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星潔
我們常說,鳥在天上飛,魚在水里游。但這并不是一條死定律,因為有些魚,離開水了也能活。
花溪鳉魚(又叫紅樹鳉)就是其中一種,它們主要生活在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沼澤中。每當沼澤干涸的時候,花溪鳉魚就會游出水面,躲到陸地上腐爛的樹枝或樹干中。它們的秘訣是,臨時改變自己的身體結(jié)構(gòu)和新陳代謝方式,使自己能夠呼吸空氣。變身之后的花溪鳉魚,腮就負責儲存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zhì),皮膚則負責將廢物排出體外。它們一次離開水生活的時間最多可達兩個多月。如果重返合適的沼澤或水中,它們又會恢復成原來“正常魚兒”的生活模式。
不過,花溪鳉魚不是唯一能直接呼吸空氣的魚類。東南亞的胡子鯰可以同時在水中和空氣中呼吸;印度也有一種攀木魚,如果它們不浮出水面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氣的話,就會在水中窒息而亡。
可是,花溪鳉魚還有一項其他魚類沒有的特殊本領(lǐng):它們是目前唯一一種不需要配偶就能生兒育女的脊椎動物?;ㄏ汈~是同時擁有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的陰陽魚,它們的卵可以在自己的體內(nèi)受精,然后微小的胚胎會被排到水中發(fā)育成魚。
(郭旺啟摘自《大科技·科學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