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慶
摘 要:高中英語閱讀的題材非常廣泛,體裁也不拘一格,千變?nèi)f化,其中涉及的各種知識包羅萬象,非常豐富。要切實提高英語閱讀效率就要處理好四個關系:處理好詞匯教學和閱讀的關系,處理好英語語法教學和閱讀速度的關系,處理好英語閱讀素材的難易結合,處理好長文和短文的閱讀關系,同時把精讀與細讀靈活地結合起來。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5-01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073
英語水平和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就是閱讀,這是學習外語的終極目的,不僅要實現(xiàn)人際溝通,還要能夠進行自如地閱讀,能夠借此進入那個民族文字的歷史中,通過文字,以文字為橋梁和媒介,了解和學習文化知識。面對豐富的教學資源,許多老師往往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或者是選擇不恰當?shù)慕虒W方式,或者是把許多閱讀資料當作練習語法知識的載體,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許多細枝末節(jié)上,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老師在課上講得很投入,聽起來內(nèi)容豐富,卻常常收效甚微,甚至是效果不明顯。那么,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呢?
一、正確處理詞匯和閱讀的關系
一般來說,詞匯量是閱讀的基礎,這是無可非議的。然而,倘若一味地強調(diào)詞匯,或者過度地傾向于詞匯教學,往往對閱讀教學不利。許多學生集中攻克詞匯,先讓自己有足夠大的詞匯量之后再開始閱讀訓練。這種方法的英語學習是舍本逐末的。在正規(guī)的英語考試中,必然會保持一定的生詞量,這不僅僅是英語考試難度的體現(xiàn),也是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考察,其目的就是要考察學生的語感,考察學生根據(jù)上下文或者是詞綴對生詞進行猜測和判斷的能力。
在英語閱讀中,學生有查詞典的習慣值得肯定,但也要警惕形成依賴性思維,一遇到陌生的詞就去查詞典,是不科學的,這樣下去,一是失去對自己英語學習記憶力的信心,一旦眼生就感覺自己無從判斷,不能相信自己的記憶力;二是喪失了語感,即根據(jù)上下文進行判斷詞意的機會。這樣的閱讀對于熟悉詞匯、培養(yǎng)語感毫無益處。增加閱讀量,也就是在增加生詞出現(xiàn)的頻率,如果是常見的詞匯,就不要去查詞典,鍛煉自己讓自己在反復的閱讀中去認識并且記住這個詞,而不是去背誦它。
所以,二者相輔相成,但一定要注意閱讀對于詞匯學習的積極意義,不能單純地認為詞匯學習是閱讀的基礎,還應該認識到閱讀是積累詞匯的有效渠道,只有在閱讀中學習到詞匯,才能真正地把握這個詞匯的意思。
二、正確處理語法學習與閱讀速度的關系
許多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往往混淆了與語法教學的關系,結果,把閱讀教學肢解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語法教學,把每個段落里面值得講解的語法句子拿出來作為典型例句,又引申出去。這樣的閱讀教學不再以“閱讀”為中心,而變成了“語法”為中心。這樣閱讀一篇文章,不得不時時停下來,影響了閱讀的速度。沒有閱讀速度,閱讀失去連貫性,就嚴重影響了閱讀的質(zhì)量,使閱讀者不能從段和篇的角度去把握全篇,也就不能準確把握整篇文章的精髓。
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結合自己的預測,在文章中找出有關的信息,來驗證自己的預測。依照這樣的閱讀模式進行,閱讀需要恰當?shù)乃俣?,如果過于把注意力放在字句上的閱讀,就常常容易把握不準寫作者的真實意圖。當然,某些關鍵詞語還是要很認真地研究和推敲的。該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對學生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學生語言基本功不扎實。然而,由于強調(diào)整體篇章理解,在閱讀時采取跳躍式搜索、猜測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理解的能力。
所以,在閱讀過程中要忘掉語法,適當控制閱讀的速度,加強對于閱讀速度的關注和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速度,是英語老師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任務。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急需盡快獲取各種信息資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與學習效果。
三、正確處理軟素材與硬素材的關系
對于學生來說,有些閱讀資料恰好是他們讀起來流暢,而且自己也非常感興趣的內(nèi)容,學生就喜歡選擇這樣的材料去進行閱讀訓練,而那些生詞比例更大,讀起來不順暢,材料內(nèi)容自己又不太感興趣的文章,就顯得非常生硬,會成為學生英語閱讀的障礙和難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怎樣正確處理這兩類文章的比例是每位英語教師都要考慮的問題。
首先,要以更多的美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維持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積極性,借此鍛煉學生的語感??梢园才艑W生每天進行英語美文朗讀,利用早自習的時間或者利用課前五分鐘的時間來大聲朗讀。這些美文詞匯不復雜,生僻詞非常少,但是句式優(yōu)美,用法靈活,深得英語語言之美。讓學生堅持朗讀,以此來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學習英文運用之妙。這樣的閱讀不僅僅是為了閱讀,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其次,要有意識地攻克具有代表性的“硬文”。有些文章的難度不僅僅體現(xiàn)在詞匯上,還體現(xiàn)在句式的復雜和長度上,也體現(xiàn)在所寫內(nèi)容的深刻性上。在題材上,往往是政論文或者是科技說明文,涉及的內(nèi)容也比較深奧。這樣的文章適合在課堂上重點講解,讓學生熟悉和掌握比較特殊的句型。對于難點的攻克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獲得學習上的進步。適量的“硬文”練習和閱讀是有益的,但是要避免把此類文章的攻克當作重點。
最后,合理安排兩類文章的比例,把學生喜歡的題材,生詞量相對較小的美文朗誦作為常態(tài)的英語閱讀,而間以少量的“硬文”,通過典型文章的閱讀鍛煉學生的英語閱讀技巧。兩者進行合理的安插,能夠調(diào)節(jié)學生緊張的思維,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四、正確處理長文和短文的關系
一般來說,英語閱讀的主要對象還是短文。一些老師總認為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閱讀長文,讓學生閱讀英語原著的機會少之又少。這樣的觀點未必有些偏頗,長文閱讀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語世界的文化,增加對于英語閱讀的背景知識,每個學期或者每一年都應該鼓勵學生閱讀一些原著小說,或者其他長篇的報道,對于英語世界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思維習慣等都能有較好的理解。長文閱讀對于英語閱讀教學具有顯而易見的積極影響。
無論長文還是短文,堅持每天的閱讀是非常關鍵的。開卷有益,對于英語閱讀來說,同樣如此。堅持每天進行英語閱讀, 保持對于英語詞匯的熱度,重復加深語言印象,逐漸培訓學生使用英語進行思維,用已知的英語詞匯去解釋和記住新詞匯,逐漸形成穩(wěn)定的語感,便可有效地提高閱讀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