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秀
【摘要】高考語文作文由于其所占的分值較高,所以一直以來都是考生、家長、學校、乃至于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特別是當前新課程改革后,推動了高考作文向著百花齊放的趨勢發(fā)展,讓考生和家長摸不清其中的規(guī)律。但是究其根本,其變化規(guī)律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因此,以不變應萬變是應戰(zhàn)高考作文的最好的法寶。本文中針對高考作文的命題趨勢展開論述,以期為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作文的學習過程中指明前進的方向。
【關鍵詞】語文作文;命題趨勢;備考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這三種構成了語文作文教學中最主要的作文形式存在。因此,這就決定了高考作文很有可能出現(xiàn)多種命題形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社會也開始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所以,高考作文在題目的選擇上則出現(xiàn)了較大的空間。題目的選擇因此也更加具有開放性。但就總體來說,高考作文命題趨勢其實并沒有像想象中那么難以捉摸,還是有跡可循的。
一、高考作文命題趨勢解析
(一)內容貼近生活
語文作文一直都作為考試的重點存在??v觀高考作文命題的變化趨勢后,不難發(fā)現(xiàn),高考作文選題的內容越來越貼近于生活。例如20世紀五十年代時,由于當時社會開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所以當時作文的命題則緊緊地圍繞著社會化運動展開,1958年高考的作文題目就是《大躍進中激動人心的一幕》,充滿著強烈的政治色彩。而“文化大革命”后的三十年,高考作文的命題則是越來越多的朝著生活化的方向發(fā)展,命題的內容更加貼近于生活。這對于考生來說。可以真實的表達自身的情感,使其創(chuàng)造出更具獨特性的文章。
2015年北京卷的高考作文題目就是《假如我與心目中的英雄生活一天》;2016年天津卷題為《我的青春閱讀》,這些題目更加貼近考生的生活,可以拉近與考生之間的距離,使考生更容易抒發(fā)內心的真情實感,做到“我筆寫我心”從而創(chuàng)造出高質量的文章。
(二)體裁要求淡化
縱觀近些年來高考語文作文的變化趨勢以及成文要求,可以看出,近些年來大部分省、市在進行高考作文命題過程中,對于文章在書寫要求上關于體裁的限定較為淡化。早年在高考作文成文要求中經常會發(fā)現(xiàn)“體裁不限,詩歌除外”的硬性要求,但是近些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發(fā)展,這些字樣已經開始漸漸的從考生的視線中消失。在2016年的高考作文16套作文的命題中,除上海、山東、江蘇的3套試題中提出了“詩歌除外”其他省份均對其沒有硬性要求。
(三)注重考生對社會的思考
高考作文的命題,不僅僅受到命題者的思想、理念的影響,同時也受到社會現(xiàn)象的影響。因此在命題過程中,命題者很有可能會以當前社會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作為高考作文的命題,以此來考驗考生對于社會問題、社會現(xiàn)象的思考能力。在2015年全國卷I的材料作文中,就以當前社會較為關注的父親高速路上開車打電話,孩子勸阻不聽,最后孩子無奈,選擇報警作為材料,讓考生以此為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再如2016年上海卷題為《評價他人的生活》,2016年浙江卷:“當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越來越成為現(xiàn)實世界中的‘現(xiàn)實時,是選擇擁抱這個新世界,還是可以遠離,或者與它保持適當距離?”等等。由此可見,考生對于社會事件的思考能力,將成為近些年來高考作文命題的重點出現(xiàn)。
二、高考作文備考指導策略
(一)對教師的要求
對于語文作文教學的教師來說,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對學生寫作技巧和寫作知識進行指導外,還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以指導學生應戰(zhàn)高考作文。首先,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善于積累素材。對于學生來說,在寫作上存在困難也是因為心中無素材,所以對于所給的題目才會無處落筆、無話可說。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養(yǎng)成“多讀書、讀好書、善記錄”的好習慣,同時督促學生養(yǎng)成記日記的習慣;其次,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訓練。正所謂“有所思,才有所寫”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大量的讀寫訓練,以此來加強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
(二)對學生的要求
語文作文中最注重的就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因此,學生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要養(yǎng)成多讀多寫的好習慣,及時地將自己的感悟記錄下來。在作文的寫作過程中,學生首先應該做到讀懂材料,加深理解。當前高考作文中所給的材料大都是蘊含豐富的哲理的,而這些哲理恰恰是高考作文得分的關鍵所在,因此學生在平日的訓練過程中,應該做到仔細認真閱讀材料,了解材料的內容,加深對于材料的理解,在深刻的領悟材料中所蘊含的哲理后,再開始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動筆書寫。其次,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應該學會創(chuàng)新,摒棄模板的束縛。長期以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都習慣套用萬能的模板,這樣的文章雖然可以保證作文的基準分,但是卻難以拿到高分。所以為了迎戰(zhàn)高考,在高考作文中取得較好的成績,學生就應該利用課余時間多積累素材,做到多讀、多寫,只有這樣才能在高考作文中脫穎而出。
三、總結
綜上所述,作文占據(jù)了語文考試成績的半壁江山,在學生高考成績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得作文者得天下,這句話一點都不夸張,但是若要提高語文作文的高考成績,還需要教師和考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善于抓住作文訓練中的關鍵部分,而學生則要注重平日的積累,做到多讀多寫多練習,只有這樣作文成績才能從根本上提高。
參考文獻
[1]周大力.近三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卷作文試題分析及高考作文備考策略探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8).
[2]崔程程.新時期以來高考作文命題趨勢的變化[J].語文學刊,2015(1).
[3]邱春來.從高考命題趨勢談作文應試策略[J].理論博覽·作文研究,2011(8).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