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萬里
摘 要:禮儀是德育的基礎,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體育課的重要任務。在體育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德育教育,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而且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學生服從領導、遵規(guī)守紀、機智誠信、積極進取的心理品質(zhì)。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高校跆拳道課程教學中禮儀教學對德育教學的影響性進行了淺析。
關鍵詞:跆拳道禮儀 德育教育 禮儀文化
中圖分類號:G8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7—0082—03
1 禮儀文化內(nèi)涵
“禮儀”一詞在中國古代早就作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來使用了。“禮”在字典上的解釋是:由一定社會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禮節(jié)?!皟x”是指人的容貌、舉止。在人際交往中,凡是把人內(nèi)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過美好的儀表、儀式表達出來就是禮儀。所以,“禮儀”指的就是人類社會交往中應有的禮節(jié)和儀式的總稱,具體表現(xiàn)為禮貌、禮節(jié)、儀表和儀式等。禮儀的主要功能,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一是有助于美化自身,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yǎng);二是有助于美化生活,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們的人際關系;三是有助于美化環(huán)境,凈化社會風氣。它看似一些繁文縟節(jié),卻可以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和諧而美好。
2 德育的概念
德育概念的界定在許多國家都有不同的劃分,在西方,古希臘也很重視德育,蘇格拉底認為美德是可以通過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亞里斯多德”認為,培養(yǎng)美德必須實踐,并通過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習慣。粗略的總結(jié)來說,現(xiàn)代教育中對德育的定義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進行系統(tǒng)的影響,把一定社會思想和道德原則轉(zhuǎn)化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zhì)的教育。
3 跆拳道禮儀與德育教育
3.1 禮儀是道德的基礎
禮儀,是人類社會為了維系社會正常的生活秩序,所需要共同遵循的那些符合“禮”的精神的行為規(guī)范、準則和儀式的總和。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guī)范,道德通過社會的和一定階級的輿論約束對社會生活起作用。由定義可看出,道德是指導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的一種工具。禮儀反映了人們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關系,是保證交往活動順利進行和社會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禮儀可以幫助人們調(diào)節(jié)行為,從而將人們的行為控制在符合禮儀道德要求的范圍修正。所以,禮儀是道德的基礎,而且是一種操作性很強的道德規(guī)范,因而禮儀也具有調(diào)節(jié)人們行為規(guī)范的作用。
跆拳道禮儀是跆拳道運動的道德的基礎,跆拳道的“禮”是制度、規(guī)則和一種社會意識觀念;“儀”是“禮”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它是依據(jù)“禮”的規(guī)定和內(nèi)容形成的一套系統(tǒng)而完整的程序,是一個人思想覺悟、文化教養(yǎng)、精神風貌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社會風尚和道德水準的重要標志。
3.2 跆拳道禮儀對德育教育的影響
跆拳道運動始終倡導的“以禮始, 以禮終”的尚武精神。由于跆拳道是練習者精神和身體的綜合修煉, 使練習者在艱苦的磨練中培養(yǎng)出理想的人格和體魄, 并能夠真正掌握防身自衛(wèi)的本領, 因而對練習者精神鍛煉一環(huán)中就必須包括“禮儀”的教育和熏陶。跆拳道視“禮儀”為練習者基本精神的體現(xiàn),練習過程中以“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為宗旨。練習者在每次練習及比賽前后,都必須彼此向?qū)Ψ绞┒Y。在千百次這種貌似繁文縟節(jié)的禮儀中,練習者在不知不覺中會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跆拳道還強調(diào)練習者意志品質(zhì)的磨練。他們以禮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以禮體現(xiàn)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和人格品性。古代的新羅,出于保家衛(wèi)國的需要產(chǎn)生了跆拳道,但和平發(fā)展的今天其意義已不僅僅在于格斗效能和運動健身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得到了升華,被賦予了修身養(yǎng)性的涵義,亦即“道”。以“舍身”為手段,以“無我”為目的探求“道”的本質(zhì),這樣訓練和比賽中所接觸的每一個人都成了使自己的修養(yǎng)水平提高的臺階、助手,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敵手。擁有如此心態(tài)才會發(fā)自心底地和對方保持“敬”,并拋開一切不利的外界干擾用心去體會比賽、享受比賽,真正地做到“無我、無暇”,從而不斷地向著跆拳道的最高境界靠近。跆拳道禮儀也是人格形成的導引,它讓每一個運動員在習練跆拳道的過程中達到一種謙虛、札讓、克己、恭敬、淳樸、坦誠、服從的人格素養(yǎng),以這樣一種寬宏大量的氣度和古樸心態(tài)習練,“禮儀”是跆拳道運動不可缺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禮節(jié)是跆拳道練習過程中必須具備的行為規(guī)范。通過學習跆拳道,練習者舉手投足間會不經(jīng)意地展示其健康懂禮、剛健有為、奮發(fā)進取的精神感召力,這對青少年特別具有吸引力。禮儀”是跆拳道運動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梢耘囵B(yǎng)人果斷、吃苦耐勞的精神, 磨練人堅忍不拔, 積極向上的品質(zhì), 養(yǎng)成禮讓謙遜、寬厚待人的美德, 造就人熱愛祖國、勇于獻身的思想, 為社會和國家練就具有優(yōu)秀品質(zhì)的建設者。
