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贏
句法學視角下的聊天軟件語言特點分析
王 贏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聊天軟件已經成為人們日常溝通不可或缺的媒介,作為一種基于網絡技術的言語交際方式,其從不同的角度影響著用戶的語言行為,進而改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語言特點。本文作者從句法學的角度分析用戶使用聊天軟件對話的語言特點,探討用戶利用聊天軟件進行交流的言語習慣,進一步挖掘聊天軟件的使用對用戶語言規(guī)范的影響。
聊天軟件 對話 句法特點
句法(Syntaх)這個詞起源于希臘,字面意思為排列。主要研究字、詞、句的組合和排序。其包含了一系列抽象的組合規(guī)則,按照這些規(guī)則我們形成了符合句法規(guī)則的句子。每種語言的句法規(guī)則都不相同,因為在每種語言體系中,句子都有著各自復雜的句法結構。因此,在使用聊天軟件對話的過程中,用戶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句法規(guī)則,文中針對此類特點進行研究。
(一)句法的雜糅性
句法的雜糅性指用戶運用聊天軟件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會將字母與數字、中文與英文相混合,用這種雜糅的形式來體現說話的內容。數字在使用聊天軟件對話的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很多對話都是以數字和單詞結合的方式出現的。例如,在英語發(fā)音中,數字1的發(fā)音one和won一樣;數字2的發(fā)音two和too,to相同,所以部分用戶運用特殊符號溝通,例如:“2day = today ; me2 = me too”。越來越多的用戶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到其他語言,特別是英語,所以出現中、英文相結合的情況。因此對于中國的網民來說,在使用聊天軟件進行溝通的過程中,使用中英結合的方式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1]。例如:我不care。(我不在意);I服了you。(我服了你);我hold不住了。(我控制不住了)等。
(二)句法的多指性
多指性,指的是一個單詞或短語有著很多不同的含義,即一詞多義。語言作為一種動態(tài)的表達形式,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著變化,舊詞添新意則是語言含義變化中最為自然的發(fā)展形式,在使用聊天軟件聊天的過程中體現的最為明顯。例如,“恐龍”原意為一種爬行動物,但現在部分用戶用這個詞來形容相貌平平的女人;“老司機”原指駕駛技術較高的司機,現在聊天軟件中提及的“老司機”意為接觸各個網站時間比較長,熟悉站內各種規(guī)則、內容以及技術、并且掌握著一定資源的老手。句法的多指性極大的豐富了聊天軟件的語言特色。
(三)句法的創(chuàng)造性
年輕人不可否認的是使用聊天軟件的主力軍,他們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環(huán)境。當不同的思維在聊天軟件中碰撞的時候,其在語言方面所激發(fā)的創(chuàng)造力是不可小覷的,其中聊天表情和縮略詞語的出現就是其創(chuàng)造力最好的證明。聊天軟件主要的溝通方式就是通過文字進行溝通。但是,單單通過語言不足以表達雙方的情感,有些抽象的感情我們無法通過語言來表述。為了能夠使用戶完整表達自己的情感,聊天表情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由標點符號組成的簡單表情,到后來以圖片形式出現,再到如今的動態(tài)圖片,聊天表情在我們傳達情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2]。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詞語最能夠體現一種語言的變化。在使用聊天軟件溝通的過程中,對話雙方為了達到省時高效的目的,通常在聊天時使用縮略語,這樣不僅能夠花非更少的時間在打字上,也會增加聊天的樂趣。
由不同語言特點而產生的不同的聊天內容,使用戶溝通與交流的過程變得更為簡單、便捷,有利于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相互溝通,但隨著人們使用聊天軟件頻率不斷升高、新興詞語的不斷涌現,通過聊天軟件進行溝通的用戶環(huán)境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聊天軟件的利用使人們有越來越少的機會與對方面對面交談,由于其獨特的互動模式,聊天軟件中的句法以及構詞與普通詞匯的詞義有出入,甚至常常有許多拼寫錯誤的對話,如果用戶不了解聊天軟件中詞語的引申意義或特殊用法,用戶只能根據上下文來評價它們的意義。此外,大部分聊天軟件中的句子較為簡短、不完整、高度口語化,這種不規(guī)范的結構和語法也使部分用戶較難理解,構成溝通障礙。其次,聊天軟件中的語言特點給語言教學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尤其是年輕用戶利用聊天軟件進行溝通的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造”一些新的表達和用法,漸漸地,他們不僅在即時通訊中使用它們,而且還把他們帶到日常生活中,甚至帶到課堂之中,這些詞語表達特點在漢語寫作之中體現出來,這也對漢語教育以及應用帶來不良影響。
本文在從語言學中的句法層面對聊天軟件的語言特點進行研究發(fā)現,不同語言特點對用戶的語言習慣以及內容均產生不同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應提倡積極向上的內容,促進用戶的良性溝通與互動,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下推動日常會話、在線學習等溝通方式的發(fā)展。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可以針對語音學、形態(tài)學、語義學和語用學等其他語言學研究角度對聊天軟件語言特點進行分析,推動社會溝通與交流效率。
[1]張云輝.關于網上聊天的會話分析[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3):72~74.
[2]鄭敏.因特網聊天室中網絡語言的會話分析[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
王贏(1993-),女,漢族,吉林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