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fā)揮,使學生對語文詩歌等文本內容產生更多體驗與感悟,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和豐富,對體驗式教學法進行適當運用,進而對學生思想進行啟迪,使學生能夠從詩歌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美。本文對體驗式教學的運用工作進行具體分析,希望為幼師語文詩歌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啟發(fā)和參考。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幼師語文詩歌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教學改革工作的逐漸深化,教師對學生主體作用產生了更多認識。在幼師語文詩歌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行充分發(fā)揮,使學生的思維與情感更加活躍,通過運用體驗式教學法增強學生的體驗與理解,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促進學生的思考與感悟。下面對幼師語文詩歌教學工作中體驗式教學的運用進行具體分析,希望教師能夠更好地啟迪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更好地體驗文學作品的美。
一、體驗式教學的運用價值
首先,為了促進幼師語文詩歌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可以借助“共情”的方式強化學生與詩歌文本之間的溝通,使學生能夠與詩歌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進而對詩人及詩作產生更多理解。其次,幼師語文詩歌教學內容與體驗式教學法較為匹配,通過運用體驗式教學法,學生能夠對詩歌意象之美、意境之美以及語言之美等進行更好的體會和感悟。若學生未能進行自己的體驗,依靠他人口述講解可能無法對詩歌內容、情感等產生更多了解,教學工作實效性會受到影響。最后,體驗式教學法符合幼師生特點及專業(yè)需求。幼師生將較多時間投入到對美術、音樂等方面知識及技巧的學習中,對文化課方面有所忽視,并且許多幼師生性格較為跳脫活潑,因此體驗式教學法比機械灌輸式教學方法更能引起學生興趣。
二、體驗式教學在幼師語文詩歌教學中的運用
(一)對語文詩歌意境進行體驗,對體驗式教學進行合理運用
為了促進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教師需要對體驗式教學進行合理運用,充分調動學生感官,并且借助各類不同的方法使學生對語文詩歌意境進行感受,培養(yǎng)學生對幼師語文詩歌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工作質量及效率的提升。
(二)對詩韻進行延展,合理運用體驗式教學
傳統(tǒng)機械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能使學生對詩歌等教學內容進行更好的理解,學生不能將詩歌教學內容同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聯(lián)系,對課堂氣氛營造、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產生一定影響。針對上述問題,教師可以對體驗式教學進行合理運用,將詩韻進行延展,進而使學生對詩歌的魅力進行體會,激發(fā)學生對詩歌內容學習的積極性,為幼師語文詩歌教學、學生個人體驗等方面的結合奠定堅實基礎。
以《我愛這土地》的教學工作為例進行分析:教師對這首詩歌進行教學時,需要對詩人的想象內容進行講解,并且對詩人借助熱愛土地的鳥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的手法進行了解,通過意象分析對詩歌中的詩意進行了解。在幼師語文詩歌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幼師生特點進行了考慮,幼師生對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具有較高的興趣,并且大多具有較多的才藝和創(chuàng)新意識。為了使學生的特長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促進幼師語文詩歌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比如,要求學生通過現(xiàn)代歌曲對《我愛這土地》詩歌進行演繹,要求學生完成譜曲工作,或是對詩歌中的詞句進行改編創(chuàng)作,通過流行歌曲對其進行演繹。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演唱、舞蹈表演以及樂器表演等多種形式能夠使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并且能夠通過改編和創(chuàng)作對詩歌情感、意境以及內涵等進行更多的體驗和感悟。
(三)對詩歌進行誦讀,促進學生對幼師語文詩歌教學內容的體驗和感悟
運用體驗式教學對學生進行幼師語文詩歌教學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詩文內容進行誦讀,使學生對其中蘊含的音律之美、節(jié)奏之美等進行更好的體驗,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詩歌的學習和體悟中,對詩歌聲律、文字以及情感意境等進行更好的體會。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經提到,吟誦能夠使人們對文本內容進行更好的理解,能夠對文本內容進行切身體會,最終通過不斷的理解將文本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教師在語文詩歌教學過程中可以借鑒這一方法,例如,教師對余光中先生的《鄉(xiāng)愁》進行講解時,可對體驗式教學法進行運用,要求學生對詩歌內容進行朗讀,將重音、節(jié)奏以及感情讀出,進而透過詩歌的文字對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家國之情等進行感悟。教師應要求學生誦讀時重點對“郵票”“船票”“墳墓”以及“海峽”這四種意象進行感悟,對作者不同時期的感情進行體會,了解作者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對妻子的依戀之情、對母親的追思以及對故土的眷戀。通過朗讀理解,教師能夠使學生對詩歌基調、意境等進行更好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和感悟對詩歌進行配樂,并且將學生的作品進行一一展示,使學生將自己的體驗進行分享,為多角度、全面地理解詩歌內容奠定堅實基礎,為教學工作提供更多支持。
三、結語
幼師語文詩歌教學工作中,體驗式教學的合理運用能夠使學生進行更多的思考討論,通過親身經歷、體驗和感悟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解,達到啟迪學生思想和提高學生審美情趣的目的。上文已經對幼師語文詩歌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運用進行了分析,結合幼師語文詩歌教學工作特點和幼師生實際情況對教學工作和體驗式教學的融合方法進行了闡述,以期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可供參考的建議。
參考文獻
[1]楊春華.體驗式教學在幼師語文詩歌教學中的運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4).
[2]李霓虹.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論》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職業(yè)教育,2013(2).
作者簡介:孫欽,1984年生,河南夏邑人,本科學歷,講師,研究方向:語文。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