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內生環(huán)境規(guī)制、FDI與中國城市環(huán)境質量*

        2016-12-03 05:13:16劉玉博
        財經研究 2016年12期
        關鍵詞:效應污染模型

        劉玉博,汪 恒

        (1.上海財經大學 國際工商管理學院,上海 200433;2.上海財經大學 經濟學院,上海 200433)

        ?

        內生環(huán)境規(guī)制、FDI與中國城市環(huán)境質量*

        劉玉博,汪 恒

        (1.上海財經大學 國際工商管理學院,上海 200433;2.上海財經大學 經濟學院,上海 200433)

        關于開放條件下FDI環(huán)境效應的研究,關系到中國綠色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文章基于Copeland-Taylor模型,將環(huán)境規(guī)制內生化于模型之中,分解并考察了FDI對本地環(huán)境質量的異質性影響。理論分析表明:(1)FDI對本地環(huán)境質量的影響可以分解為規(guī)模效應、結構效應、技術效應和收入效應;(2)FDI對環(huán)境質量改善的技術效應和收入效應為正,而規(guī)模效應和結構效應為負,且理論上存在FDI改善環(huán)境質量的門檻值。進一步地,文章選取二氧化硫濃度而非以往文獻常用的污染物排放量表征城市環(huán)境質量,在地級市層面進行實證檢驗。實證結果表明:(1)現(xiàn)階段FDI通過規(guī)模效應、結構效應、技術效應和收入效應總體上改善了中國的環(huán)境質量;(2)FDI對環(huán)境的改善效果存在門檻值,即當FDI比重超過0.12時,F(xiàn)DI的增加將導致環(huán)境質量的惡化。文章為當前我國如何有效地發(fā)揮FDI的改善環(huán)境作用以及制定更為靈活的引資政策和差異化的環(huán)境政策提供了啟示。

        FDI;城市環(huán)境;二氧化硫濃度;Copeland-Taylor模型

        一、引 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guī)劃建議”提出,要牢固樹立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fā)展理念,其中,“綠色”強調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開放”著力實現(xiàn)合作共贏。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許多局部“綠色”環(huán)境問題正通過外商直接投資等“開放”途徑轉變?yōu)槿蛐詥栴}(盛斌和呂越,2012)。根據(jù)聯(lián)合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UNCTAD)發(fā)布的《世界投資報告(2015)》,2014年中國吸引FDI達1 276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目的國;同時,《中國環(huán)境統(tǒng)計年鑒(2015)》顯示,中國2014年二氧化硫排放量達1 974萬噸,其中工業(yè)排放占比為88.15%,居世界第一。那么,中國如此大規(guī)模的FDI是否影響了國內的環(huán)境質量呢?本文試圖從理論和實證上解答這一問題,以期澄清認識,為“綠色”和“開放”發(fā)展理念下的外資政策提供理論依據(jù)和經驗支持。

        目前,F(xiàn)DI對東道國環(huán)境質量的影響在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層面均存在爭議。Copeland和Taylor(1994)提出了 “污染避難所”假說,認為發(fā)達國家污染性產業(yè)轉移至制度寬松的發(fā)展中國家,致使東道國的環(huán)境惡化。與此相反,Birdsall和Wheeler(1993)、Eskeland和Harrison(2003)等提出的“技術外溢”假說認為,發(fā)達國家的企業(yè)擁有更高效的污染處理技術,通過技術溢出有助于改善發(fā)展中國家的環(huán)境質量。實際上,“污染避難所”假說和“技術外溢”假說均獲得了一定的實證支持,如Esty和Geradin(1998)以及Xing和Kolstad(2002)都認為東道國寬松的污染規(guī)制吸引了外資流入;而Dietzenbacher和Mukhopadhyay(2007)認為印度沒有成為“污染避難所”,而是在對外開放中不斷獲利。在以中國為案例的研究中,兩大假說的適用性亦無定論。He(2006)、郭紅燕和韓立巖(2008)以及林季紅和劉瑩(2013)等學者支持“污染避難所”假說,認為較低的排污成本是FDI流入的主導因素;而Zeng和Eastin(2007)、Liang(2008)以及包群等(2010)等認為外商投資企業(yè)擁有較高的污染治理水平,可通過示范效應改善中國的環(huán)境質量。另有學者分析了FDI的投資動機(盛斌和呂越,2012)和外資企業(yè)的生產效率(Kirkulak等,2011)等問題,也都認為“污染避難所”的效果有限。

