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華
摘要: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延續(xù)和補充,極大的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積極拓展渠道,為學生的課外閱讀保駕護航,讓學生徜徉在書海中,在書的海洋中去積累語言,親近母語,陶冶情操。如何培養(yǎng)學生從小愛看書、會讀書的習慣呢?我覺得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兒童心扉。
關鍵詞:培養(yǎng);摘錄;創(chuàng)設情境;閱讀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21-01
"書籍是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fā)性的養(yǎng)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yǎng)料。"法國作家雨果以精辟的概論闡述了閱讀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說, 僅靠課本上數量有限的幾篇文章,遠遠滿足不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漲的孩子們。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延續(xù)和補充,極大的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積極拓展渠道,為學生的課外閱讀保駕護航,讓學生徜徉在書海中,在書的海洋中去積累語言,親近母語,陶冶情操。如何培養(yǎng)學生從小愛看書、會讀書的習慣呢?我覺得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兒童心扉。
1.樹立榜樣,誘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教師既要重教書,也要重讀書。要讓學生熱愛讀書,教師首先要愛讀書。語文教師不僅要讀經典作品,還要多接觸少兒報刊、圖書等,根據學生的胃口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報刊雜志,把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帶進教室,供學生傳閱,學生能讀到自己喜愛的書,興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青少年喜歡模仿,而且年齡越小模仿性越強。因此,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行為前,不失時機地通過榜樣示范來激發(fā)閱讀興趣。首先教師要經常向學生講述自己閱讀后的收獲與體會,教師可以將自己的閱讀體驗與孩子分享,用"現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其次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學家高爾基、偉大領袖毛澤東、大作家老舍、葉圣陶、冰心等,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
2.教給方法,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動力
在課外閱讀實踐中,我注重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教給他方法,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和興趣。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把古詩、兒歌、名言警句、繞口令、歌曲,情境對話等引進課堂,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挑戰(zhàn)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要真正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并且能夠自覺地、發(fā)自內心地閱讀,還要靠語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動和吸引學生,在有目的和有對象的閱讀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也從大量的課外閱讀中逐步品味到語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此,我認為應該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抓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用心去讀;抓精彩重點語段用情去瑯瑯地讀;抓意境描寫,發(fā)揮想像去讀。
3.展示成果,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閱讀更多的是為了運用。在學生閱讀了一定數量的讀物后,我們可通過形式多樣的展示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養(yǎng)成運用的良好習慣。如通過故事交流會、古詩擂臺賽等形式展示學生閱讀的內容;通過優(yōu)秀片斷展示、精彩習作展評、讀后感評比等活動展示學生閱讀所得。當教師發(fā)現學生的課外摘抄得以正確合理地運用時,我們則應及時地給予肯定、表揚,以促使學生運用優(yōu)美句段的良好習慣。
課外閱讀,離不開優(yōu)美句段的摘抄。課外摘抄的點評可從兩點入手:一是摘抄的質量。除了適當的方法指導,我們還可通過點評加以提高。在學生摘抄的內容中,教師可選取精彩的段落進行朗讀或集體評議朗讀。如我們可用"你真了不起,瞧,你摘抄的這句話多美,能借我讀讀?""這句話實在太棒了,我也想摘抄一下,借我一用,可以嗎?"等話語來激起這種成功感,當學生的摘抄連老師都如此贊許時,對于學生無疑是一種鼓動,他們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為老師所動,為同學所動,當然摘抄時他也就得用一番心思了,其質量也一定會得到提高。二是摘抄的數量。對于學生摘抄數量的評價,教師不可千篇一律。因為學生水平有高低,這時,我們不妨作個彈性的評價。對于學習成績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我們的要求可稍提高些,而對于中下水平的學生,只要他能認真做了,而且摘抄的質量不錯,我們在評價時,就可以給以高分,給以表揚。
4.推薦好書,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愿望
首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幫學生選好讀物,引導學生讀優(yōu)秀的課外作品,使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葉圣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課本內數量有限的文章只能舉其一,只有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應用中化方法為能力,使閱讀能力越來越強。因此,學生每學一篇課文,只要有相關的資料,我都會向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并指導學生怎樣讀。
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選擇的內容應較廣泛,可涉及兒童生活、歷史故事、科學常識等;也可以是小說、童話、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有教育性,對兒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響的文學作品,都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博覽群書。同時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向他們推薦適合的書籍。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我們應該連接各種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之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讓書籍的陽光照亮他們的生活,用書籍的翅膀帶動他們的智慧,以書籍的濃厚底蘊塑造他們人文素養(yǎng),陪伴其一生。
參考文獻:
[1]《基礎教育研究》2007年第期
[2]《小學語文教師》2007第8期
[3]《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陳德年 2003
[4]《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劉松棠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