的了解,對其經(jīng)歷做到詳細的了解,對其音樂作品的了解也會更加深入。在這樣對學生的培養(yǎng)過程中,充分尊重了學生自己的選擇,因為學生的喜好不同,所以學生自身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個性發(fā)展,自己的愛好和特長也沒有被磨滅,創(chuàng)造了自然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充分的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也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
在綜合類高校音樂教學中,營造一種輕松的課堂氣氛來進行教學并不是一種散漫的教學或者毫無規(guī)矩。在采用這種方式教學時,當然也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來限制這樣的自由度。而且高校的學生本身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控能力,所以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也是非常不錯的教學方法。為了提高教學質(zhì)量,讓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學校還應該完善關(guān)于學生的評價制度。需要定期的對學生進行音樂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學生做到有效的管理。在期中考試之后,教師可以召開相關(guān)的班級會議。對半學期的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jié),總結(jié)其中的進步和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在下一學期進行改正。對教學方式進行評價,然后對學生整體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有效的評價。在此之后,首先讓每個學生對自我進行一番評價,根據(jù)自己這一學期的表現(xiàn),說一下自己的不足和進步,當然要根據(jù)自己的特長來進行描述。然后,學生彼此之間進行評價,在班級中選出最為優(yōu)秀的兩個學生。讓這兩個學生交流他們在學習中的經(jīng)驗,以及遇到的最大的困難,他們又是如何克服困難的。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之間相互激勵。而且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也刺激了學生彼此之間的競爭意識,學生有了更加積極的心去學習音樂。面對一些比較落后的學生,教師不應該只對其進行批評,而是應該發(fā)現(xiàn)其特長和進步,做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保證教學質(zhì)量。
綜上所述,在現(xiàn)代的音樂教學中,綜合類高校把學生放在了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學生的特點來設計課程,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的調(diào)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并且培養(yǎng)了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升了他們的審美情趣,促使他們可以在音樂的海洋里更加怡然自得的遨游,充分的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1]孫如.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J].新課程學習(上),2014(08):98-99.
[2]許一波.有效體現(xiàn)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相關(guān)對策[J].學子(理論版),2015(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