        關于開放條件下FDI環(huán)境效應的研究,關系到中國綠色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本文借鑒Grossman和Krueger(1995)分解環(huán)境效應的開創(chuàng)性思路,將其引入Copeland-Taylor模型,從理論上分解FDI對環(huán)境質量的異質性影響,并利用2007-2009年286個地級城市面板數(shù)據(jù)進行實證檢驗。研究表明:FDI通過技術效應和收入效應改善了環(huán)境質量,而通過規(guī)模效應和結構效應惡化了環(huán)境質量;FDI對環(huán)境的改善效果存在門檻值,即當FDI比重超過0.12時,F(xiàn)DI的增加將導致環(huán)境質量的惡化。

        本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之處為:第一,構建了一個FDI影響東道國環(huán)境質量的理論模型,彌補了現(xiàn)有文獻以實證檢驗為主的缺憾;第二,在模型設計中,本文將環(huán)境規(guī)制內生化,避免因忽視居民收入增加對環(huán)境質量的作用而造成的對FDI環(huán)境效應的低估;第三,以氣象儀器測量獲得的污染物濃度表征城市環(huán)境質量,更契合本文的理論模型設計,也可以避免使用“污染排放量”這一常用指標造成的偏誤。

        二、理論模型

        (一)基礎模型構建

        1.生產函數(shù)。假設完全競爭的經濟體中有N個企業(yè),生產兩種最終產品X和Y,其中產品X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污染,Y不產生污染。令產品X為資本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yè)與污染密集型產業(yè)之間的關系已得到文獻驗證,比如,Antweiler等(2001)通過比較美國不同產業(yè)的資本密集程度和污染密集程度證明了兩者之間的正相關關系。產品Y為勞動密集型。存在兩種基本生產要素,即資本(K)和勞動(L),兩者供給無彈性,邊際報酬分別為r和w。令Z代表X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排放量。廠商擁有污染減排技術,但減排本身有成本。假設廠商選擇潛在產出量F的θ比率(0≤θ≤1)進行污染治理。θ越大,用于污染治理的比例越高,同時用于生產X的生產資料越少。產品X與污染Z聯(lián)立生產的技術函數(shù)如下:

        (1)

        (2)

        X=Zα[F(Kx,Lx)]1-α

        (3)

        觀察式(3),可將污染Z視為一種投入要素,進入生產函數(shù)。根據(jù)“技術外溢”假說,外資廠商擁有更清潔的生產技術和更有效的污染處理手段,*“技術外溢”假說是比較符合現(xiàn)實的,除了前述文獻中對“技術外溢”假說的支持外,林立國和樓國強(2014)利用上海的數(shù)據(jù)也證明外資企業(yè)的單位排放量的確小于其他類型的企業(yè),而且這一現(xiàn)象與污染稅稅率無關。為此本文進一步假定式(3)在FDI投資的廠商和其他廠商中的形式分別為:

        Xf=Zαf[F(Kx,Lx)]1-αf

        (4)

        Xd=Zαd[F(Kx,Lx)]1-αd

        (5)

        其中,0<αf<αd<1,表示外商生產等量的X會產生更少的污染排放Z,也可以理解為需要投入更少的Z,即外資擁有更清潔的生產技術。

        2.廠商的最優(yōu)決策。假設廠商每產生一單位污染物所要付出的代價是τ,生產潛在產出F的總成本為cF(w,r)F,因此生產產品X的廠商最優(yōu)化問題為:

        maxZi,Fiπi=Xi-τZi-cFFi

        (6)

        其中,i=(f,d),分別代表外資廠商和其他廠商。求解可得廠商的單位凈產出污染排放量為:

        (7)

        進一步可以得到全社會生產X的單位凈產出的污染排放量為:

        (8)

        其中,qf代表FDI占總資本的比重;qd代表其余資本占總資本的比重。由于ef-ed<0,因此qf越大,則e越小,即FDI占總資本的比重越高,則全社會的單位凈產出污染排放量就越低。利用式(7),可進一步將式(8)簡化為:

