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楊
摘 要:數(shù)學學科的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界的研究重點,如何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模式,從而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適應不同學生的個人需求,適應總體的學科安排,這是令無數(shù)教育者苦思的難題。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課堂上,如何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學習積極性,從而帶動整體學習效果,完成教學目標,合理利用學界普遍使用的一些有效的方式進行綜合教學,這是探討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情境教學;多媒體;導學案
自新課標改革以來,為了優(yōu)化教育效果,完善教育制度和模式,我國教育課程改革發(fā)展的重心始終都是在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并積極利用各方面資源進行教學方案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希望讓這一興國支柱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初中數(shù)學教育在這樣的背景前提下發(fā)展迅速,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師深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同時也因為相關的教學模式良莠不齊,不易甄選,使初中數(shù)學教學未能呈現(xiàn)出良好的效果。這不僅使得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還造成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大大降低,令人十分頭疼。如何綜合各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更好地服務于初中數(shù)學教學,更好地服務于學生,這是本文要深入分析的問題。
一、情境教學模式,讓問題活起來
近年來,大多數(shù)學校廣泛引進了情境教學模式,并將其使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但由于是舶來品,因而在內涵和基本原則的掌握上仍有所欠缺,因此常常出現(xiàn)一些事與愿違的突發(fā)情況,使得課堂效果格外尷尬。
對于初中數(shù)學教學而言,情境教學的適用性似乎大了許多,數(shù)學本就是個抽象和具體交融的學科,一些抽象的概念需要具體化,一些具體的問題需要生活化,因而在一些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便看到了情境教學模式成功使用的范例。
比如,當教師在講授概率這一章的內容時,向學生提出游戲情境模式,學生聽到要做游戲自然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此時老師提出:“一副撲克牌抽掉大小王,再從中抽出一張黑桃撲克牌的概率是多少?”同時出示道具撲克牌,隨即讓學生上前示范,但由于一副撲克牌張數(shù)較多,抽到黑桃的學生人數(shù)較少,因此,教師又提出:“現(xiàn)在有一副13張黑桃的撲克牌,那么請問,抽到黑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此時學生便開始進入思考階段,結合前后兩次示范和游戲情景模擬,學生自然就領會了相關概率問題的理念。
二、多媒體融合學習,讓抽象具體起來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哪怕是課堂教學也不可能完全脫離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大多數(shù)中小學也都引進了多媒體設備進行綜合教學,但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則是需要一些范例來說明的。
例如,在進行多面體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立體圖形的展示,并向學生說明對應圖形的性質,結合書本上的文字內容進行辨認。另外,在講述圓柱、圓錐、圓臺的關系時,教師可先提出問題:“同學們先思考一下這三者的關系,然后我們再進行討論?!苯又寣W生自由組成小組進行討論,由教師任意抽幾組派出代表進行回答,緊接著由教師在多媒體軟件上進行三者的轉變示范。由于立體圖形的形狀格外明顯而直觀,因此學生在觀看示范時便可將原本抽象的口頭表述概念轉變?yōu)橹庇^具體的圖像,如此加深了理解,也加深了記憶。
三、導學案設計,讓課堂活躍起來
盡管導學案廣泛地應用于高年級的復習階段,但在新課程的導入過程中,導學案也可以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內容較多且對于學生理解能力有較高要求的課程內容。
如在進行圓的相關幾何定理的學習時,假如光憑課堂講解則難免會出現(xiàn)學生理解程度的差異,還會出現(xiàn)效果不佳,學生興趣不高,積極性不足等情況。此時教師便可根據(jù)課時安排和內容難度循序漸進地設計導學案,首先由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發(fā)揮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能力,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反饋。此時,教師可在課堂上提出:“相信同學們經過導學案的自主學習對于這一課的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我現(xiàn)在問同學們,同弧所對的圓周角和圓心角的關系是怎樣的呢?”通過導學案的課程導入和自主學習,學生就能在課堂上輕松地回答出相關問題,同時也是對于課前學習情況的反饋。
如此不僅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結合相關習題和實踐讓學生深入理解了課程內容,減少了課堂上不必要的拖沓和停頓,不僅保證了課堂效率,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舉兩得。然而導學案的使用還應注意適度和適量,并非所有單元內容都必須要用上導學案,教師要根據(jù)單元難度適量地設計導學案,否則反而增加了學生的日常學習負擔。
目前已知的中學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多如牛毛,但真正適用于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卻屈指可數(shù),因而教師需要在結合自身教學習慣和學生的具體情況之后細加遴選,或者結合多種方法服務于不同的教學內容,將課堂氣氛調動起來,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從而保證師生共同完成課時任務。教育的與時俱進是一個永恒的要求,如何緊扣時代脈搏選擇適用于新時期教學形勢的教學模式,需要無數(shù)教育者共同努力和探究,爭取做到教師教而有術,學生學之有味。
參考文獻:
[1]陳業(yè)祥.初中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2]劉志華.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初中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研究 [D].天津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