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將信息技術引進小學語文教學領域后,不僅使得課堂教學手段更為豐富,還對課堂教學結構進行優(yōu)化,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形成更大范圍的時空觀。由于充分展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能有機結合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將學生的潛在因素激發(fā)出來,發(fā)揮其主體優(yōu)勢,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聽說讀寫和動手能力,推動兒童語文能力的整體提升與智力的發(fā)展。所以,小學語文素質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即為現代信息技術,它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探索意識。
一、電教媒體是激發(fā)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工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小學生具有自身的年齡特征,其思維正處于從形象思維轉變?yōu)槌橄笏季S的階段,而形象思維是抽象思維發(fā)展的基礎。由此也造成了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具有形象直觀、色彩鮮明的特點。電教媒體能夠利用各種圖文、視頻、音頻等形式,通過生動形象的方式將多樣化的感性材料、動感畫面、音樂背景呈現給學生,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活潑、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將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激發(fā)其思想的火花,讓學生在學習中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就以《草原》一課教學為例,通過電教媒體將課文情境再次呈現出來:草原一碧千里,到處翠色欲流,一只只悠閑的羊兒,仿佛朵朵白花的秀美景色,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在學生的頭腦中呈現一個聲色犬馬的茫茫大草原。以此,情隨境生,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通過電教媒體將無聲、枯燥的教材以有聲有色的形式呈現出來,化靜為動,將學生融入課文的情境中,使學生大腦皮層保持亢奮,提高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順其自然地進入思維活躍狀態(tài)。
二、運用電教媒體技術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多媒體教室網絡中存儲的信息量較大,能提供豐富多元的學習材料供學生共享,能積極培養(yǎng)學生獲取、處理、表達信息的能力,促使學生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問題,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展開探究。以《金色的魚鉤》一文的學習為例,本人搜集了網絡中紅軍長征的感人事跡,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在教師機上呈現出來,同時設計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尋找問題的答案,在對資料進行了解之后,邀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學習過書本和教師機上的資料后,通過整理完成教師機中布置的作業(yè)。因為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認識和各種信息加工的方法,因而得出的答案也存在很大差異,從中能找出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和個性化的答案。其中一個學生輸入的內容為:“《本草綱目》這本書實際上并非十分完善,清代人編著的《本草綱目補遺》正好是對《本草綱目》的缺陷作出的補充,比《本草綱目》更先進,并且不斷發(fā)現和研發(fā)了很多新藥物,所以,不存在完全完善的藥物書,而是相對較為完善的?!苯處熗ㄟ^網絡將學生的見解呈現,讓全班學生交流,即評即改,激發(fā)彼此的思維,鼓勵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新思維,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眼界得到拓展。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之前,必須結合教案精心設計和編排教學軟件。盡管耗費的時間精力較大,但是課前將準備工作做好,能使得課堂教學高效地開展。在課堂中,教師僅僅只需要點擊鼠標,就能快速將清晰、生動、形象的畫面、錄像和悅耳的音樂呈現給學生,防止出現由于教師操作不暢、臨時抱佛腳導致課堂秩序混亂的現象,實現高效教學。
四、以計算機為學習工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因為學生生活的圈子有限,審美情趣不高,不善于發(fā)現美,因而在寫作時常常無從下筆,肚子里沒有內容。計算機能將圖文并茂的寫作素材傳授給學生,利用這些資料能幫助學生為寫作積累素材。計算機還能將文章清晰的脈絡呈現出來,就以《雨中情》為例,其寫作結構為“遇雨—送傘—雨中行—雨中情”,對學生的認知有幫助,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全體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利用網絡還能實現學生資源共享,為了讓學生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可以利用搜集圖片、文字等各種資料,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在進行作文評議時,可以利用網絡傳送,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高,評改別人的文章,找出其中的閃光點和需要修改、添加、刪除的地方,并且評改后計算機上不保留任何痕跡。
由于不斷開發(fā)、研究、利用計算機與網絡,因而加快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對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發(fā)展進程。經過一系列的實踐,計算機和網絡的視聽感染能力和非線性的快速交互功能得到加強,突破了教師教學的限制,充分結合音、像、視、聽等功能,能提高教學內容的感染力與表現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維持積極向上、活潑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生掌握更豐富的知識內容,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保證優(yōu)質的課堂教學,進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標,從縱向和橫向全面加快語文教學改革,以便培養(yǎng)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參考文獻:
[1]朱文照.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9).
[2]曹云.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學習(上),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