        (9)

        3.政府的最優(yōu)決策。設代表性消費者的間接效用函數(shù)為:

        (10)

        其中,I為人均國民收入,u為遞增凹函數(shù)。γZ可看作代表性消費者為污染所支付的成本,γ為常數(shù)。設一國人口總量為M,國民總收入為G,則有I=G/M。國民總收入由個人部門總收入R(K,L)和政府收入(政府對污染排放Z的征稅)構成,也即:

        (11)

        假定政府希望通過選擇污染稅稅率以最大化代表性消費者效用,則政府最優(yōu)化問題為:

        maxτV

        s.t.I=G(K,L,Z)/M

        (12)

        使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一階條件為:

        VI×(dI/dZ)+VZ=0

        (13)

        變形可得:

        dI/dZ=-VZ/VI

        (14)

        式(14)右邊衡量的是污染排放與收入之間的邊際替代率,即一個代表性消費者愿意為減少一個單位的污染排放而放棄多少個單位的收入,稱之為邊際損害,記為MD。

        結合式(10)、式(11)和式(14),可得到:

        τ=M×MD=σ(I)

        (15)

        (二)FDI與環(huán)境質量

        1.環(huán)境質量的決定因素。定義經濟規(guī)模S為兩部門生產產品的總和,也即:S=X+Y。由式(7)可得:

        Z=eX=eφS

        (16)

        其中,φ為X在總產出S中的比重,視為產業(yè)結構。式(16)表明,污染排放總量取決于污染密集型產業(yè)的單位排放密度e、整個經濟的產業(yè)結構φ和經濟體規(guī)模S。兩邊同時取對數(shù),再對時間進行求導可得:

        (17)

        其中,上標“~”表示變動的百分比。由基礎模型構建部分可知,污染稅影響污染排放強度e,進而影響X的產出水平。將X和Y寫成e、K和L的函數(shù),可得:

        X=X(e,K,L)

        (18)

        由于K和L是線性同次的,可以將φ寫成:

        (19)

        其中,k=K/L,表示人均資本量。參考盛斌和呂越(2012)的研究成果,可知:?φ/?e>0,?φ/?k>0。

        2.FDI對環(huán)境質量的直接影響。對式(9)、式(15)和式(19)兩邊同時取全微分后變形可得:

        (20)

        (21)

        (22)

        根據(jù)式(20)、式(21)和式(22),可將式(17)寫為:

        (23)

        其中,δ1=1,δ2=εφ,k,δ3=εe,τετ,I(1+εφ,e),δ4=εe,qf(1+εφ,e)。

        式(23)的右邊第一項反映經濟規(guī)模變化所帶來的污染排放量的變化,稱為規(guī)模效應,δ1=1>0,意味著經濟規(guī)模越大,污染排放量越多;第二項反映資本密集度變化所帶來的污染排放量的變化,稱為結構效應,δ2=εφ,k>0,表示人均資本存量越高,環(huán)境質量越差;第三項反映居民收入變化所帶來的污染排放量的變化,稱為收入效應,δ3=εe,τετ,I(1+εφ,e)<0,意味著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污染排放量逐漸下降;第四項反映了生產技術變化所帶來的污染物排放量的變化,稱為技術效應?,F(xiàn)考察δ4的符號:式(8)證明εe,qf<0,即外資比例與污染產業(yè)單位排放密度呈反向變動關系,同時εφ,e>0,即污染產業(yè)單位排放密度與污染產業(yè)的比重正向相關,因此可得δ4<0,意味著外資比例越高,污染排放量越小。

        3.FDI對環(huán)境質量的間接影響?;谑?23),方程兩邊同時對外商投資FDI求導再乘以FDI,變形可得:

        (24)

        根據(jù)羅長遠(2007)的估計,dFDI/dK=0.98,即每增加一單位FDI將帶來0.98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不妨令dFDI/dK=1,將其代入式(24),可得:

        (25)

