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獻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語文教學也面臨著一定的變革,新時期下如何使教學過程符合學生發(fā)展的需要,符合時代的需要,是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解決的一道難題。
關(guān)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語文;語文教學
筆者認為,現(xiàn)代語文的課堂應該真正的以學生作為實際授課的主體,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初中語文的教學任務(wù),經(jīng)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總結(jié),筆者認為在新課程下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把握語文教學精髓,把握課堂授課節(jié)奏
要使初中語文課堂更加符合語文教學的特點,初中語文的任課教師對于所要教學的內(nèi)容就應該有整體的把握,首先要掌握教材所講授的內(nèi)容,把握所要講授內(nèi)容的精髓,這樣才有利于對課堂節(jié)奏的整體把握,在課前就可以針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正確合理的課程設(shè)計,這樣在講課的過程中,就能對所要講授的內(nèi)容游刃有余,從而更好地把握課堂節(jié)奏,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授課的高效性。這樣授課的課堂也是真正的以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為主,實現(xiàn)了將語文課堂“返璞歸真”,從而更有利于傳達知識。
例如,筆者在講授初中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為你打開一扇門》這一課的時候,就對于課程內(nèi)容進行了大量的研讀,然后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針對課程也準備了很多輔助教學的小卡片。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能有條不紊地把握課堂教學的進度,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也能進行適當?shù)囊龑?,將語文課堂真正放在讓學生感受語文所帶來的享受與魅力之上,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成長。
二、將語文與生活聯(lián)系,鼓勵學生參與活動
語文從本質(zhì)上就是來源于實際生活,因此,在進行教學改革的時候一定不能舍本逐末,將語文過度抽離生活,從而使語文失去語文教學的作用。應該從生活出發(fā),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文章中所寫的那些情節(jié)與景色,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明白作者所傳達的信息。因此,在初中語文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從生活中感受語文,用心發(fā)現(xiàn)身邊的語文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例如,在教授《充滿活力的春天》這一課的時候,我就和我所負責班級的班主任溝通,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春游活動,通過活動能夠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春天的氣息,讓學生在春游中發(fā)現(xiàn)春天的美,感受文章中所寫的:“寫意畫與工筆畫相結(jié)合,用寫意畫展現(xiàn)全景,用工筆畫畫出柳枝的嫩芽、蘆筍的新葉、水中的游魚。”從而將文章中所寫的細微之處清晰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學生結(jié)合實際生活感觸了解作者所要傳達的情感。通過這次活動,就能讓初中生對春天有一定感性的認識,在教授課文的時候,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感知文章中所傳達的氣息,在實際的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非常高,都在積極討論自己發(fā)現(xiàn)的春天的氣息,并進行了一定的交流,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都對文章有所感受,從而產(chǎn)生了情感的共鳴,這對于學生學習語文是非常有好處的。因此,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組織一定與語文有關(guān)的課外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感知語文所帶來的快樂,能夠與文章所寫的篇章發(fā)生共鳴,這對于其更好地理解語文所傳達的知識與更好地享受語文的魅力都是非常有好處的,這樣也能讓語文課堂的氛圍更為活躍,從而大大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三、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尊重學生實際需求
語文課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訓練其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而且,新課改以來,語文課堂的教學越來越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因此,為了符合課改的精神,在初中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需求,讓其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真正的主動權(quán),讓他們在課堂上實現(xiàn)獨立自主地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多地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獲得質(zhì)上的提升。
例如,筆者在講授初中語文蘇版初一上冊第三單元《刻舟求劍(呂氏春秋)》時,在讓學生進行了一定的自主預習以后,在課堂上首先自主討論,讓他們自己評判文章中各個人物的做法,然后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那些小組之間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放到班級里解決,然后我再就他們所討論的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并提出他們可能沒有想到的問題讓他們?nèi)ニ伎?,這樣整個課程的完整性與連貫性就得以達成,并且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把握語文課堂的授課含義,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過程,真正學習到所要學習的知識。
四、尊重學生的不同觀點,進行平等和諧的交流
初中語文課堂的授課主體是學生,因此,在教授課程的時候,在維持教學主線的情況下更多地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去探究知識,這也是初中語文課堂的一個主要特點,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應用,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掌握學習的能力,而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交流對于學生是很重要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和學生的平等交流,真正明白學生的需求。在交流的時候要注意平等交流,不要總想著凌駕于學生之上。當學生說出自身的想法時,作為教師應該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與觀點,與他們進行平等有效的交流,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
過程。
例如,筆者在實際教學初中語文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社戲》的時候,很多學生討論時各自的側(cè)重點不同,有的認為書中所學的社戲確實如“我忽在無意之中看到一本日本文的書,可惜忘記了書名和著者,總之是關(guān)于中國戲的。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說,中國戲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頭昏腦眩,很不適于劇場,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遠遠的看起來,也自有他的風致?!边@樣所寫的。還有的學生認為社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在,是非常好的一種演出。這樣在自主學習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分歧,這個時候,要給予適當?shù)囊龑?,并且在交流的時候,我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平等的身份和他們討論,這樣就能在尊重他們自主性的基礎(chǔ)上完成學習的計劃。這樣就使語文成為交流的工具,將語文賦予更多的實際作用,更好地完成實際的教學過程。
五、建立恰當?shù)脑u價標準,更好地完成學習計劃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給學生布置一定的學習任務(wù),與學生一段時間學習的成果進行一定的評定。而在新課改以后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機械重復的任務(wù)與以分數(shù)為本的評價體系,筆者認為在實際評價學生的過程中,并不只以學生所取得的書面成績?yōu)橹?,而應該更多地?cè)重于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應該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使整個初中語文的教學體系能夠真正服務(wù)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使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例如,針對筆者所任教的課堂,筆者在給予學生書面成績評價的同時還會考慮學生日常在課堂的表現(xiàn)情況與積極性,把其也納入最后成績的評判中。如,針對課堂回答問題積極的學生給予分數(shù)的鼓勵。這樣能夠大大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從“死讀書”中脫離出來,慢慢變?yōu)椤皹纷x書”。
初中語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教書育人,因此,在課改的過程中一定要緊緊把握“人”這一關(guān)鍵,從教師自身以及教學方法上進行一定的改革,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尊重他們發(fā)展的需求,適當應用新鮮的技術(shù)與教學設(shè)計,在評判學生表現(xiàn)的時候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這樣在新課改的過程中就不至于迷失自己,就能真正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瑜.淺析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品版(理論版),2010(10).
[2]魏劍.論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