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
【摘要】通過閱讀課文語言,學生能從中獲得什么呢?獲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觀點;獲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獲得認識事物的方法,以便自己會觀察,會思考;獲得語匯形成自己的語言積累。其實,更多的是獲得感悟生活、享受生命、創(chuàng)造世界的能力。
【關鍵詞】閱讀;想象力;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想象力是指在感知作品基礎上,根據(jù)詞語提供的表象,聯(lián)想再造出原形象或新形象的能力。閱讀想象力主要由作者的豐富想象、作品的詞語媒介、讀者的生活記憶和形象思維所構成,它有一個從再造聯(lián)想到創(chuàng)造想象的發(fā)展過程。
筆者認為,閱讀教學中要將詞語教學落到實處,在指導學生閱讀和理解課文內(nèi)容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關鍵詞語。文章里主要的中心語句就是關鍵詞句。辨出了關鍵詞句,意味著辨出了作者主要意圖之所在。在抓住了關鍵詞語之后,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想象力,有效運用于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呢?筆者做了以下嘗試,供大家參考。
一、閱讀想象中運用多種聯(lián)系,深入感悟課文內(nèi)容
教材研究表明,任何一篇課文都有它自身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正是依據(jù)這種聯(lián)系,教師可以運用自己綜合讀者舊表象和作品新表象的能力,跟隨作品文字內(nèi)容,有效激發(fā)學生先后承接的聯(lián)想能力,引導他們在語文課堂學習中深入感知課文內(nèi)容。
(一)聯(lián)系上下文閱讀想象,體會文章情感
教者若能深入挖掘教材上下文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可以避免孤立地講讀,有利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品悟語言,感知課文內(nèi)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會走路的樹》教學片段】
師:請小朋友們聯(lián)系第1段,邊讀邊想象,這里的“也”告訴我們什么?生:小鳥以前的朋友有金色的角,這頭小鹿也有,所以就問它是不是“也”是一棵“會走路的樹”。生:小鳥一直想著去年那棵“會走路的樹”,又遇見“一棵”,它就趕緊問,“你也是一棵會走路的樹嗎?”師:小鳥一定很高興,是嗎?生:是!師:哎呀,一年沒見著好朋友了,一下子又看見跟自己朋友長得像的,感覺那么熟悉,就覺得——“特別好看”!
教者抓住“特別好看”“也”等關鍵詞語,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閱讀想象,品味語言。進而細細領會小鳥對好朋友的思念之情。不知不覺中,學生們也被小鳥和小馴鹿之間深厚的友誼和美好的情感所打動,這不正是作者想要傳遞給孩子們的嗎?
(二)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閱讀想象,領悟文章情境
語文作品源自生活,反映生活,有時就是生活的鏡子。如果教者能指導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積累閱讀想象,能有效強化情境,幫助學生揣摩關鍵詞句,走進文本。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螞蟻和蟈蟈》】
師:(標出“自由自在”)從哪兒看出他們自由自在?生: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真舒服!師:那咱們就讀出他們的自由自在吧。師:小朋友們,再讀讀“自由自在”這個詞,想象一下你以前有自由自在的時候嗎?生:有!師:說出來,和大家分享分享吧!生:我春游時,和小伙伴在草地上打滾,真自在!生:我一下課就去操場踢球,開心極了!生:我課間經(jīng)常跳皮筋,很高興!師:對,像這樣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感覺很舒服,沒有約束,就叫——自由自在。
教者在指導學生理解“自由自在”時,先讓學生讀課文,從課文語言中初步感知詞語意思;接著引導學生讀詞句,并聯(lián)系平時的生活想象“自由自在”的情景,進一步理解詞句;最后指導學生練習運用,體現(xiàn)了學語文、用語文的大語文觀。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帶領學生從文章里走個來回”。
二、閱讀想象中讀活文本畫面,積極探求課文意蘊
想象力是創(chuàng)新思維重要的實現(xiàn)形式。學生閱讀中的想象力越豐富,就越能把有限的知識和經(jīng)驗充分調(diào)動起來并加以利用,就越能獲得別人得不到的東西和難以進入的領域。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靈活地開展表象運動,以發(fā)掘內(nèi)涵,開拓意境,自主探求課文意蘊。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天鵝的故事》】
師:孩子們,再默讀第5段,此時的冰面上會留下些什么?生:冰面留下了裂縫。師:讀一讀句子,想象年邁的老天鵝一次又一次用自己蒼老的身體撲打厚厚的冰面,冰面上還會留下什么呢?生:老天鵝撲打冰面時留下了鮮紅的血滴。生:老天鵝的身體撞擊冰面后,一些羽毛掉下來落到了冰面上。生:有的羽毛飄到了空中。師:讓我們再次朗讀這段話,領略那驚心動魄的破冰場景,表達出我們內(nèi)心的感受。
“現(xiàn)實世界是有限的,想象的世界卻是無限的”。以上教學中,教者運用直觀手段,激發(fā)學生閱讀想象,沉入文本語言反復涵泳,去體驗,去審美,去感悟,去升華。孩子們在朗讀中品悟那偉大的、壯美的生命之歌。這樣的閱讀感悟,將使孩子們受益終身。
閱讀想象中品讀關鍵詞句,盡情享受課文熏陶成功的教育是讓學生學會怎樣思考,讓知識成為思維的工具,而不是束縛思維的枷鎖。
閱讀課文的教學中,教者要教育學生善于多向思考,激發(fā)他們集結作品零星表象,組合完形的想象能力,在閱讀想象中品讀詞句,感悟語言。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小露珠》】
師:你們瞧,小青蛙是“蹦”到了大荷葉上,大家看看畫面,想象一下,能不能換一個詞?生:換成“跳”!生:換成“爬”!師:換過之后品一品,讀一讀,哪個詞最好?為什么?(學生品讀、討論)生:還是課文里的“蹦”字最好。師:為什么?生:因為“蹦”字能看出小青蛙看見小露珠那么漂亮,很開心!生:所以小青蛙就蹦到了大荷葉上。生:小青蛙很興奮!“爬”和“跳”就體現(xiàn)不出這種樣子了。師:同學們真善于發(fā)現(xiàn)!一個“蹦”字,讓我們體會到小青蛙對小露珠的喜愛之情。作者運用語言是多么準確??!現(xiàn)在讓我們再來好好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想象。
想象力是能動的知識,是創(chuàng)造力和智慧的必要背景。在以上教學中,教師抓住關鍵詞語,引導學生閱讀想象,讓學生體驗玩味課文語言文字,通過誦讀入境共融,真切地體驗課文的情境,盡情享受課文語言表達之美,賞析課文的語言、寫法。相信孩子們將來也能在習作和生活中準確地運用詞語。至此,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