        其中,εs,K為經濟規(guī)模的資本產出彈性;εk,K為人均資本的資本產出彈性,εk,K=1;εI,K為收入水平的資本產出彈性。由式(25)可知,污染排放對FDI的彈性由四個部分構成:刻畫規(guī)模效應的δ1εs,kqf、刻畫結構效應的δ2qf、刻畫收入效應的δ3εI,kqf和刻畫技術效應的δ4(1-qf)。這四種效應的影響方向表現(xiàn)如下:(1)由于εs,K>0,且δ1>0,因此污染排放量對FDI彈性的規(guī)模效應為正,即FDI的增加將通過擴大經濟規(guī)模增加污染排放;(2)由于δ2=εφ,k>0,因此污染排放量對FDI彈性的結構效應為正,即FDI的增加將通過提高污染產業(yè)比重惡化環(huán)境質量;(3)由于εI,K>0,且δ3<0,進而可得δ3εI,k<0,因此引入FDI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從而間接地降低了污染排放,改善了環(huán)境質量;(4)由于δ4<0,因此FDI傾向于降低單位產出污染,并通過技術外溢提升東道國的環(huán)境質量。

        4.FDI影響環(huán)境質量的門檻效應。*作者感謝審稿人的意見。當然,文責自負。將式(25)變形,寫成qf的一次函數(shù),也即:

        (26)

        qf=-δ4/(δ1εY,K+δ2+δ3εY,K-δ4)

        (27)

        由于δ4<0,因此,為保證qf>0,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δ1εY,K+δ2+δ3εY,K-δ4>0

        三、數(shù)據(jù)處理及說明

        本文以全國286個地級市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同時考慮到中國地級市市轄區(qū)工業(yè)化程度較高、經濟發(fā)展較快且容易成為外資進駐地等特點,本文又以市轄區(qū)作為樣本觀測的空間尺度。相關數(shù)據(jù)包含以下4種類型:

        1.污染排放數(shù)據(jù)。本文采用污染物濃度代表環(huán)境質量,而非其他文獻中較常使用的污染物排放量數(shù)據(jù)。這主要出于以下兩點考慮:(1)污染物濃度更容易被消費者感知而進入消費者的效用函數(shù),這契合本文的理論模型。(2)污染物排放量數(shù)據(jù)由環(huán)保行政部門統(tǒng)計,人為測量誤差較大,且容易出現(xiàn)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導致估計偏誤;相對而言,環(huán)境質量濃度數(shù)據(jù)由儀器直接測量,精確度更高。污染物濃度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國環(huán)境質量報告》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的城市年均濃度數(shù)據(jù),*文章主要用二氧化硫濃度作為衡量城市環(huán)境的指標,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國和生產國,也是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最多的國家?!笆晃濉币?guī)劃及以后,二氧化硫被當成大氣污染的標桿污染物進行治理,即在本文的樣本觀測期內,二氧化硫排放受到政府的管制,需征收污染稅。同時,二氧化硫作為很多工業(yè)產品的副產品,地域性特征明顯,排放治理技術相對成熟,這些特點使得二氧化硫濃度指標的選取優(yōu)于PM2.5??色@得數(shù)據(jù)周期為2007-2009年,包括286個地級市市轄區(qū)數(shù)據(jù)。*目前已披露的全國污染物濃度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國家環(huán)境保護部編寫的《中國環(huán)境質量報告》,該書在2007-2014年間每年出版一本,但僅在2007-2009年披露全國各城市的空氣質量數(shù)據(jù),2010年之后僅報告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概況。鑒于污染物濃度數(shù)據(jù)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準確度,本文利用可獲得的2007-2009年數(shù)據(jù)進行計量回歸。由于各地FDI規(guī)模和比重具有連貫性,因此回歸結果對各地的引資實踐具有現(xiàn)實意義。

        2.城市資本存量。本文借鑒柯善咨和向娟(2012)的處理方法,設定最大、最小兩種折舊率估計中國各城市市轄區(qū)1995-2009年資本存量的上下限,并取均值作為各城市市轄區(qū)的總資本存量。以總資本存量除以市轄區(qū)就業(yè)人員數(shù)量,得到各城市市轄區(qū)的人均資本存量。*各城市市轄區(qū)的就業(yè)人員數(shù)量為《中國城市統(tǒng)計年鑒》中市轄區(qū)在崗職工數(shù)、私營企業(yè)和個體勞動者就業(yè)人員數(shù)加總而得。

