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霞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鄭州 450004
?
綜合護理干預對癲癇女性妊娠結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黃超霞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鄭州 450004
目的 淺析綜合護理干預對癲癇女性妊娠結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02—2016-03來我院產前咨詢及孕期產檢并分娩患有癲癇的100例孕婦,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2組患者分別接受綜合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比較護理前后2組妊娠結局及生活質量的變化。結果 護理前2組癲癇患者的妊娠結局及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相應護理后實驗組產婦剖宮產率、 產后出血率及胎盤早剝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同時,新生兒窒息率、胎兒窘迫率也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護理后,實驗組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生育期癲癇女性的妊娠結局和生活質量。
護理干預;癲癇;妊娠;生活質量
癲癇是因人體大腦神經元突然出現異常放電,從而導致大腦發(fā)生功能性紊亂并出現短暫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1]。在我國,癲癇患者每年發(fā)病者多達十萬人,其中大約有25%為生育期婦女,其常因該病而出現精神及行為障礙,加之圍生期機體的生理變化、心理問題、減藥等原因,將不利于母嬰的正常生理功能。本研究主要對生育期癲癇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且對其妊娠結局與生活質量進行了探討及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02—2016-03來我院產前咨詢及孕期產檢并分娩患有癲癇的孕婦100例,所選患者孕前均確診為原發(fā)性癲癇,且具有正常溝通、交流的能力,同時無精神病史。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年齡25~42歲,平均(35±7.5)歲,初產婦38例,經產婦12例;對照組年齡27~45歲,平均(37±8.3)歲,初產婦35例,經產婦15例。2組患者在年齡、孕產次等資料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2組患者孕前及整個孕期提供適量的葉酸。(1)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如安排單間病房、產前詢問病史、進行產前知識宣傳和教育、準備癲癇發(fā)作所需的物品以及獲得患者與其家屬的配合;產時使用鎮(zhèn)靜止痛藥并進行胎心監(jiān)護,第二產程得以縮短從而降低體力消耗;當不能進行陰道分娩時,就要改為剖宮產,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在兒科醫(yī)師的配合下進行新生兒復蘇;針對陰道分娩患者,需進行營養(yǎng)補充;剖宮產患者,要隨時注意刀口與陰道的流血情況,并使用鎮(zhèn)痛劑,安排好新生兒護理工作。(2)實驗組接受綜合護理,能夠改善生活品質,促使母嬰健康發(fā)展,在新生兒的喂養(yǎng)與基礎護理上,注意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具體措施如下:進行基礎護理,如提供孕婦營養(yǎng)價值高且易消化的半流食,待產時,營造安靜及舒適的環(huán)境,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每2 h幫助產婦進行一次小便,避免膀胱充盈而影響到正常宮縮,并教授其呼吸、放松等技巧,以此來降低產婦的痛感[2]。新生兒的喂養(yǎng)與護理措施:患者所使用的抗癲癇藥物能夠通過乳汁被嬰兒吸收,影響新生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最好不要母乳喂養(yǎng)。產婦及其家屬應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人工喂養(yǎng),同樣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講解育兒知識、喂養(yǎng)的基本常識及產后如何進行自我保健,為患者樹立自信,避免過度緊張而引起癲癇復發(fā)。改善心理護理:根據患者實際的心理狀況,選用適宜的溝通方式,如與患者交流時保證語言親切、易懂,多鼓勵且傾聽患者的需求,建立和諧友善的醫(yī)患關系,避免患者出現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需向患者講解必要的圍生期知識,采用心理引導、認知行為糾正等治療措施,使患者建立自信,還可促使患者積極配合醫(yī)護工作。幫助患者調節(jié)好心理狀態(tài)并意識到良好的心態(tài)在疾病治療中的重要性。(3)普及健康知識:向患者發(fā)放健康宣傳手冊,介紹該病治療的相關知識。另外,依據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選擇適當的宣教方式,如發(fā)放宣傳資料、觀看健康的教育視頻、適時耐心的講解等[3]。鼓勵患者吐露苦惱,以宣泄不良情緒。
2.1 2組妊娠結局比較 實驗組產婦的胎盤早剝率、剖宮產率以及胎兒窘迫率、新生兒窒息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妊娠結局比較 [n(%)]
2.2 分析護理前后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指標評分 護理前2組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接受優(yōu)質綜合護理的實驗組患者軀體功能、認知功能、總健康狀況、社會功能以及角色功能等生活質量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2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的各指標評分比較
在我國,癲癇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其中,生育期女性占30%左右,此類患者在孕期及分娩時風險性較高,且易對胎兒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由于妊娠期內小血管緊張、分泌系統(tǒng)改變、精神緊張焦慮、飲食營養(yǎng)不足、宮縮疼痛、過度疲勞、體力消耗等方面原因,易誘發(fā)孕產期癲癇患者癲癇發(fā)作。尹仲嬌等[4]認為,除給予及時的常規(guī)治療外,在圍生期時,給予患者優(yōu)質的護理,可極大的降低生育風險,緩解患者的壓力,該護理方式已在癲癇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當前,國內已有許多關于妊娠綜合癲癇護理方式的研究文獻,但大多都側重于護理效果比較以及經驗的總結。然而本研究則是對生活質量與妊娠結局的觀察,分析并探討了綜合護理在癲癇女性治療中的積極作用,得出以下結果: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后,不管是產婦結局(胎盤早剝、 剖宮產及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還是發(fā)生胎兒窘迫與新生兒窒息的比重均已明顯降低,同時妊娠合并癲癇癥的發(fā)生率也發(fā)生降低。 實驗組還通過改善心理護理,幫助患者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及其適應性,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幫助患者建立起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進行積極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負面情緒的出現,同時對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的調節(jié)起到積極作用。癲癇是一種慢性疾病,尤其對妊娠女性具有嚴重的負面作用,易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變化,如易誘發(fā)糖皮質激素與兒茶酚胺的持續(xù)積累,造成各組織器官產生不同的創(chuàng)傷[5]。隨訪3個月中,主要通過SF-36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結果顯示;實施綜合護理后,患者的角色功能、健康狀況等各項生活質量指標的評分要顯著優(yōu)于護理前,且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實驗組患者綜合護理干預后其妊娠結局及生活質量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綜合護理干預能改善癲癇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妊娠結局,并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1] 趙艷,彭紹忠,黃珊珊.護理干預對11例癲癇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影響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3,26(2):97.
[2] 李梅,葛汝彥.癲癇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3):47-48.
[3] 孔艷莉,蘭艷芹,劉倩薇,等.妊娠伴發(fā)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患者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8):768-769.
[4] 尹仲嬌,劉運霞,陳淑丹.妊娠合并癲癇患者圍生期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16):136-137.
[5] 方運勇,劉眉,洪玲,等.生育期癲癇女性妊娠及妊娠結局的臨床分析[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3,8(2):121-123.
(收稿2016-04-02)
R473.74
B
1673-5110(2016)22-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