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剛
[摘 要]德育不能通過一味的宣教,而應該以靈活的方式開展。從“愛”入手,探討了如何通過書籍推薦、溝通交流、賞識肯定開展德育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德育 關愛 高中生 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300103
在開展高中生品德教育的過程中,愛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方式,有利于逐步消除學生心中的芥蒂,加深學生對教育活動的理解,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就結合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從多個角度探討了如何將愛融入到德育之中。
一、書籍推薦,培養(yǎng)健全人格
讀書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同時還能健全學生的人格,使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情況,有計劃、有目的且有步驟地向?qū)W生推薦一些值得閱讀的書籍,促使學生的情操得到無形的陶冶,情感得到深入的發(fā)展。
例如在學期的開始,筆者就列舉了《論語》《道德經(jīng)》《逍遙游》《365個人生感悟》《讀史讓人明智》等一系列的書單,組織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性的閱讀。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必須學會與作者為友、與真理做伴,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寫讀書心得,并且讓學生定期上交心得,了解一段時間內(nèi)學生人生態(tài)度、思想情感的成長情況。另外,筆者還認識到創(chuàng)造一個分享環(huán)境對學生德育活動開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學期結束之前,利用班會課開展了“我讀故我在”的主題活動,讓學生主動走上臺前分享自己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讀書感想與成長發(fā)展,讓每個學生的思想都能在書香氛圍中得到不斷的進步。除了經(jīng)典的書籍推薦以外,筆者還指導學生通過觀看報紙雜志,了解國家的發(fā)展現(xiàn)狀,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贊美之情。
為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班主任可以在班上合適的位置設立圖書角,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提供一些值得閱讀的書籍。另外,還可以定期組織專題性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分時段去閱讀、去體會。
二、溝通交流,卸下成長負擔
德育關注的是每一個學生的生命個體,為了實現(xiàn)學生的自由成長,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平等對話的環(huán)境,通過多向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思想道德上的發(fā)展情況。開展“走心”的教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
例如我們班有一個學生,由于成績不佳以及父母給的壓力,曾經(jīng)產(chǎn)生過退學的想法。當筆者知道他的實際情況以后,主動和他進行交流,與他分析了成績較差的原因,并且指導他正確認識父母的關心與愛護。首先讓他重新樹立了自信心,隨后,及時跟進他近期的學習情況、日常表現(xiàn),定期與他進行溝通交流,并給出一些較為中肯的意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溝通,他的個人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同時在學習成績上也有了較大的進步。
溝通交流的效果并不是一次性的,尤其是對于后進生的引導,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而是從循序漸進的談話了解到學生成長的負擔,通過多種交流形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得到長足的進步。另外,師生的溝通必須從實際出發(fā),掌握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并對癥下藥,這樣才能提高德育的整體效果。
三、賞識肯定,實現(xiàn)個性發(fā)展
賞識是班主任對待學生的一種態(tài)度,在傳統(tǒng)教育氛圍中,班主任習慣用懷疑、批評或者指責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習水平有限的學生,卻未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與特點。只有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待學生,才能推行“人性化”的德育,喚醒學生的真善美。
我班學生甲的逆反心理就十分嚴重,幾次考試的失利加劇了他的自卑心,由于前期缺乏一定的關注,造成他在日常生活與學習習慣上也出現(xiàn)了問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遲到、和其他老師頂嘴等情況。筆者在開展德育活動中,并沒有一味地去責怪學生、糾正學生,而是站在學生的角度,通過換位思考分析學生為什么會犯錯,在體驗學生心理的基礎上去接納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隨后,筆者通過溝通的方式,了解學生甲的目標與理想,并且肯定了他的一些想法:“我很欽佩你的想法,我相信你一定會做得很好,要加油哦!”這種做法充滿了關懷與人情味,也讓他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注,激發(fā)了他的道德情感。
賞識與肯定既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也能夠?qū)崿F(xiàn)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教育實踐中,教師應該將賞識落實到每一個細節(jié)中,對每一個學生都給予真誠欣賞的目光;同時,應該承認差異,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在德育過程中融入對學生無私的愛。
總而言之,愛的教育勝過一味的說教,也超過了嚴厲的批評與指責。愛在高中德育中的滲透應該通過溝通交流、賞識肯定等多種方式,同時教師也應該通過書籍推薦、體會分享等活動,讓學生感受愛、理解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把握每一個學生在思想品德、身心發(fā)展方面的情況,不斷提高高中德育的總體水平。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