        3.經濟發(fā)展水平。在計算經濟規(guī)模、人均收入和人均資本存量時,用到城市市轄區(qū)GDP、面積、人口總量、實際利用外資額和固定資產投資額等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國城市統(tǒng)計年鑒》《中國統(tǒng)計年鑒》《中國經濟統(tǒng)計年鑒》。數(shù)據(jù)中涉及美元與人民幣匯率的,按照當年人民幣匯率值平均中間價折算;解釋變量中名義變量以1995年為基期進行平減。

        4.其他控制變量。主要包括年均氣溫、年均降雨量和年均風速等氣象數(shù)據(jù),以及代表城市資源稟賦的啞變量。氣象數(shù)據(jù)來源于國家氣象中心的氣象數(shù)據(jù)集,該數(shù)據(jù)集收集了2004-2012年825個氣象站點每日的氣象情況(包括氣溫、降雨量、風速和風向等)。本文選取年均溫度、年均降雨量和年均風速作為部分控制變量的指標。另外,根據(jù)《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規(guī)劃(2013-2020年)》換算出資源型城市啞變量。

        四、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一)計量模型設定與實證結果分析

        (28)

        其中,Z為二氧化硫濃度;S為單位面積產出,k為人均資本存量,I為人均國民收入,qf為外資占比;Control為其他控制變量,包括資源型城市啞變量、氣候變量和科技水平等;μi為個體固定效應;εt為時間固定效應;εit為隨機擾動項。i代表城市,t代表時間。在模型設定時,模型檢測聚類標準誤與普通標準誤相差較小,Hausman檢驗拒絕個體異質性μi與解釋變量不相關的原假設,因此應該使用固定效應模型,而非隨機效應模型。另外,加入城市個體效應進行Linktest檢驗,擬合值平方項系數(shù)不顯著,因此不存在模型設定誤差。

        回歸結果見表1。列(1)和列(2)為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回歸結果;列(3)報告了隨機效應模型的回歸結果;列(4)為固定效應模型的估計結果。其中,列(2)-列(4)加入了年份虛擬變量以控制時間趨勢。

        表1 模型估計結果

        注:*、**和***分別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顯著;回歸結果已進行聚類處理;括號內為t統(tǒng)計量。下同。

        (二)FDI對環(huán)境質量影響效應的分解

        根據(jù)式(25),分別計算FDI對城市環(huán)境質量影響的四種效應。qf為外資占比,可由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直接計算獲得;δ1、δ2、δ3和δ4由表3中列(4)的系數(shù)估計結果獲得;εk,K=1,同時可假設經濟規(guī)模和人均收入的資本產出彈性相同,即εs,K=εI,K=εY,K。下面將選取3個不同的資本產出彈性值分別計算外資對環(huán)境質量的三種效應。第一個參照呂冰洋(2008)的結論,將該值設定為0.6;第二個參照Antweiler等(2001)的結論,將該值設定為1/3;第三個根據(jù)白重恩和錢震杰(2009)的方法,將每年的GDP減去生產稅凈額和勞動份額后作為資本收入,再除以減去生產稅凈額后的GDP,得到每年各城市的資本收入份額,作為資本產出彈性?;诓煌馁Y本產出彈性值,我們分別計算出FDI對環(huán)境質量影響的四種效應。

        表2表明,四種效應的符號和相對大小與理論預期一致,并且四種效應中,技術效應占主導。在總效應中,外商直接投資比重平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大約能使中國城市市轄區(qū)的二氧化硫濃度下降0.03%左右,其中FDI通過規(guī)模效應和結構效應使得二氧化硫濃度平均上升約0.02%,但收入效應和技術效應會使其平均下降約0.05%。因此,從結果上看,盡管外資帶來了經濟規(guī)模的擴大和污染產業(yè)的擴張,間接導致環(huán)境質量下降,但引進外資同時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并產生技術溢出,從而改善了環(huán)境質量,且改善程度大于惡化程度。

