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燕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在各領域、各行業(yè)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當前眾多高中學校教室里配備了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設備,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已成為當前各高中學校討論的熱點話題。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高中數學的特點、高中數學課堂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特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等方面進行闡述,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06-02
目前, 信息技術已在各領域、各行業(yè)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也使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在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同時, 提高了教學效果,推動了素質教育的發(fā)展,為培養(yǎng)更多創(chuàng)新性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徑。當前已有眾多高中學校將以多媒體為主體的現代信息技術引入了數學課堂,這本該是一件好事,但卻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出現了很多"課本搬家"或教師成為"機器"的操作者等現象,教師沒有注意到學生的注意力和心理過程,忽視了知識的呈現過程和學生的思維過程。 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過快,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超出了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出現了學生思維跟不上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因此,探析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已成為當前中學數學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
1.高中數學的特點
高中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其對學生認識數學與自然界、數學與人類社會的關系,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文化價值,提高學生提出問題、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維,發(fā)展智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數學學科注重邏輯推理和演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計算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2.高中數學課堂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特點
在高中數學課堂利用多媒體技術具有形象直觀、 信息量大、效率高等特點,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知識的產生過程,模擬數學實驗等,可形象直觀地呈現數學抽象的概念和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性認識,并加深學生的印象,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點,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同時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技術容量大、效率高,試題或材料可以直接投影成電子版的形式呈現在屏幕上, 可節(jié)省時間,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討論問題、開展自主學習等。
3.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
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研究、 探索的過程,也是對其進行拓寬、創(chuàng)新的過程。 如何進行數學問題的設計和選擇就成為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關鍵。 問題源于情境,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 同時根據高中數學這一門學科注重邏輯推理和演算,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計算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的培養(yǎng)。 課堂應本著是否能提高學生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計算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為標準,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時應該先充分認識到多媒體的不足之處,如無法替代生動的語言描述、 肢體語言的表達、情感的交流等,將其與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達到最優(yōu)化。
3.1課前準備。課前的充分準備是課堂教學成功的前提,在備課時若考慮運用多媒體技術,一定要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輔助性和工具性地位,并有效地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如板書的運用等。 使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知識嚴密的推理過程和極強的邏輯思維,并加深對數學知識本質的認識。切忌"幻燈+配音"的課堂模式,忽視知識的呈現和推理過程, 對此,教師應有充分的認識。在教學軟件制作時,應考慮知識本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學情,設計知識的呈現過程有利于學生的知識建構。
3.2課件制作。課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效果,一個優(yōu)秀的課件應具備簡單明了的結構、有序合理的布局。課件的版面布局可以分為本節(jié)課的主題版塊、 主干知識版塊、例題或習題版塊等,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應本著是否有利于知識內容的教學、 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原則,要關注到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因素,注意圖片、動畫、聲音、色調的使用。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不少教師在課件中使用了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圖片、動畫、聲音等,掩蓋了主體知識的教學, 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卻未意識到這一點,而陶醉于自己 "漂亮的課件"之中,結果課堂效果甚微。 因此,在教學課件中應隱退次要內容,突出主體知識。
3.3課件使用。是否有效運用多媒體技術直接影響到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課堂的教學效益的高低是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是否有效的最直接反映。高中數學課堂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投影或播放文字、音頻、視頻等課堂導入材料。案例 1:圓錐曲線部分,播放行星繞軌道運行過程的視頻材料來引入新課。
第二,呈現課堂例題及書寫格式、試題等。案例 2:習題課可以直接投影例題,避免抄題浪費時間,然后利用黑板分析解答,最后用多媒體投放書寫規(guī)范格式,并強調易錯易漏的地方。同時也可以在課堂小測試時直接投影試題等。
第三,呈現課堂教學難點的產生過程,如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圓錐曲線圖像的變化過程等。案例 3:如 利 用 幾 何 畫 板 或Mathmatic 觀察指數函數的圖像隨著底數 a 的變化圖像的變化過程。
3.4課件使用應注意的問題。課件的使用是否具有針對性、能否解決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 直接影響高中數學課堂的效益。
總之,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 要用在最需要和最關鍵之處, 切忌在教學過程中濫用多媒體技術, 教學內容全部由計算機來展示, 導致教學環(huán)節(jié)轉換速度過快, 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過少, 不利于一些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跟進, 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不利于學生歸納和總結。 只有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各自的優(yōu)勢與劣 勢 ,并將二者結合起來, 才能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 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潘敬貞,董世朝.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設計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6):192.
[2]董林偉.實現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與建議[J].中學數學月刊,2007,(6):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