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萍 譚思源 湯琪春 徐楓蘭
?
·護理園地·
家庭臨終關懷在終末期老年肺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葉萍 譚思源 湯琪春 徐楓蘭
目的 研究家庭臨終關懷對終末期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質量及精神狀態(tài)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腫瘤科60例終末期老年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一般照護,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家庭臨終關懷護理內容。入組干預3月后,分別采用抑郁量表(GDS)和自測健康評定量表(SRHMS)進行評分,并比較2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結果 在3月的家庭臨終關懷后,試驗組GDS評分(44.65±1.41)、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3.33%)均低于對照組(56.78±1.46,56.67%)(P均<0.05)。試驗組SRHMS評分(32.36±40.23)高于對照組(3.72±10.58,P<0.05)。 結論 家庭臨終關懷能緩解終末期老年肺癌患者的心理壓力,減低患者的抑郁情緒,同時有利于患者癥狀的緩解,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精神狀態(tài)。
家庭臨終關懷; 終末期; 肺癌; 老年人; 抑郁; 生活質量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是一個特殊群體,因醫(yī)療費用昂貴,生活質量差,患者在遭受疾病本身帶來的疼痛、乏力、呼吸困難等病痛困擾的同時,也面臨焦慮、恐懼、孤獨等精神折磨,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承受了較大痛苦[1]。尤其是患者對疾病、死亡的恐懼對患者身心健康的影響較大,往往使患者發(fā)生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2-3]。心理學研究認為焦慮、恐懼等精神抑郁病癥的發(fā)生與社會心理因素,尤其是家庭因素密切相關[4]。
家庭臨終關懷是患者家屬為有限生存時間的患者在飲食起居、緩解病痛和精神撫慰方面給于積極的支持和最終的幫助,是患者家屬對患者護理服務的切實行動,以最大滿足臨終患者對生活、治療及精神方面的最后需要,讓患者舒適、溫馨、無病痛、有尊嚴地離開人世[5-7]。
本研究探討了家庭臨終關懷對終末期老年肺癌患者的護理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3年12 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終末期老年肺癌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試驗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61~88歲,平均(69.5±6.1) 歲;9例診斷為老年肺癌Ⅱ期,21例診斷為老年肺癌Ⅲ期。對照組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61~84歲,平均 (70.1±6.6)歲;10例診斷為老年肺癌Ⅱ期,20例診斷為老年肺癌Ⅲ期。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一般家庭護理,即給于患者出院后的服藥護理及基本的飲食起居護理。
對試驗組患者實施家庭臨終關懷護理,重點為疼痛緩解、營養(yǎng)支持、心理干預護理、滿足心愿等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1)疼痛緩解:時常陪護患者聊天,根據(jù)患者的愛好給予患者積極的愛好活動支持。必要時給予患者服用價格高、不良反應小、療效明顯的止痛藥物;(2)多交流談心?;颊呒覍俣鄡A聽患者的心理感受,給予患者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緩解患者孤獨、疑慮等情緒。(3)加強心理干預。提升家屬心理護理水平,讓家屬跟蹤記錄患者的治療情況和心理變化,及時調整護理模式。注重與患者的交流用語,提升精神支持技巧,豐富安慰方法。(4)起居、營養(yǎng)支持。為患者創(chuàng)造溫馨、舒適、干凈衛(wèi)生的居住環(huán)境,經(jīng)常更換被褥,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根據(jù)患者口味和需求,給予患者色香味俱全的可口飯菜,不能進食的患者采用常務營養(yǎng)或靜脈注射營養(yǎng)液。(5)臨終前陪伴。家屬全天守候患者身邊,在合適的機會與患者就死亡話題進行探討,強調死亡是人生必然,全面安慰患者,最大限度滿足患者愿望,讓患者不留遺憾,最大限度減輕患者對死亡的恐懼和憂傷。
1.3 評價指標 在護理實施第30、60、90天分別對2組患者采用抑郁自評量表(GDS)進行抑郁評分,GDS采用4級評分法,50~59分為輕度抑郁、60~69為中度抑郁、>70分為重度抑郁。采用自測健康康評定表(SRHMS)檢測患者生理、心理和社會健康狀況。分析指標為三部分得分和自測健的合計分,自測得分高表明健康狀況好。 老年肺癌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包括嘔吐、呼吸困難、乏力、疼痛等,記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2組間的差異。所有患者在3月的隨訪期間均存活,無脫失患者。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8.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數(shù)據(jù)以百分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干預前后GDS評分比較 2組干預前GDS評分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試驗組患者G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GDS評分比較,分)
2.2 2組患者SRHMS評分比較 經(jīng)過3月的家庭臨終關懷后,試驗組在自測健康中生理、心理、社會3個健康維度的自測分和總得分上的差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2組患者SRHMS在干預前后評分對比,分)
2.3 2組患者惡心、疼痛、乏力、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干預后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n=30)
近年來,老年肺癌患者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由于肺癌一旦確診,基本屬終末期,疼痛、孤獨、瀕臨死亡的精神折磨給老年肺癌患者帶來嚴重影響[8-10]。對老年肺癌患者采取家庭臨終關懷就顯得尤為重要。家庭是個體生活的“小社會”,家庭臨終關懷程度影響患者健康狀態(tài),也是患者對抗疾病的一種心理支持和情感保障,是社會支持的重要組成部分[11-12]。同時良好的家庭臨終關懷對焦慮和抑郁的患者起著積極的作用[13]。
老年患者已近暮年,孤獨感增強,在罹患絕癥后,更加需要家庭的關愛和呵護。家庭臨終關懷是患者家屬為有限生存時間的患者在緩解病痛、精神撫慰方面給予最終護理,臨終關懷護理是對臨終患者的生存權的尊重,是對生命的敬畏。家庭臨終關懷也是患者家屬對患者親情的最后檢驗。
