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聽評課和上課一樣是語文老師的常態(tài)生活方式,也是提高課堂效益、提升專業(yè)水平的重要手段。可是上起公開課來,大部分語文老師更喜歡坐在下面聽課。比起自己評課來,老師們更傾向于聽別人評課。究其原因,怕麻煩、羞于展示等心理因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很多老師不會評課,或者說不會專業(yè)地評課。三“重”三“輕”的評課現象很普遍。
1.重模糊贊賞,輕精準點評
一堂公開課是執(zhí)教者的勞動成果與智慧結晶,理應獲得同行的肯定??墒怯械脑u課者不吝溢美之詞,甚至拿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高大上”的詞語贊揚教者的課,讓人覺得缺乏“這堂課”的存在感?!斑@是一堂高效的課”“這堂課語文味很濃”“這是一堂大師級的課”,此類評價比比皆是。聽起來似乎每個老師都是上的同一堂課,事實上即使同課異構的兩堂課也因執(zhí)教者的人生閱歷、性格差異、獨特學情而各有特點。然而,評課者喜歡因循過去的經驗來評課,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以評課流于形式。評課本身就是老師日常的生活方式。對于教師的文本解讀是否到位、教學內容選擇是否合理、學法指導是否到位、學生的合作學習是否有效等問題要有針對性地贊賞,有針對性地批評,才能幫助執(zhí)教者進一步提升。
2.重教者設計,輕學生活動
評課評什么?當然要評教者解讀教材的功力、教學活動的設計能力、組織教學的水平、教學智慧的展現等,但是課堂教學說到底是教學生學的,自然也要評學生的學。學生在這堂課上參與了哪些學習活動,參與的方式如何,效果如何,也應是評課的重點所在。但是,在實際的評課中,我們往往重教者的設計,輕學生的學習。
比如一位評課者贊揚執(zhí)教者的課是智慧的課,具體表現在“誦讀見情”“設計見巧”“板書見美”。這三個方面其實都是指向教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有效的學。一堂課高效與否,老師說了不算,評課者說了也不算,只有學生才最有發(fā)言權。當然,也有評課老師指出本堂課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理由是學生在課堂上有生動的朗讀。語文聽說讀寫四個活動缺一不可,僅憑朗讀一項就能斷定主體地位的彰顯,豈不武斷?
3.重個人解讀,輕課程立場
當下語文教材多是選文式組元,這些選文在進入教材之后才有了教學價值。它們原本應該有大致確定的教學價值,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因人而異,各有側重。同一篇課文,素養(yǎng)不同的教者可能有不同的解讀;大致相同的文本解讀,在不同老師那里也有不同的教學價值;大致相同的教學價值,也可能有不同的教學重點、教學設計,所以同課異構也成了家常便飯。我們老師在評課時,常常不考慮學情,不考慮執(zhí)教者的解讀,大談自己的解讀與設計,“我以為……”“如果我上這堂課……”這類的個人解讀比比皆是。問題是課是人家上的,是否應該站在課程的角度,站在執(zhí)教者的角度,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尤其是課程的角度。也許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哈姆雷特進課堂了,他在課程中的教學價值基本上也就確定了。評課者要關注執(zhí)教者有沒有實現哈姆雷特的課程價值,又是如何實現的。
那么究竟怎樣評課才更為科學,更為專業(yè)呢?筆者參考當下關于評課的相關研究成果,聯系自己的實踐,認為圍繞以下三個“關注”開展評課,專業(yè)性更強。
1.關注“這一篇”的教學價值。入選教材的每一篇選文都承載著編者的課程意識和價值定位,都有其獨特的教學價值。語文教師作為專業(yè)閱讀者,應在領會作品文本價值的基礎上,進一步思索其教學價值,發(fā)現這一篇不同于其他文章的獨特教學價值。王榮生教授談散文教學,強調教出這一篇散文的特點來,因為這篇散文必定蘊含著作者人生經驗的分享,有作者獨特的言語表達。他在小說的教學中也提醒教師關注“這一篇”小說的獨特之處。同樣,評課者也要關注教者是否在教學中有機地實現了“這一篇”的教學價值。
2.關注這堂課的優(yōu)劣得失。每一堂課都凝聚著包括文本作者、教材編者、執(zhí)教者、學生甚至同備課組師長在內的眾多人的心血與智慧。它有著獨一無二的賞評與研究價值。因此,評課時應關注“這一堂”的優(yōu)點與不足,經驗與教訓。少一些大而空的論述,多一點對這堂課針對性的點評。王榮生教授給好課定了相應的標準,最低標準是有合宜的教學內容:“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有意識。這堂課的教學內容相對集中,因而使學生學得透徹。”因而評課者要關注教師是否知道自己想教什么,在教什么,為什么教這些內容;關注這堂課的教學活動是否精練,學生學得是否透徹。
3.關注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教學的成敗最終指向學生的學習。因此,評課還要關注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學生是否存在差異性?教學目標的確定是否符合學情?學習活動的設計是否基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課堂問題的呈現是否切合學生的言語系統(tǒng)?這些問題,我們要密切關注。同樣,學生對所學內容是否感興趣,活動的參與程度如何,對老師的方法指導能否接受,學習方式是否有效等問題自然也是評課者不能回避的內容。
語文老師是專業(yè)的閱讀者,同樣也可以做一個專業(yè)的評課者。讓我們站在師生的立場、課程的立場,更為精準、更為科學地評課,從而走向更為專業(yè)的評課之路。
(作者單位: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