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煜博 胡茜茜
【摘 要】經濟全球化的形式下,大量的商務信息通過翻譯進行相互間的傳遞,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文從功能的角度出發(fā),借鑒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對調研中所收集的商務英語翻譯實例進行分析,探討商務英語的語篇功能性及翻譯策略
【關鍵詞】奈法;功能對等;商務英語;翻譯策略
一、理論
“功能對等”理論的核心是譯文讀者對譯文的反應與原文讀者對原文的反應應該是基本一致的。奈達認為:翻譯的首要任務是信息的內容,即原文的意思。因此,“語言信息或語義信息的傳譯在翻譯中享有優(yōu)先地位”。如果語言在形式上各異的話,那么為保存原語內容,翻譯時改變其形式就成為必然。這里的“信息”包括原語所傳達的語義、文體、意境和效果等各種信息。
二、商務文本的功能特點和功能對等理論下的各種文體
1.功能對等理論下商標翻譯
商標是用來區(qū)別某一工業(yè)或商業(yè)企業(yè)或這種企業(yè)集團的商品的標志。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fā)展,全世界的企業(yè)家都希望在全世界的市場范圍內樹立自己獨特的企業(yè)形象,商標翻譯的質量則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商品在廣大消費者心中對商品的認知程度。功能對等原理在商標翻譯中的運用能夠跨越商標翻譯中的文化障礙達到商標翻譯的文化等效。商標翻譯主要的方法有直譯法、意譯法、諧音取意法等。
(1)Microsoft(微軟)。將“Microsoft”譯成“微軟”,恰好與微軟公司的產品相結合,運用“功能對等”原則時,采用“等值對應詞匯”將原文的信息幾乎完全傳達到譯文中,這樣就不需要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了。
(2)BMW(寶馬)。商標BMW源于德國巴伐利亞汽車公司(Bayerishe Motoren Werke)名稱的三個首字母,原商標只提供了商品來源地的信息,但將商標中的“B”,“M”譯成“寶馬”便能使中國消費者輕而易舉地想到日行千里的寶馬,繼而將日行千里與汽車的性能聯(lián)想到一起,做到了音意融合。
2.功能對等理論下信用證翻譯
(1)AFTER NEGOTIATION BANK HAS SENT TESTED TELEX TO ISSUING BANK CERTIFYING 議付行發(fā)電傳給開證行確認單證相符
信用證是由銀行或其他人應客戶的請求而作出的一項書面保證,因此在翻譯時要注意對各種銀行名稱的對等翻譯 ex:NEGOTIATION BANK (開證行)
(2)DOCUMENTS IN COMPLIANCE WITH THE L/C TERMS AND INDICATION INVOICE ?VALUE 并指示發(fā)票金額
在此信用證翻譯中INVOICE VALUE 譯成發(fā)票金額,保證原文讀者和目標語讀者得到對等的信息
3.功能對等理論下合同翻譯
Exampl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business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present monetary stringency, the corporation, on behalf of which I am studying this proposition, is willing to base transaction on trade by barter and would import any articles, which you would ship to the United States.
Version 1:目前貨幣緊縮,考慮到公司業(yè)務,我代表公司研究這個業(yè)務。我希望通過以貨易貨的貿易為基礎,將進口你方能運到美國的任何物品。
Version 2: 最近銀根很緊,為謀求達成交易,本人代表公司正在研究如何做成這筆交易。我方希望以易貨貿易為基礎,進口貴方能運到美國的任何商品。
Version 2 not only translates the designated meanings but also translates the associative meaning. In the example, “monetary stringency” means “銀根很緊” rather than “貨幣緊縮” in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translation. If translated as “貨幣緊縮”, this version can not correctly express the communication roles, which cant adequacy of translation of this sentence. So, version 1 cant play the similarity functions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t achieve the same communication roles
4.功能對等理論下的廣告翻譯
(1)情系中國結,聯(lián)通四海心。Chinese Unicom binds Chinese together.(中國聯(lián)通)
這是中國聯(lián)通的廣告宣傳詞,中國聯(lián)通用“中國結”作為其廣告宣傳詞,既含有連接千萬家之義,又能有效地激發(fā)民族情結,具有深遠的宣傳交際目的?!爸袊Y”是獨具中國特色的民間藝術品,其淵源久遠?!敖Y”字也是一個表示力量、和諧、充滿情感的字眼。與其有關的詞匯,無論是“結合”、“團結”,還是“結發(fā)夫妻”、“永結同心”,都給人以一種團圓、親密的美感。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結”并沒有這樣的功能。簡單的一個“knot”無法給讀者帶來“連接”、“團結”之聯(lián)想,反而會令人聯(lián)系到“死結”這個意義。廣告翻譯時不求文字表面上的死板對應,而要在兩種語言和兩種文化之間達成功能上的對等。一旦原文和譯文之間的功能達到對等,就能夠保證譯文既傳情達意,又實現(xiàn)了廣告宣傳的目的,這也正是功能對等的精髓所在。
(2)有目共賞。Shanghai TV——seeing is believing(上海牌電視機)
這廣告短小精悍,語言簡練,具有一定的鼓動性,漢譯時,若不用“四字格”處理,就很難體現(xiàn)出源語廣告的語體風格,因而也難以達到與原文相同的效果。四字格處理準確地傳達了源語的信息和神韻。而漢語廣告中的“四字格”在進行英譯時必須依據(jù)英語含義表達習慣進行變通。第14個引用英語成語seeing is believing(百聞不如一見),起到了與漢語四字格同樣的效果。
三、總結
總而言之,商務英語的獨特特點決定了翻譯策略的選擇。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對商務英語這種特殊的應用文體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作為溝通原語讀者與譯語讀者的橋梁,譯者不僅僅要具有駕馭兩種語言的能力,還要掌握大量的商務知識和商務術語,以及必備的文化知識,以達到商務英語譯文與原文最貼近的等值。
參考文獻:
[1]林偉,楊玉晨,編著.英語語篇分析[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2]丁溪.高級商務英語[M].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7
[3]康文靜.基于語境結構的商務英語語篇翻譯策略[J].科教導刊(下旬).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