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攀,陳 蕾,楊 娌,王惠芬
?
480例腫瘤病人膳食營養(yǎng)與健康調查
潘 攀,陳 蕾,楊 娌,王惠芬
[目的]了解腫瘤病人的健康飲食意識和生活行為習慣。[方法]采用病人膳食營養(yǎng)與健康調查問卷對湖北省某醫(yī)院的148例病人進行問卷調查,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結果]480例病人得分67分~163分,平均104.77分,總體屬青銅級標準;大多數胃癌、腸癌、肝癌、肺癌病人的飲食及行為習慣不合理。[結論]大多數腫瘤病人的飲食及行為習慣不合理,應給予針對性的膳食營養(yǎng)知識宣教,促進病人改變不良的飲食及行為習慣。
膳食營養(yǎng);腫瘤病人;健康習慣;行為習慣;生活方式;健康宣教
隨著對腫瘤病因的不斷深入研究,人們發(fā)現很多腫瘤的發(fā)生與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常吃煎炸食物,高熱量、高脂肪食物,過快飲食,三餐搭配不合理,經常吃快餐等都是現代人們不健康飲食的行為表現,而由不合理飲食引起的腫瘤等慢性病也呈現出數量增加以及患病對象年輕化的趨勢。健康相關因素中,自我保健占60%以上[1],即造成許多慢性病病人患病的原因中有60%及以上都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2]。膳食營養(yǎng)作為健康四大基石之一,對人們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其中,飲食習慣包括許多方面,如飲食時間、地點、方式、食物種類、飲食量等。膳食營養(yǎng)作為維持人體生存和發(fā)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維持健康的基礎,在腫瘤病因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由全國高技術產業(yè)化協作組織健康產業(yè)工作委員會營養(yǎng)干預專業(yè)委員會設計的病人膳食營養(yǎng)與健康調查問卷能具體反映病人的飲食及行為習慣。為了進一步了解腫瘤病人飲食意識和生活行為習慣的健康程度,本研究通過調查判斷病人的飲食和生活行為習慣等級,以及不同病種的病人在飲食和生活行為習慣上的健康程度,并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議。
1.1 研究對象 選取湖北省某醫(yī)院的480例病人,對其飲食習慣和生活行為方式進行問卷調查。
1.2 方法
1.2.1 調查問卷 本研究主要采取問卷調查的實證研究方法,調查問卷采用全國高技術產業(yè)化協作組織健康產業(yè)工作委員會營養(yǎng)干預專業(yè)委員會設計的病人膳食營養(yǎng)與健康調查問卷。調查表主要從飲食習慣和行為習慣兩大部分進行調查,第一部分為飲食習慣調查,包括飲食方式、時間、地點、數量、頻率、食物種類等內容;第二部分為行為習慣調查,主要包括是否抽煙、喝酒、晚睡、精神壓力是否大等[3]。
1.2.2 評分標準 將調查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兩項分值相加,根據最終分值得出對應的飲食行為習慣等級。得分50分~70分屬于A級標準,即黃金級,說明病人非常了解如何健康地安排飲食,有良好的飲食健康意識和生活習慣,有高水準的飲食安全與營養(yǎng)方面的知識;得分71分~100分屬于B級標準,即白銀級,說明病人有一定的飲食安全與營養(yǎng)知識,有較好的健康飲食和行為習慣;得分101分~150分屬于C級標準,即青銅級,說明飲食和行為習慣很不合理,已經處在亞健康狀態(tài);得分151分~200分屬于D級標準,即生鐵級,說明飲食和行為習慣非常不健康,處在比較嚴重的亞健康狀態(tài)[3]。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對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分析,運用χ2檢驗等統(tǒng)計學方法進行分析。
2.1 病人飲食及行為習慣總體情況 本次共調查病人480例,其中男244例,女236例;胃癌58例,腸癌80例,肝癌125例,肺癌111例,前列腺癌73例,其他33例。得分67分~163分,平均104.77分,總體屬青銅級別。
2.2 不同性別病人飲食及行為習慣等級(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病人飲食及行為習慣等級比較 例(%)
2.3 不同病種病人健康飲食意識和行為習慣等級比較(見表2)
表2 不同病種病人飲食和行為習慣等級比較 例(%)
病種 例數黃金級白銀級青銅級生鐵級胃癌 580(0.0)15(25.9)43(74.1)0(0.0)腸癌 800(0.0)23(28.8)57(71.3)0(0.0)肝癌 1253(2.4)44(35.2)78(62.4)0(0.0)肺癌 1111(0.9)45(40.5)65(58.6)0(0.0)前列腺癌733(4.1)35(47.9)34(46.6)1(1.4)其他 330(0.0)16(48.5)17(51.5)0(0.0) 注:χ2=26.123,P=0.037。
從調查的總體情況來看,一半以上的病人存在著飲食和行為習慣不合理的現象,缺乏食品安全與營養(yǎng)方面的知識。這些不良習慣使機體存在一些危險因素,從而誘發(fā)疾病。膳食營養(yǎng)作為維持人體生存和發(fā)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同時也能夠維持人體組織的構成。同時,整體的營養(yǎng)狀況以及個別的營養(yǎng)素能夠在特殊環(huán)境下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和適應性[1]。合理的膳食營養(yǎng)還能預防因營養(yǎng)素缺乏或過多而導致的疾病,輔助各類疾病的治療[4]。除了膳食營養(yǎng)之外,睡眠、心理、運動等也會直接導致疾病的發(fā)生。而這些因素都是生活行為習慣的表現。睡眠不足或睡眠不規(guī)律從各方面來影響人的精神狀態(tài),嚴重時會誘發(fā)疾病,甚至出現死亡[5]。而運動不足,如長期久坐等也會引發(fā)肥胖、代謝類疾病?!斑^勞死”就是由于生活行為習慣不合理、壓力過大等原因而引起的。因此,加強自我保健、自我健康管理是維持健康、預防慢性病的關鍵[6]。
