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芬
【摘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入到教師的教學課堂當中,教師開始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之一,在新時期的教學中受到教師的推崇,有效的顛覆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不斷沖擊著現代高中化學課堂改革,如何巧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升高中化學授課效果成為高中教師所要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翻轉課堂 高中化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50-01
在目前的素質教育改革之中,教師需要積極的響應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以提高授課的效果。翻轉課堂正是響應新課改而出現的教學模式,學生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之中,成為了課堂的主導者,促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學習新知識,同時,教師的課堂講解時間相應的減少,大部分的課堂教學時間應用在師生間的溝通交流之中,教師能夠更加了解學生的需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不僅從教學結構上進行了改變,更是針對講授流程和方式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作為高中化學教師,更應該積極的探索教學方式,有效提升高中化學授課效果。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意義
1.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在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時候,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突出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作用,并且能夠促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教學的主體,科學合理的控制教學的時長,有效的明確教學目標。
2.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在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主要的教學方式是短視頻教學,由于短視頻教學中設計的內容較多,涵蓋面積較大,所以蘊含著豐富的學習資源,開展短視頻教學能夠展現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資源優(yōu)勢,教師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候,能夠科學的進行編排,合理的準備素材等,保證教學結構的緊湊性,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展示更加豐富的知識類型,提高學生高中化學學習的熱情。
3.獲取知識便利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機動性,因此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容易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只需要在具備互聯網條件的環(huán)境中就可以實現自由學習,并且學生可以自主的下載視頻觀看,真正實現課堂教學和互聯網教學的線上線下隨時隨地學習,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多方面的學習資料,擴展自身的知識范圍。
4.提高學習質量
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滿足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要求,促使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視頻將不同的知識體系聯系在一起,將自己學習中遇到的難題總結出來,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展開討論,并且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來調整接下來的學習目標,選擇相應的知識點學習來補充自身的體系缺陷,有效提高高中化學的學習質量。
二、如何有效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在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之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具有多樣性,不僅作為教學手段輔助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還能夠成為學生補充復習的方式之一。
1.增強化學實驗的探究、促使家庭實驗的開展
化學學科具有較強的實驗性,因此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的時候,需要將化學實驗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不斷強化化學實驗的探究,才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教師也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帶動學生開展家庭化學實驗,通過學生將化學實驗生活化,學生能夠將化學與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鍛煉了學生的學習技能和使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2.課程內容注重整體性和連貫性
化學教師在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時候,一般都會利用到短視頻教學,但由于短視頻的時間較短,在教學之中難免會出現課堂零碎化或者知識點孤立的情況。作為翻轉課堂的主要表現形式,短視頻既是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也是其短板所在,教師在課堂當中若是講解到一個難點的時候,就無法利用5-1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揭示其原理,課堂的時間的有限的,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所以教師在制作課堂教學視頻的時候,需要遵循一定的順序和原則,將孤立的單一的知識點有效的串聯在一起,形成教學單元體系,才能夠保證課堂內容的整體性和連貫性。
3.重視課堂教學的實用性
化學學科是自然科學中的一種,所有的化學知識都是從生活和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因此更加注重聯系實踐。教師在應用翻轉課堂的時候,首先應該將要教授給學生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將生活中出現的化學現象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利用化學理論對其進行分析,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三、結語
本文分析了如何巧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升高中化學授課效果,作為新時期的教學手段之一,翻轉課堂的利用能夠有效促進高中化學課堂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家貴,陳憲明.利用課程網站整合分析化學教學資源的探討[J].廣州化工. 2011(13)
[2]馬金針.信息技術下的化學教學模式與方法創(chuàng)新[J]. 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