        表2 FDI比重對中國二氧化硫濃度的影響效應

        注:限于數(shù)據(jù)可得性,第三種資本收入彈性的計算未包含2008年的結果。

        (三)FDI對環(huán)境質量影響的變動趨勢與門檻效應

        根據(jù)式(25),F(xiàn)DI對環(huán)境質量的規(guī)模效應、結構效應、收入效應和技術效應的表達式分別為δ1εY,Kqf、δ2qf、δ3εY,Kqf和δ4(1-qf),總效應表達式為δ4+(δ1εY,K+δ2+δ3εY,K-δ4)qf,均為qf的一次函數(shù)。不失一般性,εY,K取值為0.6,代入表1中列(4)的相應變量的系數(shù)值,可得:δ1εY,K>0,δ2>0,δ3εY,K<0,δ4<0,δ1εY,K+δ2+δ3εY,K-δ4>0。由此可進一步畫出總效應和四種分解效應與qf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圖(如圖1所示)。*四種效應和總效應曲線的斜率由模型系數(shù)決定,不受單一城市當年FDI比重的影響。

        圖1 中國城市FDI對城市環(huán)境質量影響的效應分解

        (四)穩(wěn)健性檢驗

        表3為改變模型自變量參數(shù)設定后的回歸結果。列(1)考察了滯后一期的人均勞動資本對二氧化硫濃度的影響,各關鍵解釋變量系數(shù)的大小和顯著性均無明顯變化。列(2)將關鍵解釋變量FDI比重更換為當年FDI占資本存量的比重。更換后的解釋變量系數(shù)的符號與原解釋變量相同,但由于FDI占資本存量的比重比原解釋變量小,因此變量的回歸系數(shù)較原模型的估計結果大?;貧w結果符合預期,且在1%水平上顯著。列(3)在列(1)的基礎上,將FDI比重更換為當年規(guī)模以上外資企業(yè)的工業(yè)總產值比重,模型回歸系數(shù)的符號和大小符合預期,且統(tǒng)計性顯著。另外,考慮到FDI比重與當期環(huán)境規(guī)制政策可能存在內生性關系,列(4)以滯后一期FDI比重為工具變量進行檢驗,回歸結果依然較為穩(wěn)健。

        表3 自變量模型參數(shù)設定的敏感性分析

        另外,本文選取二氧化氮濃度和PM10替代二氧化硫濃度作為被解釋變量,進行敏感性分析。由于二氧化氮和PM10的產生渠道主要為生活源,與本文基于生產過程建立的理論模型前提不同,因此預期實證結論與原模型可能存在較大差異。計量回歸結果見表4。

        表4中列(1)為原模型的計量回歸結果,作為參照。列(2)和列(3)分別是二氧化氮濃度和PM10作為因變量的回歸結果,列(4)為兩者相加作為因變量的回歸結果,均與原模型具有較大的差異。正如前文所述,二氧化氮和PM10與二氧化硫的產生渠道有較大不同。本文的理論構建是基于對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排放進行分析,二氧化硫幾乎完全從生產過程中產生,與生活消費相關性很小,符合模型設計。根據(jù)2015年《中國環(huán)境統(tǒng)計年鑒》的相關數(shù)據(jù),生活二氧化硫的排放僅占總排放量的11.85%。相較之下,二氧化氮和PM10的產生渠道與居民生活關聯(lián)較大。僅以汽車排污為例,2014年中國機動車尾氣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年排放總量的30.21%,同時,汽車尾氣排放同樣是PM10的重要來源,生活中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也將持續(xù)增加二氧化氮和PM10的排放量。二氧化氮和PM10作為因變量并不適用于本文以生產過程為背景構建的理論模型,因此與本文原計量模型的回歸結果有較大差異,回歸結論的可信度不高。