3.3 跆拳道禮儀教育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
正是由于禮儀是道德的基礎具有道德的功能,所以禮儀教育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禮儀本身體現(xiàn)著一種價值導向,引導著人們選擇正確的價值方向和目標,去做符合禮儀規(guī)范的事情,禮儀還能通過對人們行為的評價以及評價信息的反饋,來指導、糾正人們的行為和活動,使之符合禮儀的規(guī)范。
大學生對禮儀的學習和運用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接受熏陶和教育,提高道德鑒別力,陶冶道德情操,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和道德自律精神的道德社會化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大學生的禮儀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自覺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獨立的人格和全面的優(yōu)良個性,從而提高整個大學生群體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跆拳道禮儀教育起到了這種融合,這種融合是整體的、漸進的、全方位的德育過程,是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jié)合的過程、是學校教育與其他影響相結(jié)合的過程,也是教育體育相互促進的過程。
3.4 跆拳道禮儀對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影響
青少年時期是人的身心迅速發(fā)展的關鍵階段,也是世界觀、人生觀等各種思想觀念形成的時期,開始對社會和人生有了自己的看法,獨立思考能力開始提高,具有較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獨立的愿望,但也容易產(chǎn)生一遇到困難就灰心喪氣,不能持之以恒,缺乏韌性和忍耐力的現(xiàn)象。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家長和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使青少年承受的心理負擔日益加重,心里健康受到損害,據(jù)中國中央電視臺報道,中國約有13%的青少年存在明顯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并且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學生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得不到及時的釋放,緊張情緒也沒有能找到有效途徑進行緩解和發(fā)泄,此時可能會出現(xiàn)價值觀的偏差,進而影響到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導向。跆拳道運動的精神是“忠孝愛國,禮義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就是在跆拳道練習過程中,要懂得忍讓,堅持不懈,不怕挫折的精神。在傳統(tǒng)跆拳道的教授中,禮儀與毅力是對練習者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學中的第一堂課往往會對練習者講述并要求他們作到一些基本的規(guī)范,比如對站姿、坐姿的要求,手腳的擺放尺度,進出道館的禮儀,見到師長應主動迎上前敬禮問候;有疑問時要先敬禮再說出問題,得到解答后也要敬禮;換下的衣物等要自覺整理好并整齊擺放到指定位置;同學之間有困難要鼓勵并相互幫助等等.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學員之間相互感染,形成一個互助互愛的團體,培養(yǎng)學員們的公益心和傳統(tǒng)的道德禮儀觀念.俗話說:“不依規(guī)矩,不成方圓”,訓練中的種種要求有利于匡正青少年的一些不良行為,在他們心里逐漸樹立道德規(guī)范,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并融入到生活當中?!皩捯源?、嚴以律己”是每個練習者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通過正規(guī)而艱苦的訓練可以培養(yǎng)勇往直前的精神,又能使人充滿自信心,堅毅的性格能使人產(chǎn)生巨大的忍耐力,而忍耐力又能共生出謙讓的精神,謙讓這一品質(zhì)要求人們利用自我犧牲的精神去控制自我,以維持社會或團體共同的秩序,創(chuàng)造出一個有紀律講文明的社會,因此,可以說跆拳道是培養(yǎng)人們優(yōu)秀品格的一種手段和方法,并有助于增強民族內(nèi)聚力和激發(fā)愛國主義的精神。所以練習跆拳道,可以更好的使大學生培養(yǎng)頑強、果斷、自信、堅毅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積極向上的意志品質(zhì),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3.5 跆拳道禮儀對大學生政治思想的影響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生活水平越高,物質(zhì)條件越優(yōu)越,對現(xiàn)代人的磨練就越少.在有些孩子的心里,對禮貌的意識模糊,而在傳統(tǒng)跆拳道的教授中,禮儀與毅力是對練習者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學中的第一堂課往往會對練習者講述并要求他們作到一些基本的規(guī)范,比如對站姿、坐姿的要求,手腳的擺放尺度,進出道館的禮儀,見到師長應主動迎上前敬禮問候;有疑問時要先敬禮再說出問題,得到解答后也要敬禮;換下的衣物等要自覺整理好并整齊擺放到指定位置;同學之間有困難要鼓勵并相互幫助等等。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學員之問相互感染,形成一個互助互愛的團體,培養(yǎng)學員們的公益心和傳統(tǒng)的道德禮儀觀念。俗話說:“不依規(guī)矩,不成方圓”.訓練中的種種要求有利于匡正青少年的一些不良行為,在他們心里逐漸樹立道德規(guī)范,并融入到生活當中?!皩捯源?、嚴以律己”是每個練習者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通過正規(guī)而艱苦的訓練可以培養(yǎng)勇往直前的精神,又能使人充滿自信心。堅毅的性格能使人產(chǎn)生巨大的忍耐力,而忍耐力又能共生出謙讓的精神。謙讓這一品質(zhì)要求人們利用自我犧牲的精神去控制自我,以維持社會或團體共同的秩序,創(chuàng)造出一個有紀律講文明的社會.因此,可以說跆拳道是培養(yǎng)人們優(yōu)秀品格的一種手段和方法,并有助于增強民族內(nèi)聚力和激發(fā)愛國主義的精神,更好的邁向積極的政治思想領域。
