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榮
摘要:在教師講課時,多數(shù)還是采用滿堂灌的形式,完全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興趣點,也不考慮學生參差不齊的水平對于問題的接受程度,針對上述問題,計算機基礎的教學可以變填鴨式教學為啟發(fā)式教學。
關鍵詞:教學改革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實踐
一、計算機基礎的教學特點及現(xiàn)狀
計算機基礎的教學現(xiàn)在都在容量不小的機房授課,上課時基本可以滿足人手臺電腦,并且教師都采用廣播教學的形式。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效率達到最大化?,F(xiàn)在教師講課時,多數(shù)還是采用滿堂灌的形式,完全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興趣點,也不考慮學生參差不齊的水平對于問題的接受程度,更不會考慮教學方法的恰當與否,平鋪直敘地注入,更有甚者照本宣科。雖然是利用多媒體設備廣播教學,但是老師就是在教師機上演示計算機操作的一臺機器,與學生沒有互動,并且長時間的演示與毫無停頓的講說學生根本無法接受,更無從談興趣。
二、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
針對上述問題,計算機基礎的教學可以變填鴨式教學為啟發(fā)式教學。2006年五四青年節(jié),溫家寶總理在北師大與學生交談時就講到啟發(fā)式教育。很多人說啟發(fā)式教育史蘇格拉底提出的,其實早于蘇格拉底82年以前,我國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啟發(fā)詞便源于此。后來朱熹將憤解釋為心求通而未得之狀,悱為口欲言而未能貌之。所以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察言觀色,了解學生情況,學生心理是否產(chǎn)生了“憤”和“悱”,當學生欲知而不知想說又說不出時,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都到達了個進發(fā)的點,只需教師稍加點撥,他們即豁然開朗。換言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思考,然后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再進行講解傳授新的東西,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發(fā)言或是動手練習,形成互動,這樣不斷循環(huán)。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注意:
(1)提問的技巧,問題的質量;
(2)要設計出學生對知識渴求的懸念,引出問題誘導學生思考很關鍵;
(3)講授時語言精練,形成互動;
(4)教師要把握重點難點,做好導向作用。
(一)適當選擇教學方法
1.直觀手段教學
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編制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助授課。多媒體教學課件在教學知識里融入文字、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媒體,使教學知識信息來源豐富化,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展示、多感官體驗的學習途徑,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發(fā)散學生思維,強化教學效果。教師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采用的軟件有很多,多媒體類課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教師針對教學課件的目標、規(guī)模、類型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開發(fā)工具。
2.分層教學
由于技校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參差不齊,并且每個學生的分析及理解能力不樣,如果不能針對學生的差異采用適當?shù)姆椒ǎ赡軙斐蓪W生之問的能力差異越來越大,這樣既不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也不能做到讓學生全面發(fā)展,所以,教師應積極探索分層教學法。教學時可以先講授簡單易懂的基本知識,再根據(jù)學生的完成情況適當加深難度,不同的對象不同的要求,完成任務快而準確的學生可以繼續(xù)完成深一層次的任務,而對于完成任務較慢的學生則只需完成基本任務就行,把握差異,因材施教,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3.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把要學習的內容分解成個個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構建真正屬于自己的知識與技能體系?!叭蝿镇寗印苯虒W法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造了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xié)作、探索創(chuàng)新的新型學習模式。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驅動學生積極主動完成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加強上機實踐練習
為了加深學生對課程各章節(jié)的概念、方法和結構的理解,教師可以從各章節(jié)內容里精選習題,讓學生上機實踐。為充分發(fā)揮習題的作用,及時指出練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采取集中講解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法,對普遍性問題進行集中講解,對個別性問題進行單獨輔導,對學生完成的優(yōu)秀作業(yè)加以表揚。另外,要讓學生熟練操作計算機,單靠每周四節(jié)課的上課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加強學生的上機實踐練習,以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知識,更進步提高學生上機實操能力。上機實踐不僅嚴格訓練了學生上機操作技能,還提高了學生靈活運用課程知識的能力。
(三)強調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中,如果學生只是僅僅完成教師課堂上布置的作業(yè)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強調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布置學習任務時要突出靈活性,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發(fā)揮空間,從而使學生“樂學”、“會學”,并且把所學知識真正用到實處。正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計算機教學關鍵在于在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培訓為主線,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嘗到成功的快樂。技?!队嬎銠C應用基礎》作為公共基礎課程,其所培養(yǎng)的計算機能力是每位學生就業(yè)時必備的基本能力之。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師必須針對技校學生的特點去選擇適當?shù)膬热莺筒捎眠m當?shù)姆椒ㄈソ虒W,以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水平和操作能力,使學生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需要,擴大學生的擇業(yè)面和為其終身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
(四)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要遵循自主性、多維性和可行性的原則,要使學生由“執(zhí)行者”變?yōu)椤霸O計者”,要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活動,使每個學員都能各展所能。另外,由于各個院校本身的差異與實際情況,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還要兼顧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的條件,開展符合自己特色的內容和方式。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平臺,拓展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堂授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