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朝飛
正確處理產程、防止產程延長的臨床分析
程朝飛
目的 探究防止產程延長的正確處理方法, 以改善母嬰結局。方法 300例分娩并發(fā)產程延長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對產婦產程延長的原因進行分析, 并給予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 觀察母嬰結局。結果 導致300例產婦出現(xiàn)產程延長的原因主要為:胎膜早破74例、占24.7%, 繼發(fā)性宮縮乏力151例、占50.3%, 輕度頭盆不稱75例、占25.0%。300例產婦的產程延長處理辦法為:靜脈滴注縮宮素82例、占27.3%, 會陰側切168例、占56.0%, 產鉗助產50例、占16.7%。300例產婦中發(fā)生產后出血24例、占8.0%, 胎兒宮內窘迫45例、占15.0%, 新生兒窒息30例、占10.0%, 軟產道損傷12例、占4.0%,新生兒感染15例、占5.0%, 產褥感染3例、占1.0%。結論 針對于產程延長的產婦而言, 將正確的產程延長干預措施應用于其分娩過程中, 可有效的降低圍生兒的致死、致殘率, 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改善母嬰結局, 可于臨床實踐中推廣使用。
產程延長;分娩;母嬰結局
1.1 一般資料 篩選2015年5月~2017年7月于本院分娩并發(fā)生產程延長的產婦3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選產婦中初產婦25例, 經產婦275例;年齡20~30歲, 平均年齡(25.47±1.52)歲;孕周34~42周, 平均孕周(37.17±1.61)周。其中102例潛伏期延長、89例活躍期延長、109例活躍期阻滯延長。
1.2 方法 對入選實驗研究的產婦產程延長的原因進行分析, 并給予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 觀察300例產婦的母嬰結局。
1.2.1 第一產程處理 ①宮縮乏力:導致產婦出現(xiàn)產程延長的主要原因就是宮縮乏力, 若產婦出現(xiàn)宮縮無力, 產程無進展且不存在胎位不正和頭盆不稱現(xiàn)象, 則可使用溫熱的肥皂水對其進行灌腸處理, 若產婦未破膜, 則可進行人為干預,產婦的宮口張開程度>3 cm時, 則進行人工破膜, 采用此方式進行干預, 一方面可以加速宮頸擴張, 另一方面也便于對羊水性狀進行觀察, 這對于了解胎兒是否存在宮內缺氧現(xiàn)象有較大的幫助[3]。對于實施人工破膜干預1~2 h后, 仍存在產程欠佳的產婦靜脈滴注縮宮素、會陰側切及產鉗助產等, 使用2.5單位縮宮素, 加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 , 4滴/min。在使用期間應對產婦的常規(guī)生命體征和胎心進行嚴密觀察[4]。②宮頸異常:針對于器質性宮頸異常的產婦, 應該進行剖宮產;而針對于功能上的宮頸異常產婦, 則應該使用10 mg的地西泮對產婦進行靜脈推注, 該藥物對宮頸具有促進擴張的作用。針對于子宮頸前唇水腫者, 則使用利多卡因做宮頸封閉。待產婦水腫消失時, 則動作輕柔的將產婦的宮頸前唇向上推[5]。③輕度頭盆不稱:若產婦年齡<30歲, 胎兒的重量<3200 g, 則不需要進行過多和過早的干涉, 在對產婦的產程進展和胎心變化情況進行及時觀察前提下進行試產1~2 h,使產婦進行自然分娩, 若產婦年齡較大或胎兒重量較大時,則應該使用剖宮產手段進行干預[6]。④胎膜早破:對于不存在頭盆不稱者, 可使用催產素進行干預, 而對于產婦宮口已經開大, 胎頭位置固定且不存在產科禁忌者, 可使用縮宮素進行引產, 則上述干預手段無效, 若使用剖宮產進行干預。對于存在胎兒窘迫者, 產婦取側臥位, 并給予其氧氣支持,小三聯(lián)進行靜脈推注, 若仍無效則使用剖宮產[7]。
1.2.2 第二產程處理 與第一產程剖宮產相比較, 第二產程剖宮產對母嬰結局存在更為不利的影響, 針對此現(xiàn)象進行處理的最佳辦法即為盡早結束分娩, 不存在頭盆不稱者, 使用適量的縮宮素對產婦進行靜脈推注, 加強宮縮, 胎頭露出達到“+3”以下, 則使用陰道助產干預, 因為此時極易出現(xiàn)胎兒缺氧和酸中毒, 若胎兒頭部未下降至坐骨棘水平及其以下, 則使用剖宮產手段干預, 產后給予藥物干預, 防止產后出血[8]。
2.1 產程延長原因 導致300例產婦出現(xiàn)產程延長的原因主要為:胎膜早破74例、占24.7%, 繼發(fā)性宮縮乏力151例、占50.3%, 輕度頭盆不稱75例、占25.0%。
2.2 產程延長處理辦法 300例產婦的產程延長處理辦法為:靜脈滴注縮宮素82例、占27.3%, 會陰側切168例、占56.0%, 產鉗助產50例、占16.7%。
2.3 并發(fā)癥 300例產婦中發(fā)生產后出血24例、占8.0%, 胎兒宮內窘迫45例、占15.0%, 新生兒窒息30例、占10.0%, 軟產道損傷12例、占4.0%, 新生兒感染15例、占5.0%, 產褥感染3例、占1.0%。
胎兒、產道以及產力是對產婦產程起決定性的三大要素, 但是產婦在臨產時, 上述三種要素中最具可變性的則為產力。而導致產婦產程延長的主要原因即為宮縮乏力。除此之外, 胎膜早破、輕度頭盆不稱也是導致產婦產程延長的重要因素[9], 針對上述可能會導致產婦出現(xiàn)產程延長的原因, 在給予積極正確的措施進行干預后, 可以有效的避免或盡早結束產程延長, 具體采取的措施如下:靜脈滴注縮宮素、會陰側切及產鉗助產等[10], 上述措施都是針對產程延長可采取的切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作為產科醫(yī)生, 在發(fā)現(xiàn)產婦存在產程延長指征時, 應該及時對產婦進行無菌性陰道檢查,以便于確定胎頭的下降程度, 胎頭方位以及產婦的宮頸水腫狀況等, 依據檢查所得結果對其進行正確的處理。除此之外,在產婦圍生期就要對其常規(guī)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 加強圍術期的護理, 據可靠醫(yī)學研究所得數(shù)據結果顯示[11], 在產婦圍生期給予正確的手段干預, 可有效的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減輕產婦的痛苦感受, 降低剖宮產的發(fā)生率。
