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娜
摘 要:本文簡要論述了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搞好閱讀教學,旨在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和探索精神,以便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實現(xiàn)教育目的。
關鍵詞:語文;閱讀;興趣;智力;能力;情操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搞好閱讀教學有利于促進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搞好閱讀教學呢?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想從激發(fā)興趣、質疑問難、自主探究、品味感悟等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在導引中激發(fā)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要靠我們老師培養(yǎng)。我們有很多老師在激發(fā)學生興趣方面是很有經驗的,譬如有位老師在教學《皇帝的新裝》一課前,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童話大師安徒生有一次被邀參加宮廷舞會,一位小姐久聞他的大名,于是大獻殷勤,不住地問:“您覺得我這件衣服怎么樣?顏色好嗎?式樣好嗎?質料好嗎?您喜歡嗎?”安徒生冷冷地說:“都一樣,談不上喜歡?!毙〗阏f:“您覺得我穿什么顏色、什么式樣、什么質料的好?”安徒生的回答語驚四座。他說:“皇帝的新裝。”引得周圍的大笑不止。這位老師接著說:“皇帝的新裝是什么樣兒呢?為什么安徒生的回答會使人大笑不止呢?下面我們來學習他寫的童話----《皇帝的新裝》?!睂W生帶著懸念進入學習情境,自然連貫,樂趣油然而生。從上述案例中不難看出,教師的獨具匠心,教師的幽默語言,教師的教學藝術是至關重要的。
二、在質疑中開發(fā)學生智力
有人說,質疑就是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是成功的一半。質疑也是打開學生創(chuàng)新”迷宮“的金鑰匙。同時也是啟迪學生思維,開發(fā)學生智力的良方。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向老師、專家、書本挑戰(zhàn)。如有位老師在教學《麻雀》一課做小結時說:”這篇課文從老麻雀奮不顧身拯救小麻雀的記敘中,我們感到了那種偉大的母愛?!霸捯魟偮湟晃荒猩e手說:”老師我不同意你說的是母愛,因為課文從頭到尾都沒有寫老麻雀是公的還是母的。“這位老師對學生的質疑進行了充分的肯定:”你這種敢于向老師挑戰(zhàn)的精神實在可佳。“老師馬上征求這位同學的意見:”你認為怎樣說更好呢?“學生說:”應該概括為親子或愛子之情?!坝秩缫晃焕蠋熢诮虒W《南轅北轍》一課時,有學生對課文中的”楚國在南邊,他硬要往北跑,誰都知道他的馬越好,車夫的本領越大,盤纏帶的越多,他離楚國就越遠?!疤岢鲑|疑,說課文內容不科學,因為地球是圓的,只要車夫沿著一個方向一直跑,他就能繞地球一周,最終還是要跑回楚國的。這個故事可以說是經典之作,已經成了小學語文教材不可缺少的內容,也從沒有人對此質疑過??墒钱斀竦男W生就是敢于向書本挑戰(zhàn)。再如一位老師在教學《再見了,親人》一課時,一位學生忽然提出:”老師,我覺得作家魏巍重女輕男。“老師問為什么?學生振振有詞:”文中所寫的大娘、小金花、大嫂都是女性,怎么就不寫一個男的作代表呢?“這顯然是在向權威挑戰(zhàn),哪怕魏巍是位大作家,這些出生牛犢不怕虎呢!從以上三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在教學中只要能夠給學生提供質疑的空間、時間、機會,他們就可以開啟思維的閘門,點燃創(chuàng)新的火花。
三、在探究中培養(yǎng)學生能力
探究性閱讀已經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高質量的探究性閱讀,需要我們老師的正確引導,自主探究閱讀,更是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反映。要使學生自主探究性閱讀更需要教師精辟,幽默、生動,形象的語言加以引導、點撥、矯正、碰撞、激勵、啟迪,使其不斷深化,不斷拓展,不斷提高。如一位老師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課題是”草船借箭“,而課文中沒有一個地方寫到是”借“箭,有的學生說,這分明是”騙“箭。究竟是”借“箭,還是”騙“箭?把它作為一個辯題,同意是”借“箭的同學作為正方,同意是”騙“箭的同學作為反方,借此機會在課堂上組織一場辯論賽。反方:我方認為是”騙“箭,而不是”借“箭,其理由是,既然是借箭,就應該征得別人的同意,借了別人的東西,還要還給別人。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諸葛亮既沒有給曹操打招呼向他借箭之意,更沒有還箭之圖。這顯然是”騙“箭。正方:我方認為是”借“箭,而不是”騙“箭。因為諸葛亮足智多謀,他知道曹操是個狡猾的人,給他明說肯定不會借,只有暗借才會成功,再加上借了還要還給曹操的,所以是”借“箭不是”騙“箭。反方:你們怎么知道要還給曹操呢?正方:因為諸葛亮還將用曹操的箭攻打曹操,這不是還回去了嗎?……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是一個極好的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和理解課文契機,學生躍躍欲試,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就會閃爍,就會碰撞,就會升騰,并照亮了學生心靈的沉睡區(qū)。
四、在感悟中陶冶學生情操
課文不僅是教的藍本,讀的范本,還是情感熏陶的樣本。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利用這一藍本,范本和樣本,讓學生感悟到課文中主題的鮮明,內容的豐富,語言的優(yōu)美,構思的巧妙,表達的精彩,情感的渲染,思想的啟迪,靈魂的凈化,個性的張揚。如一位老師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文中的”英勇跳崖“部分時,先讓學生認真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劃出描寫五壯士的動作和神態(tài)的詞語,并仔細體會和揣摩。然后指五名學生到臺前進行表演,看學生是否真正體會到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和高尚品質。接著播放一段電影《狼牙山五壯士》英勇跳崖的情景。最后教師用非常富有激情的語言說:同學們,你們看了五位同學的表演和這段電影,此情此景,難道不想對五壯士說點什么嗎?同學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有的慢慢舉起小手,淚流滿面地說,我這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有的捏著小拳頭,非常憤怒地說,日本鬼子太可恨啦!五壯士太偉大了啦!五壯士你們聽著,我們長大了一定要為你們報仇!小學生的語言雖然童氣十足,但他們的心靈是純真的,雖然圖像信息是生動的,但語言符號是抽象的,通過學生的”讀、看、思、議“感悟到什么是恨什么是愛。這種”恨“與”愛“并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真真切切感悟到的。只有感悟才能愛之切,恨之深;只有感悟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我們就一定能更好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進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實現(xiàn)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