合理的飲食和行為習慣必須長期堅持,原有的飲食和行為習慣是在固有的觀念和長期的生活習慣中養(yǎng)成的,不易改變,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以及適應。良好飲食和行為習慣的長期性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養(yǎng)成該習慣的過程是漫長的,二是該習慣是必須長期堅持下去的[7]。在一定條件下,文化程度與健康呈負相關,越是接受良好的教育,其飲食和行為習慣越是不合理,而當今時代的“富貴病”就是其典型的表現[8]。因此,擁有著較為豐富的相關理論知識并不代表就能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和行為習慣,行為才是關鍵,其最終的表現都體現在日常生活的行為當中。
本次調查的住院病人大多數來自農村,針對這種情況,建議以醫(yī)院或農村為單位,以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為骨干,充分發(fā)動病人和地方政府的力量,加強對健康、營養(yǎng)知識的宣傳力度,通過講座、宣傳欄、活動的形式針對不同的患病群體進行知識傳授,或者以該地區(qū)常見的腫瘤為依據,對從飲食以及生活行為習慣來預防腫瘤的發(fā)生進行知識傳授,并讓他們理解飲食和行為習慣對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不合理的飲食和行為習慣對健康造成的危害,進而為形成健康的行為建立基礎[9]。對于住院病人要在傳播知識的基礎上,強化他們的信念,從而使健康相關知識得到充分利用。而健康飲食、行為習慣信念的養(yǎng)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一是健康、營養(yǎng)知識的傳播,這需要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大力培養(yǎng)健康以及營養(yǎng)相關方面的人才,加大對醫(yī)護人員的相關培訓或者專門建立營養(yǎng)中心,加強對住院病人的營養(yǎng)健康教育;二是加強對健康的宣傳,可以通過公眾人物代言來激勵病人重視健康,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以及行為習慣,或讓醫(yī)務人員為病人講解健康的飲食以及行為習慣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并輔以典型的例子來增強病人的自信心,激勵他們去養(yǎng)成合理、健康的飲食和生活行為習慣;三是明確政府職能,政府可以采取免費為患病人群提供健康檢查,以醫(yī)院或社區(qū)為單位進行公開健康知識講座,強化病人養(yǎng)成健康飲食和行為習慣的信念。
[1] 高其法.健康行為習慣的形成及轉變機制與慢性病預防[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8(4):241-242.
[2] 孫萍.膳食鹽量與高血壓的發(fā)生[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6,20(2):71-71.
[3] 全國高健委.膳食營養(yǎng)與健康調查問卷[EB/OL].[2016-01-15].http://doc.wendoc.com/b5ed1fe32203f56472177a6ff.html
[4] Lu Wang,JoAnn E,Manson JE,etal.Dietary intake of dairy products,calcium,and vitamin D and 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women[J].Hypertension,2008,51(4 Pt.2):1073-1079.
[5] 王佳佳,李小群,韓迷迷.連云港沿海居民飲食狀況與高血壓患病關系的調查[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8):166-169.
[6] Stephanie E,Chiuve SE,Teresa T,etal.Alternative dietary indices both strongly predict risk of chronic disease[J].The Journal of Nutrition,2012,142(6):1009-1018.
[7] Thadhani R,Camargo CA,Stampfer MJ,etal.Prospective study of moderate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hypertension in young women[J].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2,162(5):569-574.
[8] Chu HO,Emiko Saito.Comparison of eating habits in obese and non-obese Filipinas living in an urban area of Japan[J].J Immigrant Minority Health,2015(17):467-473.
[9] 衛(wèi)生部,科技部,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2002)[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25.
(本文編輯崔曉芳)
Survey of dietary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 of 480 patients with cancer
Pan Pan,Chen Lei,Yang Li,etal
(Tumor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Hubei 430079 China)
潘攀,主管護師,碩士研究生,單位:430079,湖北省腫瘤醫(yī)院;陳蕾、楊娌、王惠芬單位:430079,湖北省腫瘤醫(yī)院。
R473.7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6.035
1009-6493(2016)12C-4579-02
2016-03-10;
2016-11-20)
引用信息 潘攀,陳蕾,楊娌,等.480例腫瘤病人膳食營養(yǎng)與健康調查[J].護理研究,2016,30(12C):4579-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