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雪
(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
從認知語法角度分析漢語雙主語構式
馬雪雪
(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本文旨在從認知語法理論角度出發(fā)對漢語雙主語構式進行簡單分析。漢語中存在的句首有兩個名詞短語NP1和NP2作主語的現(xiàn)象叫做“雙主語構式”。此構式的顯影是一種參照點關系,NP1作為整個小句的參照點,是“外主語”;NP2作為內部小句的主語,是“內主語”。此外,身體部分關系是NP1和NP2的典型。
認知語法;雙主語構式;參照點關系
雙主語構式是指在句首有兩個名詞短語充當主語角色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于很多語言中,比如:日語、漢語等。認知語法創(chuàng)始人Langacker對雙主語構式也進行了反復研究。本文主要以認知語法為理論指導,在參照點關系的引導下對漢語雙主語構式進行簡單分析。
本文試圖在認知語法參照點關系模式下對主語和話題進行討論。例如對于下面這三個句子該如何區(qū)分:
(1)小王,他喜歡下棋。
(2)小李小紅很喜歡。
(3)我肚子痛。
2.1 參照點關系
一個最基本的點是:概念化在本質上是動態(tài)的,它包含我們在大腦內部的連續(xù)處理活動。通常我們認為概念化主體C(conceptualizer),也就是人,將一個想象的實體用作參照點R(reference point),用一個詞來建立與另一個實體T(即目標target)的心智接觸(mental contact)。這一組實體通過一個特定的參照點形成自己的領域D(dominion),這就是參照點關系最基本的結構(Langacker,2007):
在一個指向關系(profiled relationship)中,射體tr(trajector)就是一個表達式相對于其他東西所要定位、描述,處理的那個實體,而相對于射體所要描述的那個凸顯實體則是界標lm(landmark)。射體和界標分別是指向關系中的首要核心參與者和次要核心參與者。一個話題就是一個參照點,它可以激發(fā)一系列的百科知識領域,而目標組成了此領域的命題表達。主語是一個名詞短語,它的顯影和指向關系中的射體相對應。此外,物主結構(possessive construction)可以被看作是參照點結構,所有者(possessor)是參照點,所有物(possessed)即目標在它的領域內。身體部分(body-part relationship)則被認為是這一關系的典型(prototype)。
2.2 漢語雙主語構式的主要特征
本小節(jié)通過對雙主語構式和話題構式的主要區(qū)別的分析來認識認知語法觀下的漢語雙主語構式。首先我們總結一下Lankacker本人對于雙主語結構的主要特征的分析(Langacker,2007:243):
(4)
① NP1和NP2都可以被稱為是主語;
② NP2和謂語部分可以單獨構成一個??;③ 整個結構也是一個小句;
④ 相對于內部小句NP1而言是一個話題;
⑤ 對于NP2來說NP1是一個典型的所有者;
⑥ 身體部分關系在NP1和NP2之間是典型的;
⑦ 通常情況下對于內部小句而言NP1是一個體驗者的角色;
⑧ 這類句子通常都是靜態(tài)的;
⑨ 盡管沒有物主動詞,這類句子經(jīng)??梢杂谩坝小眮矸g。
(5)關于雙主語構式的圖解(Langacker,2007:246):
比如例(3)中的“我肚子痛”,“肚子”是內部小句的主語,充當謂語部分的射體,同時也是內部參照點,叫做內主語,內部小句的顯影是一個過程。但是雙主語結構還有另一個結構,我們將另一個名詞短語相對于內部小句來說當成是話題或者參照點,“我”相對于內部小句是整個小句的主語,即外主語。而對于整個結構,我們只需要帶有一個顯影的單個句子,所以整個句子的顯影構成了參照點關系,不同與謂語謂語部分的顯影。在這一點上我們認為“我”和“肚子”都是主語。
本文從認知語法的角度對漢語雙主語構式進行了簡單分析。首先介紹了參照點關系;其次分析了漢語雙主語構式的重要認知特征。文章分析比較淺顯,只是對前輩們的總結做了簡單的綜述,再加上作為認知語法初學者的理解,基本達到了認識程度,但是仍有很多分析不到位的地方,今后會作進一步調查研究,增加文章的立意和深度。
[1] Langacker.R.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Grammar by Ronald Langacker.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04).
[2] 文旭.漢語雙主語構式的認知語法觀.外語教學,2008(04).
馬雪雪,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認知語法。
H 030
A
1671-1602(2016)20-01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