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麗冰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在小學體育中引入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學生的自主思考與組織,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組織能力,并在參與項目制定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本文通過分析項目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引發(fā)人們思考小學體育教學的綜合性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 項目教學法 小學體育 綜合素質
小學是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如果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會養(yǎng)成勤思考的好習慣。通過小學體育中的項目教學法,讓學生參與到項目的制定中,思考如何完成項目,不僅能提高學生掌握體育技能的效率,還能提高學生的組織、合作能力,從體育鍛煉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項目教學法的內涵
項目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設計項目的教學方法。在項目教學法中教師起著指導的作用,而真正掌握主動權與自主性的是學生。因此通過教師的演示、講解等,安排學生按小組設計項目,并思考如何更為有效地實施,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起著指導的作用,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最終進行評價,明確項目實施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項目教學法中,首先學生可以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來實施項目,通過思考來完善項目。其次,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學生要進行合作才有可能完成項目,這鍛煉了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最后,進行項目實施的評價,鼓勵學生多思考,常動腦,培養(yǎng)學生勤思考,愛鍛煉的好習慣。
二、舉例分析項目教學法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
(一)項目實施前
在項目實施前教師應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及目的,即通過這節(jié)課是鍛煉學生的耐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是讓學生掌握某一運動的基本技能。所以在項目實施前,教師應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根據課程的重點及目的以及小學生愛玩的特點,提出幾個備選方案,在學生完全不知道如何實施這一項目時,啟發(fā)學生。例如,在鍛煉學生的技能時,可以在項目實施前提出幾個方案,如羽毛球的基本手勢,籃球的運球姿勢等啟發(fā)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組織練習某項運動技能。此外還應提前設計具體的組織形式,設計具體的小組人數(shù),提高課堂效率。
(二)項目實施中
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學生有著主導的作用。本文通過舉例分析項目實施中教師與學生的具體作用,提高項目實施的高效性。例如某節(jié)體育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耐力為目的的,在分配好每個小組的學生后,學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間,即通過這節(jié)課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耐力。因為小學生貪玩的本性,教師應做好相關的控制工作,在課堂上即要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性,同時應保證課堂教學目的的完成。因此在實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并沒有以提高自我的耐力為設計項目時可以啟發(fā)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些活動鍛煉自己的耐力,甚至是玩“誰是木頭人”的游戲都是有效的方法。而其他的一些活動例如長距離跑步的活動,學生可能不喜歡單純地進行跑步,因此可以啟發(fā)學生通過游戲決定輸贏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整個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學生掌握著自主性,可以決定怎樣通過實施項目來提高自己的耐力。此外在實施過程中,小組成員間要如何進行合作,如何解決實施中的問題,都需要學生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因此在項目實施中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才是項目教學法的關鍵。
(三)項目實施后
在項目實施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自己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匯報,讓學生具體說明自己設計組織的項目時如何有效地達到了本節(jié)課教學的目的。而不同的小組間也可以互相地評價,通過相互借鑒的方法,在下一次的項目活動中豐富自己的項目設計。例如在以鍛煉學生的反應力為目的的體育項目中,學生先說明自己組織活動的整個過程,是以丟手絹的游戲形式,還是一些接力活動,并說明小組同學的表現(xiàn),而后不同的小組進行互評,借鑒更好的項目活動。最后教師在學生們互相評價完畢后進行總結,根據學生的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并指出學生實施過程中的一些不規(guī)范的動作,同時鼓勵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腦子,將體育鍛煉與思維培養(yǎng)相結合。
三、項目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施要點
(一)抓住小學生主體的特點
小學生普遍好動、好玩,這既能促進學生的體育鍛煉同時又因學生組織性差,影響體育鍛煉的效果。所以在項目教學法中讓學生自己組織時,一方面要注意學生的安全問題,另一方面應讓學生意識到組織的重要性,而不能在體育課上無視課堂的組織紀律性,在小組合作中表現(xiàn)出無組織性。所以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課堂目標的設定上就應考慮到小學生的特點,在項目教學法中融入趣味性,讓學生樂于參與其中,成為其中的一份子,而不是搗蛋,無視組織與紀律。
(二)項目進行中的要點分析
在項目教學法中教師首先應認識到小學體育教學的綜合性,在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其次應著重注意的是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指導地位,不能最終本末倒置,仍以教師為主體,而不是讓學生進行思考設計。但教師仍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在學生實施的過程中,應做好監(jiān)督、控制的工作,讓學生有序地進行。最后應進行評價,提出建議的同時多鼓勵學生,讓學生相互學習,體驗設計項目,實施項目,體育鍛煉的樂趣。
四、結語
項目教學法在職業(yè)教育中有較多的研究,在小學教學中使用這一教學方法的較少。但只要抓住小學生的特點,小學生仍有較強的項目設計、組織能力,因此應積極地探究項目教學法在小學教學中運用的可能性。而小學體育教學是一門以活動為主的課程,項目教學法正好能提高體育活動的自主性,趣味性,讓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參與到體育鍛煉中。
參考文獻:
[1] 周會儉.項目教學法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探索[J].運動.2015(14):62-64.
[2] 郭鳴威.淺談項目教學法在籃球課程中的運用[J].體育時空.2015(1):49-50.
[3] 韓國祥.體育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的關鍵因素[J].科教導刊.2014(26):156-15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