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 匡少鵬 王禾(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 北京 100875)
初中生課外體育鍛煉指導的網絡化方式探究①
——以北京市海淀區(qū)初中生課外體育鍛煉情況為例
沈青 匡少鵬 王禾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 北京 100875)
課外體育活動是體育教學的延伸,但由于學業(yè)緊張、缺乏正確鍛煉的方法、器材和場地的缺失,青少年的體質健康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運用問卷調查法對當前北京市海淀區(qū)的初中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指導的情況進行了調研,結果表明:利用網絡來進行課外體育鍛煉指導具有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強的特點,且符合初中生課外體育鍛煉的指導需求。將課外體育鍛煉與網絡指導相結合,旨在提高學生運動水平和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
初中生 課外體育鍛煉 體育指導 網絡化
課外體育活動不僅是體育課程教學的延伸[1],更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礎[2]。近年來,將初三學生的體育考試成績計入升學總分這一政策的落實,對初中生參加體育鍛煉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使得家長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體育鍛煉,但由于學業(yè)緊張,缺乏科學的鍛煉方法、正確的指導等因素的影響,體育中考也給許多初中生及其家長帶來了不小的考試壓力。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初中生已經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很多體育訊息,了解很多科學鍛煉身體的知識。因此,將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與網絡指導融合,解決當前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缺乏正確的指導等問題,促進其更好地參與課外體育鍛煉,進而有針對性地促進其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已成為當下急需探索研究的問題。以初中生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課外體育鍛煉指導為研究對象,通過網絡技術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一個教學、交流、展示的空間,解決課外體育鍛煉中師資缺乏,缺乏指導,組織無序等問題,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3]。
通過對此次問卷結果的統(tǒng)計得出,北京市海淀區(qū)的初中生中,60%左右的學生會利用網絡進行課外體育鍛煉指導,超過70%的學生認為利用網絡進行課外體育學習指導的效果非常好或比較好。由此可見,利用網絡對初中生進行體育鍛煉指導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
1.1 北京市海淀區(qū)初中生利用網絡進行課外體育鍛煉指導的方式
北京市海淀區(qū)初中生利用網絡進行課外體育學習指導的主要方式有:體育類網站,體育教學視頻,有關體育指導的手機軟件,體育指導類的微信公眾號,關注體育明星的微博等,其中瀏覽體育類網站和關注有關體育指導的手機軟件是學生關注、了解體育新聞資訊的有效方式,觀看體育教學視頻是學生學習相關體育技能的主要形式。因此,在設計微信平臺時,可以及時地將一些最新的體育教學視頻以及一些相關的手機軟件發(fā)送到微信平臺以方便學生的瀏覽采用。
1.2 北京市海淀區(qū)初中生在課外體育鍛煉指導方面希望利用網絡獲取的信息
北京市海淀區(qū)初中生在課外體育鍛煉指導方面,希望利用網絡獲取的信息主要為體育鍛煉的方法,可供使用的場地,體育項目的教學視頻,體育賽事信息,體育俱樂部信息等。其中半數以上的學生最希望得到的信息是鍛煉的方法以及可供使用的場地,在設計微信平臺時,要考慮到他們的切實需要,另外男生對體育感興趣的方面更加廣泛,在考慮平臺的設計時也要多添加一些相關內容,爭取提供最大的便利給學生。
根據北京市海淀區(qū)初中生在課外體育鍛煉指導方面的基本情況,以及在利用網絡進行體育鍛煉指導方面的需求,建立“初中生課外體育鍛煉指導”的微信平臺,初步設想將平臺分為3個板塊:體育中考,項目指導,推薦[4]。
北京市海淀區(qū)的初中生在進行課外體育鍛煉時十分重視體育中考的項目,因此在體育中考的板塊中發(fā)布最新的考試政策及其評分標準,方便初中生及時了解關于體育中考的安排。在“項目指導”這一板塊中,為初中生提供籃球運球繞桿、足球運球繞桿標志物、排球墊球、引體向上、原地正面投擲實心球,一分鐘仰臥起坐以及1 000 m、800 m的正確練習方法,除了體育中考的項目,還將提供網球、羽毛球、游泳等受初中生喜愛的項目的練習方法、教學視頻等。在“推薦”這一模塊中,將為大家推薦一些適合初中生閱覽學習的微信公眾號、體育賽事信息、運動APP,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從中獲取有效的體育信息。
①課題來源:北京師范大學本科生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項目——中學生課外體育學習指導的網絡化方式探討。
作者簡介:沈青(1995—),女,漢,安徽馬鞍山人,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通過初中生課外體育鍛煉指導的微信平臺,不僅為初中生提供體育鍛煉指導信息,同時根據學生的對各類體育活動的需求,解決影響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客觀因素[5],為其提供一個學習的空間,以此來培養(yǎng)對體育鍛煉的興趣,由被動參與逐漸轉變?yōu)橹鲃訁⑴c。通過體育鍛煉緩解疲勞,促進身心的健康成長,完善個性、擁有積極進取、樂觀通達的意志品質[6]。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fā)展,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時代,移動設備與互聯網快速發(fā)展,為現代教育帶來了技術支撐和發(fā)展動力,并且不斷涌現出新工具和新方式。微信與傳統(tǒng)的短信相比,微信具有零資費、跨平臺溝通的優(yōu)勢,更靈活,更智能。隨著微信平臺的日趨完善,它會對未來中小學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帶來巨大的影響,也必然會在中小學教育中發(fā)揮重要的輔助作用。
3.1 利用微信平臺實現“師生式”互動學習
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時間短、人數多,老師很難快速準確地把握每一個學生學習的困難點和進行針對性地指導。而微信所提供的免費聊天環(huán)境、實時留言、消息推送等功能,可以實現課外老師與學生間1對1的提出問題和答題解惑。
3.2 利用微信平臺促進網絡班級建設、實現小組學習方式
中學生的興趣廣泛,對微信平臺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可以將有相同需求、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組織起來建立微信群,組建網絡班級。在微信群中一個同學提出問題,其他同學也能看到問題的提出與問題解答過程,對其有檢驗和啟示作用。
3.3 為學生提供全面、多樣化的學習平臺
微信平臺可以劃分為許多版塊,我們在建立微信平臺時會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將百度文庫中的一些優(yōu)秀課件,優(yōu)酷里的一些視頻進行整合歸納后推送到微信平臺上分享給各種學習者,學習不僅是學生的專利,老師們也能從中獲得完善自己的機會,逐漸完善微信平臺內容的全面性、權威性。
[1]羅川方.論中職體育教育與終身體育的有效結合[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3(5):16.
[2]錢凱華.對學生確立終身體育鍛煉的幾點思考[J].學苑教育,2013(20):10.
[3]曹曉東.高校體育網絡教育改革的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3):63-66.
[4]韋紅星.課外體育俱樂部網絡平臺建設的調查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5]李劍.對當前高校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思考[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3(10):112-113.
[6]候珂珂.青少年身體素質是一切素質之本[N].光明日報,2010-03-06.
G8
A
2095-2813(2016)07(b)-005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