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G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家屬通過心理疏導、環(huán)境營造等多樣化的臨終關懷措施,使試驗組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得到很大改善。作為老年肺癌患者,身心所受的折磨和痛苦是巨大的,但通過家庭臨終關懷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減少患者的病痛,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緒。 2組患者的SRHMS評分差值差異較大,試驗組在生理、心理和社會健康3個方面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經(jīng)過家庭臨終關懷的患者,提高了心理健康程度。老年患者在罹患肺癌后,對死亡的恐懼感隨著病情的加重和身體的日益虛弱而加重,通過家庭臨終關懷護理,增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通過心理疏導、情感關愛等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提升患者存活期的生命質量。老年患者多采取放化療及藥物保守治療,因老年患者體質較弱,長期服用藥物后會出現(xiàn)乏力、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14-15]。試驗組出現(xiàn)惡心、嘔吐、疼痛、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降低。
綜上所述,家庭臨終關懷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提升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
[1] 周天,張培彤.晚期肺癌患者選擇姑息支持和臨終關懷的影響因素[J].中國腫瘤雜志,2010,19(2):125-157.
[2] 賈強.慢性腎功能衰竭和透析患者的心理問題[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7(16):1115-1116.
[3] 呂紀明,高永香.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評估[J].中國中醫(yī)藥雜志,2010,2(9):47-49.
[4] 袁莉華,素麗.家庭臨終關懷度對腦梗死患者抑郁影響的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4):258-259.
[5] 高保紅.臨終關懷對癌癥晚期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2014,7(5):15-16.
[6] 崔紅,朱萍.終末期婦科腫瘤患者的臨終關懷 [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5,32(3):247-248.
[7] 李紅.舒適護理在腫瘤患者臨終關懷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2):108-109.
[8] 俞龍,謝利軍,金琳羚,等.94例老年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分析[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3,12(4):292-294.
[9] 邱麗紅.晚期癌癥56例臨終關懷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4):94.
[10]高浪麗,張雪梅,高小虹.老年肺癌晚期合并深靜脈血栓患者的姑息護理 [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5):60-61.
[11]高鷹.臨終關懷在改善晚期癌痛老年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效果探析 [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2):159-160.
[12]盧世臣,王秀菊,任艷梅.家庭臨終關懷度對抑郁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精神醫(yī)學雜志,2008,21(3):224-225.
[13]田麗霞,焦瓊雅,高敬書,等.家庭臨終關懷對孕婦焦慮和抑郁的影響研究[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2,26(8):86-88.
[14]隋東江,李海燕,李偉生,等.80例老年人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分析[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2,29(7):1250-1251.
[15]陳月莞,楊菲,王嬌妹.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對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質量及情緒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29(16):2322-2324.
Effect of family hospic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ung cancerYEPing.No.5OncologyWard;TANSi-yuan,TANGQi-chun,XUFeng-lan.NursingDepartment,People’sHospitalofYanchenCity,Yanchen224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amily hospic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ung cancer. Methods Sixty cases of end-stage lung cancer were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usual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home hospice care on the basis of usual care. Depression Scale (GDS) and 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SRHMS) were assess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three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in two groups. The adverse symptom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ree months of home hospice care, the GDS score was 44.65±1.41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43.33%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compared with 56.78±1.46, 5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RHMS score of experimental group (32.36±40.23)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3.72±10.58,P<0.05). Conclusions Family hospice can ease psychological stress of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ung cancer, reducing depression, alleviating symptoms,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state of the patients.
family hospice; end-stage; lung cancer; aged;depression; quality of life
224000江蘇省鹽城市,鹽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腫瘤科五病區(qū)(葉萍);護理部(譚思源,湯琪春,徐楓蘭)
R
Adoi:10.3969/j.issn.1003-9198.2016.11.031
2016-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