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其知識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興趣是學好數學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針對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分析了能夠激發(fā)并且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興趣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 興趣激發(fā) 培養(yǎng) 措施
一、小學數學的重要性分析
(一)開發(fā)學生的非智力性因素
人們的心理活動主要是由智力和非智力兩項因素組成的。其中智力因素包括觀察力、記憶力與思維能力;而非智力因素包括大量的心理因素,從小學生的學習層面而言,其主要是由動機、情感狀態(tài)與興趣等幾點內容構成的,所以對小學生的素質發(fā)展而言,非智力因素發(fā)揮出了主導性的作用。相關分析結果顯示,人的智力因素較為穩(wěn)定,但是非智力因素卻變化無常。鑒于此,小學生素質教育階段的非智力性因素開發(fā)是非常關鍵的一項工作。數學作為一項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一門學科,有著知識性、審美性與邏輯性的特點,對于知識性,其主要反映在處理問題的具體層面上,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邏輯性主要反映在對學生展開嚴格的技能訓練上,還能夠鍛煉學生獨立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審美性表現(xiàn)為教學知識和架構上,譬如數學圖形的對稱美等,其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非智力因素與數學的學習有著雙向作用的功能。
(二)鍛煉邏輯思維的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是理性分析和研究的能力,對事物進行比較、研究分析、整理歸納的能力,采取合理性的邏輯方法來具體的闡述思維過程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并且對于其他相關學科的學習也有著一定的正向引導性作用。數學是一項以數量關系體現(xiàn)客觀世界的學科,有著較強的邏輯思維性。盡管小學數學只是一些簡單的生活實踐總結,但在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方面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提高科學文化的素質水平
小學數學讓學生能夠簡單的掌握整數與小數的運算,學習到與整數與分數等相關的知識,并且還能夠把握簡易方程的解答方法,掌握幾何圖形與幾何問題的相關知識,以此形成空間的概念,逐漸會利用已學的數學知識來處理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數學同樣也是一種文化,數學的傳播和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推動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fā)展,以此使其順應社會發(fā)展的步伐和需求。
(四)可以逐漸培養(yǎng)辯證唯物主義的意識
人類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總結教訓,逐漸形成了一套科學的、合理的理論,這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而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便是其中一項重要的理論總結,它蘊含著豐富的可靠的依據,不斷指導著人類社會的實踐活動。舉例說明:要進行對學生實踐活動的指導,可以在活動中運用以前學過的數學知識,用已有的可靠方法來解決未知的問題,學生可以逐漸掌握理論指導實踐的道理;數字由小變大,由十位到百位,學生可以逐漸學習到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
二、小學數學的興趣激發(fā)與培養(yǎng)
(一)設置懸念
一項合理而發(fā)人深省的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科學的選擇良好的問題,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起其學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其中設置懸念就是一項合理的方式。
譬如在對“年、月、日”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給出例題:阿明今年5歲,他只過了兩個生日,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此時學生會對該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心理上衍生出了懸念。該種存在疑問的懸念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求知欲望,還可以使得學生對該問題展開積極的分析和探討,此外該種分析結論的形式會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增強對其的記憶,同時也為以后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準備,學生也能更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
(二)動手實踐
在教學的同時,教師需要盡可能的使得學生的口、手與腦等不同器官都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其學習與玩耍的互動,實現(xiàn)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的統(tǒng)一,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主性。
譬如,學生在學習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即使學生之前已經了解到“軸對稱圖形即是對稱之后可以完全重合的圖形”這一知識概念,然而一些圖形直接通過眼睛去看,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對于部分不易看出是軸對稱的圖形,需要學生去動手操作,之后再剪下來,進行對折,增強記憶,尤其是平行四邊形,易于混淆。作者在對其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設置了相關的實踐操作,美觀的剪紙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了動手操作的空間,學生可以通過獨立的操作實踐,進行獨立思考,裁剪出各式各樣的軸對稱圖形,還能夠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從中能夠發(fā)現(xiàn),在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后,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可以讓學生比較輕松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同時這樣的操作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三)游戲競賽
按照中小學生的性格特征,游戲是最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教學方式。在展開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應該全面借助于游戲來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玩游戲的同時,教師應該以表揚為主,使其能夠更好的做游戲與學習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你真棒”的話語來進行鼓勵。若學生給出的回答不正確,也不應該過分的批評,而是以耐心的態(tài)度來進行激勵“你可以的,慢慢來”。這樣可以使學生感到教師與他們是平等民主的,是他們的親密伙伴,以此才會在玩中學,學中玩。
(四)多媒體配套教學
將多媒體引入教學課堂,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學習,以此能夠提高教學的效果。教師需要借助于多媒體來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由于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開場,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此來設置懸念。這為學生渴望獲得數學知識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奠定了意向基礎。
結 語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看出,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多種多樣,關鍵是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以及學校硬件設施的布置情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充滿興趣。
參考文獻
[1] 余明燕.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4(8):84-84.
[2] 史寧中. 大數據與小學數學教育[J]. 人民教育, 2014(23).
[3] 賴允玨. 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 新課程研究, 2016(5):42-45.
作者簡介:申永波(1979年4月)女,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人,民族:汗,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