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潔
浙江省永康市明珠學校
淺談高中音樂欣賞課堂的提問技巧
黃 潔
浙江省永康市明珠學校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課程教學的方式和理念在各學科之間都有著較大力度的改革,其中,課堂有效性提問這一方式被廣大教師應用到了教學過程之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提問是聯(lián)系師生和教材內(nèi)容的有效橋梁,是尋找答案、引發(fā)思考、傳授知識、激發(fā)興趣的一種有效途徑,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進行有效的提問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鑒賞和感知音樂。因此,高中音樂教師要掌握課堂提問的技巧,以更好地促進高中音樂欣賞課的教學。
高中;音樂;欣賞教學;課堂提問;技巧策略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發(fā)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边@句話就充分表明提問是有技巧和方法的,不是所有的提問都是可取的,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之中,合理有效的提問不僅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課堂知識的傳授做好鋪墊,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提問更好地地去鑒賞音樂,在音樂欣賞的課堂上逐步培養(yǎng)起自身的鑒賞素養(yǎng)和能力。因此,高中音樂教師的課堂提問是十分重要且具有技巧性的,教師應該慎重對待,但是在實際當中,課堂提問只是教師的一種教學手段或流程,并沒有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課堂提問使師生之間互動、溝通、交流的一種非常好的手段和環(huán)節(jié),合理有效的提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很多教師對于提問并不在意,認為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覺得就是問問題誰不會問呢,但正是由于教師的這種輕視和隨意,使得教師忽略了課堂提問的技巧性,進而使得在高中音樂欣賞課堂上因提問而出現(xiàn)很多問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讓欣賞教學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具體說來有以下兩個情況:
首先是問題缺乏深入的思考,為了提問而提問,使得問題過于簡單或過于空洞。在教學時,教師沒有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不管是什么音樂題材,教師都只是進行千篇一律的模糊性籠統(tǒng)提問,像“這首歌好不好聽,你有什么感受?”、“歌曲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這類的問題,根本沒有進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長期如此,學生就會對音樂鑒賞形成一種淺顯的認識,致使學生不能深入的感知、理解音樂的本質和內(nèi)涵,也就看不到音樂中所蘊含的美,慢慢地就會喪失對音樂學習和鑒賞的興趣。
其次,教師只是將提問當作課堂教學的一個步驟,根本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與教師溝通交流的機會??菰锼腊宓牧鞒滩坏珱]有發(fā)揮出提問的作用還大大挫傷了學生學習的興致,漸漸地使學生不愿回答甚至是沉默應對,完全喪失了提問教學的初衷和本質。
1、做好提問前的知識儲備,學會轉換提問方式
對于很多學生來說,一提到理論學習就十分頭疼和抗拒,而音樂欣賞課并不像普通的音樂課那樣只要讓學生聽聽音樂、學會唱歌就可以了,在欣賞課中教師更多的是要給學生滲透理論性的知識和問題,讓學生從更專業(yè)的角度去感知和欣賞,逐步培養(yǎng)起音樂鑒賞的能力,讓學生通過高中階段的音樂欣賞學習具備真材實料的底蘊。但往往由于教師的忽略和學生的抵觸學習,很多時候學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旋律、演唱方式有哪些、節(jié)奏表現(xiàn)形式是怎樣的這類專業(yè)的知識,如果教師直接將這些問題提給學生,絕大多數(shù)學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的,就會造成課堂提問的冷場,所以說,對于這類專業(yè)性內(nèi)容的提問也是需要技巧的,教師要巧妙轉變提問方式,再通過恰如其分的知識講解,讓學生聽懂、聽明白、學會。
比如說:在學習舒伯特的代表作《魔王》時,因為這是一首經(jīng)典的古典音樂,歌曲本身就涉及了很多技巧和內(nèi)涵的東西,如果教師直接問“這首歌的旋律是什么樣的、歌詞演唱方式如何”這類比較專業(yè)的問題,學生往往會無從下手、一頭霧水,而若是轉變提問方式,將問題變?yōu)椤斑@首歌旋律是緩慢優(yōu)美的還是激昂緊張的?每一段歌曲之間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是否相同?歌詞是詩歌化的還是故事性的或是口語化的?你能聽出歌曲中借用了那些西方樂器么,是打擊樂還是管弦樂?”,這樣帶有選擇性的簡單提問,可以讓學生輕松回答,并且通過回答對歌曲有了一個較為清晰和易于理解的認識,然后教師在基于此對學生進行一下專業(yè)知識的教導,讓學生有感性提升到理性,一步一步的逐漸加深對歌曲的鑒賞和理解。
2、在教學總結時融入有效提問
教學提問的方式有很多,既有引人入勝的提問,也有步步為營的循序漸進式提問,亦有開放式提問,但不論是哪種提問形式教師們一般都是將其應用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和課堂教學之中,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創(chuàng)新,在這方面高中音樂教師取得了很多的教學心得和經(jīng)驗,但是課后總結時運用提問的技巧卻還不成熟,也并沒有過多的涉及。其實,在課后總結時,合理的運用提問能夠更好地凸顯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并且讓教師能夠充分地了解到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掌握情況,進而對下節(jié)課的教學進行調整,做到心中有數(shù)。
比如:在教學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往往會進行中總結,將本節(jié)課的精華整理告訴學生,這時教師就可以將這件事通過提問的方式教給學生,既鍛煉了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又能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像在學習完《高亢的西北腔》和《飄逸的南國風》這兩章之后,教師就可以進行總結對比,讓學生從學習角度、音樂節(jié)奏、歌曲旋律、樂器使用等方面進行對比總結,發(fā)現(xiàn)南北民歌的不同之處和各自的風格特點,這樣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并讓學生通過每一次的回答慢慢明白音樂賞析的步驟、方法和角度,可謂是一舉多得。
總之,課堂提問是有技巧性的,高中音樂教師要合理運用這些技巧,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活躍,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也使得課堂的教學更有成效性。
[1]司博.高中音樂鑒賞課上如何有效提問[J].兒童音樂,2012
[2]施靜樺.著眼提問細節(jié),提升音樂體驗效率——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J].新校園,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