        表4 因變量模型參數(shù)設定的敏感性分析

        總體而言,改變模型自變量設定對本文的實證結論并無明顯影響,表明模型的計量回歸具有較好的穩(wěn)健性;改變模型因變量設定后,與原模型回歸結論有較大差異,這與不同污染物的產生渠道和模型的適用背景有關,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本文的實證模型與理論構建的一致性。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研究了FDI對中國環(huán)境質量的作用機制和影響效應。模型引入內生化污染稅稅率,避免了忽視居民收入水平變動對于環(huán)境質量的重要影響,繼而避免對環(huán)境效應的估計偏誤。理論研究發(fā)現(xiàn),F(xiàn)DI通過四種路徑影響環(huán)境質量:一是由經濟規(guī)模變化帶來的規(guī)模效應,二是由資本結構變化帶來的結構效應,三是由居民收入水平變化帶來的收入效應,四是由外資單位產出污染排放水平變化帶來的技術效應。進一步地,通過理論推導揭示了上述四種效應對環(huán)境質量存在異質性影響:引入FDI將擴大經濟規(guī)模,并增加污染產業(yè)占比,通過規(guī)模效應和結構效應間接地增加污染排放,從而導致環(huán)境惡化;同時,引入FDI將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并增加技術外溢,通過收入效應和技術效應降低污染排放,從而改善環(huán)境質量?;诶碚撃P?,本文利用2007-2009年中國286個地級城市的污染物濃度等數(shù)據(jù)進行實證檢驗。雖然可獲得的數(shù)據(jù)存在一定的滯后,但較好地驗證了本文理論模型的結論和應用性,可為引資政策提供經驗支持。實證結果表明,F(xiàn)DI通過規(guī)模效應和結構效應使二氧化硫濃度平均上升約0.02%,但收入效應和技術效應會使其下降約0.05%,因此FDI比重平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大約會使中國城市市轄區(qū)的二氧化硫濃度下降約0.03%。這說明引入FDI能夠總體上改善中國目前的環(huán)境質量。同時,F(xiàn)DI對環(huán)境的改善存在門檻值,即當FDI比重大于0.12時,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F(xiàn)DI比重的增加將導致中國環(huán)境質量的惡化。

        本文的政策啟示包括以下幾點:(1)當前仍可適當擴大引進外資的規(guī)模以改善環(huán)境質量。本文的研究結論表明,目前中國引入FDI可以總體上改善環(huán)境質量,但存在門檻值,該值約為0.12。《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5)》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2014年中國FDI比重的均值約為0.02,與門檻值存在較大差距,這意味著現(xiàn)階段仍可積極引進外資以提高中國環(huán)境質量。同時,F(xiàn)DI比重門檻值的存在,意味著引進外資的規(guī)模不可無限擴大。為持續(xù)改善中國環(huán)境質量,在現(xiàn)階段引入外資的同時,應積極推進國內傳統(tǒng)制造業(yè)的“綠色”改造,鼓勵開發(fā)減排技術,降低在清潔生產技術上對外資的依賴。(2) 優(yōu)先引進具有高水平污染處理技術的外資企業(yè),實現(xiàn)“開放”和“綠色”雙重發(fā)展目標。研究表明,F(xiàn)DI的規(guī)模效應和結構效應將惡化環(huán)境質量,技術效應是FDI總體上改善中國環(huán)境質量的重要原因。因此,引進FDI的重點應放在使用清潔能源、擁有較高污染處理技術的外資企業(yè),最大限度地發(fā)揮FDI技術外溢對環(huán)境質量的改善作用。從產業(yè)發(fā)展的角度來看,中國應注重從引進傳統(tǒng)的工業(yè)化、資本密集型的外資向引進高端制造業(yè)、服務業(yè)及知識密集型的外資轉變。(3)謹慎地使用約束城市規(guī)模的政策工具,權衡經濟規(guī)模擴張與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對環(huán)境質量的相反作用效果。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目前中國已屬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但人均GDP水平仍然較低,2014年末約為7 485美元(約合人民幣46 531元),僅相當于美國1975年的水平??紤]到經濟規(guī)模擴張與人均收入水平的正向關系,一方面要謹慎地使用以資源環(huán)境承載力控制增長速度或約束城市規(guī)模的政策工具,以保持中國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環(huán)境質量的改善效果;另一方面要轉變要素驅動式經濟擴張模式,注重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創(chuàng)新技術的應用,以降低經濟規(guī)模擴張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程度。

        *感謝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CXJJ-2015-341)的資助。

        主要參考文獻:

        [1]郭紅燕, 韓立巖. 外商直接投資、環(huán)境管制與環(huán)境污染[J]. 國際貿易問題, 2008, (8): 111-118.