3.6 跆拳道禮儀對大學生意志品質(zhì)的影響
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大學生只有具備健康的身體,并從事有意義且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時,他的學習效率才有可能最高,意欲也才最強烈。相反,對于一個體格孱弱的人來講,就很難達到工作的高效率,其意欲也無從產(chǎn)生。所謂意欲,就是發(fā)生在一個人理智和行為之前,能左右個人情緒好壞的精神因素。同時,它又與一個人的道德是非觀有關聯(lián)。因為意欲的精神作用不僅僅是決定你該投人多大精力去完成某件工作,而且首先應判斷出某件事情該不該去做。進行跆拳道鍛煉,既能通過對全身的運動,影響全身的各個器官,又能增強人的精力,刺激大腦,開發(fā)潛能和振奮精神。只有這樣,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才不單單是一個四肢發(fā)達,體格健壯的人,而是一個充滿朝氣,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人。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人們早已不以活著為滿足,而是不斷追求更多、更強、更廣泛的需求,而這其中更多的則是精神方面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人們便要把感知和理性當作某項活動的綜合體。跆拳道的鍛煉正符合這種要求,因此也是提高精力、培養(yǎng)心理素質(zhì)有效的途徑之一。跆拳道講究在訓練中致力于一種獨特的古樸心態(tài),這種“純正”依賴于精神上宏大的氣度和個性上堅強的自信心,跆拳道運動在強化意志、凈化心靈方面有積極意義,跆拳道活動使所有參與者都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體能,為其自身價值和人格力量的體現(xiàn)提供了均等的機會 團結(jié)協(xié)作、勇于競爭、蓬勃上進的精神,堅毅果敢、不畏艱苦的良好品德加自信自制及責任心等都是它的伴生物。隨著量的積累,上述品德也在不斷發(fā)展并不斷升華。同時,每項體育活動都不單單是個人的行為,它體現(xiàn)了群體意識,具有較強的凝聚力,是集體主義精神的實踐。
4 結(jié)論
當代大學生是當代青年中的優(yōu)秀群體,是未來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社會越來越復雜,交往越來越頻繁的今天,不僅要求大學生們有著較強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和專業(yè)能力,更要求他們要有健康的身心和思想道德素質(zhì)。作為思想道德素質(zhì)最重要表現(xiàn)之一的禮儀道德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特別是當今部分大學生禮儀失范已經(jīng)成為高校校園一個比較突出的現(xiàn)象。因此,在以德治國政策的指引下,我國在大力構建和諧社會、各高校也在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的過程中,對大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從而提高道德素質(zhì)具有跨時代的現(xiàn)實意義。通過對跆拳道運動的學習,不斷的與學校德育教育相融合,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又培養(yǎng)了學生頑強的拼搏、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zhì)和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的團隊意識,改善了大學生不良的思想素質(zhì),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良好的交際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能過以平常心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普通高校的跆拳道選修課是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思想品質(zhì)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杜照奎·淺談當代大學生禮儀教育問題 [J] .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2] 劉衛(wèi)軍 ·跆拳道[M]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06(6).
[3] 郭傳鑫 ·對高校女生選修健美操的價值和功效的再認識[J].科技信息 , 2008(11).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aekwondo Etiquette Culture on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uan Li 1, Wan Li2,(1. P.E. Department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1199, China; 2.Hai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Haikou Hainan 571100, China)
Abstract:Etiquette is the basi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 teaching, also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sports teaching, consciously melt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it can not only cultivate students patriotism and collectivism spirit, and exercise students will, develop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to obey the leadership, disciplines and being tactful honesty, aggressiveness. 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on the etiquette teaching of Taekwondo curriculum influence on the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Taekwondo etiquette moral education Etiquette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