在此次實驗研究中, 通過對實驗研究所得數(shù)據結果進行系統(tǒng)化、科學化的分析后可知, 導致300例產婦出現(xiàn)產程延長的原因主要為:胎膜早破74例、占24.7%, 繼發(fā)性宮縮乏力151例、占50.3%, 輕度頭盆不稱75例、占25.0%。300例產婦的產程延長處理辦法為:靜脈滴注縮宮素82例、占27.3%, 會陰側切168例、占56.0%, 產鉗助產50例、占16.7%。300例產婦中發(fā)生產后出血24例、占8.0%, 胎兒宮內窘迫45例、占15.0%, 新生兒窒息30例、占10.0%, 軟產道損傷12例、占4.0%, 新生兒感染15例、占5.0%, 產褥感染3例、占1.0%。導致產婦出現(xiàn)產程延長的原因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點:胎膜早破、繼發(fā)性宮縮乏力、輕度頭盆不稱等[12], 在給予靜脈滴注縮宮素、會陰側切、以及產鉗助產等手段進行干預后, 300例產婦中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3%。龔堅等[13]也曾就此展開過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 導致產婦發(fā)生產程延長的原因主要有:胎膜早破、繼發(fā)性宮縮乏力、輕度頭盆不稱等, 在給予靜脈滴注縮宮素、會陰側切以及產鉗助產等手段進行干預后, 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與此次實驗研究所得數(shù)據結果基本吻合, 由此可見, 該試驗研究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借鑒性價值。
綜上所述, 針對于產生延長的產婦而言, 將正確的產程延長干預措施于其分娩過程中應用, 可有效的降低圍生兒的致死、致殘率, 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改善母嬰結局, 可于臨床實踐中推廣使用。
[1] 曾曉明, 鄭九生, 鄒衛(wèi), 等.新產程標準處理產程2632例分析.江西醫(yī)藥, 2015, 50(7):690-692.
[2] 徐良偉.肩難產的預測、預防及產程中的助產分析.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5, 42(13):74-75.
[3] 江春光, 沈紅玲, 鄭宇威, 等.正確處理產程防止產程延長的體會.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0, 17(5):141-142.
[4] 錢夏柳, 詹澤森, 覃惠鳳, 等.以新產程標準為指導的產程處理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研究.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7, 20(15):1845-1848.
[5] 黃鋼琴.手法按摩并順勢上推宮頸的方法治療宮頸水腫的療效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 11(4):451-452.
[6] 石登翠, 黃麗.產程觀察中可能遇到的特殊問題與意外分析處理.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3, 10(34):192-194.
[7] 朱蕙.超聲晶氧與新三聯(lián)治療胎兒窘迫的療效觀察.中國婦幼保健, 2011.26(13):1984-1985.
[8] 李苗, 黃廣琳, 徐小鳳, 等.第二產程剖宮產對母嬰的影響.中國婦幼保健, 2011.26(4):506-508.
[9] 辛淑萍.初產婦頭位難產80例分析及處理.北方藥學, 2013,10(2):95.
[10] 汪國霞.正確處理產程防止產程延長的體會.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1.27(3):60-61.
[11] 丁憲玲, 杜占云, 汪新玲, 等.安定用于第一產程延長的臨床觀察及護理.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3, 7(3):118.
[12] 賀金瑞.產婦產程延長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河北醫(yī)藥, 2010,32(23):3406-3407.
[13] 龔堅, 楊蕊瑚, 蔣妮姍, 等.產程干預的研究進展.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 11(3):455-45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36
511340 廣州艾瑪婦產醫(yī)院
產程延長作為難產表現(xiàn)的一種, 常發(fā)生于初產產婦群體中, 在臨床診斷中, 通常將產程延長定義為總產程>24 h, 產程延長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母嬰不良結局的發(fā)生, 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1]。針對產程延長這一現(xiàn)象切不可過早干預, 但是無限期的順其自然發(fā)展則又可能增加母嬰危險系數(shù)。近年來,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 對于醫(yī)院護理質量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針對于產程延長的產婦必須要給予恰當?shù)母深A措施, 以降低母嬰不良結局的發(fā)生率[2]。立足于此, 本文特就防止產程延長的正確處理方法展開探究,現(xiàn)作報告如下。
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