        [2]林季紅, 劉瑩. 內生的環(huán)境規(guī)制: “污染天堂假說”在中國的再檢驗[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13, (1): 13-18.

        [3]盛斌, 呂越. 外國直接投資對中國環(huán)境的影響——來自工業(yè)行業(yè)面板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J]. 中國社會科學, 2012, (5): 54-75.

        [4]Antweiler W, Copeland B R, Taylor M S. Is free trade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91(4): 877-908.

        [5]Birdsall N, Wheeler D. Trade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 in Latin America: Where are the pollution havens?[J].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1993, 2(1): 137-149.

        [6]Copeland B R, Taylor M S. North-South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109(3): 755-787.

        [7]Dietzenbacher E, Mukhopadhyay K.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 for India:Towards a green Leontief paradox?[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7, 36(4): 427-449.

        [8]Esty D C, Geradin 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 conceptual framework[J]. Journal of World Trade, 1998, 323(3): 5-46.

        [9]He J. 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case of industrial emission of sulfur dioxide (SO2) in Chinese province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6, 60(1): 228-245.

        [10]Liang F H.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rm the host country’s environment? Evidence from China[EB/OL]. http://ssrn.com/abstract=1479864, 2008-11-28.

        [11]Xing Y, Kolstad C D. Do lax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2, 21(1): 1-22.

        [12]Zeng K, Eastin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case of China [J].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2007, 51(4): 971-995.

        (責任編輯 景 行)

        Endogenou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FDI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hinese Cities

        Liu Yubo1, Wang Heng2

        (1.SchoolofInternationalBusinessAdministration,Shangha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Shanghai200433,China;2.SchoolofEconomics,Shangha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Shanghai200433,China)

        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FDI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under the backdrop of openness concerns the sustainability of Chinese gree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endogenou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to the theoretical model established by Copeland and Taylor. Then it decomposes and studies the heterogeneous effects of FDI on lo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as follows: firstly, the effects of FDI on lo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can be decomposed into scale, structure, technology and income effects; secondly, the technology and income effects of FDI on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are positive, and the scale & structure effects are negative; and there is theoretically a threshold value of FDI in terms of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Furthermore, this paper takes sulfur dioxide concentration rather than pollutant discharge commonly used in previous literature as the indicator of urba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at prefecture level. It arrives at the following empirical results: firstly, at present, as a whole, FDI improves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hina through scale, structure, technology and income effects; secondly, there is a threshold value in terms of the effect of FDI on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namely when the proportion of FDI is more than 0.12, FDI increase will lea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is paper provides enlightenment for how to exert the role of FDI in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nd formulate more flexible policies in purpose of attracting investment and differentiate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FDI; urban environment; sulfur dioxide concentration; Copeland-Taylor model

        2016-08-01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5YJC630190)

        劉玉博(1988-),女,山東聊城人,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汪 恒(1987-),男,安徽樅陽人,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博士。

        F291.1;F299.23

        A

        1001-9952(2016)12-0119-12

        10.16538/j.cnki.jfe.2016.12.011

        猜你喜歡
        效應污染模型
        一半模型
        鈾對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應
        懶馬效應
        重要模型『一線三等角』
        重尾非線性自回歸模型自加權M-估計的漸近分布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
        當代陜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18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與打包
        對抗塵污染,遠離“霾”伏
        都市麗人(2015年5期)2015-03-20 13:33:49
        色欲av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久久成人麻豆午夜电影| 人妻中文字幕av有码在线|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蜜桃|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中文乱码字幕高清在线观看| 五月综合丁香婷婷久久|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 山外人精品影院| 婷婷丁香社区| 美女被射视频在线观看91| 成人性生交大全免费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国产思思99re99在线观看| 亚洲va精品va国产va|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女人高潮叫床免费视频| 欧美自拍丝袜亚洲| 蜜桃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厕所偷拍一区二区视频|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亚洲AV永久天堂在线观看| 白浆高潮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xxxx|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尤物| 人妻无码中文专区久久AV| 国产中文字幕免费视频一区 |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免费一级国产大片| 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 影视a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三级| 东京热久久综合久久88| 亚洲av有码精品天堂|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 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久...| 国产chinese在线视频| 高清国产国产精品三级国产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