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生
【摘要】不當?shù)美c民間借貸屬于兩種不同的法律關系,但在具體案件中,可能出現(xiàn)先訴民間借貸,后轉訴不當?shù)美那樾?。此種情形下,不能因前訴而徑直肯定或否定給付的“無因性”,而是仍應根據(jù)案件情況具體判斷不當?shù)美欠癯闪ⅰ?/p>
【關鍵詞】民間借貸 不當?shù)美?無因性證明
一、不當?shù)美攀?/p>
按照通說,不當?shù)美侵笩o法律上的原因受利益,致他人損害者,應付返還義務?!睹穹ㄍ▌t》第九十二條規(guī)定,沒有合法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據(jù)此,不當?shù)美幕疽兴模阂环将@得利益,一方受到損失,獲利與受損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獲得利益及利益受損均無法律上的原因。
關于由民間借貸轉化而來的不當?shù)美V,是否違反誠信原則、是否構成濫用訴權、是否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的問題,雖然在學界還有所爭議,但筆者認為從當前司法實踐出發(fā),出于保障當事人利益之目的,應當認可當事人有權提起不當?shù)美V;雖有違反誠信原則、禁止反言原則之嫌,但為保障權利人利益此種違反可被接受;民間借貸與不當?shù)美讣陌赣?、法律關系、訴訟請求等方面考慮均不屬于不同標的,不是同一案件,二者僅是相互牽連,不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確立的舉證規(guī)則,應當由主張不當?shù)美囊环綄Ψ喜划數(shù)美麡嫵梢袚e證責任。在民間借貸轉化來的不當?shù)美讣?,一方獲利、一方受損失、因果關系的證明都相對容易,舉證難點在于給付無因性的證明,尤其是前訴,前訴不特指民間借貸案件結束后另行提起不當?shù)美V的情形,亦指當事人在同一案件中將變民間借貸為不當?shù)美那樾?。民間借貸的結果可能會對不當?shù)美讣a(chǎn)生影響,導致舉證責任分配、案件證明程度更為復雜。以下將通過案例研討“無因性”的證明。
二、“無因性”的證明
關于無因性證明,如果雙方不存在付款基礎,給付行為明顯欠缺意思表示的案件,不當?shù)美J定較為容易,其中較為典型的是錯誤轉賬、錯誤交付等。但在由民間借貸轉化來的不當?shù)美讣?,雙方有經(jīng)濟往來的基礎與可能,存在一個甚至是多個法律關系,這導致此類案件不當?shù)美盁o因性”認定困難。
(一)僅有一個法律關系時無因性的認定
若雙方僅有一個法律關系,獲利一方既否認給付原因又否認不當?shù)美?,應由獲利一方提出反駁證據(jù),就合法占有承擔舉證責任。在最高院(2013)民申字第1639號再審裁定書中,獲利一方否認雙方之間的民間借貸關系,且在一審、二審庭審中認可雙方無其他經(jīng)濟業(yè)務往來,因此法院認定主張不當?shù)美环揭淹瓿上鄳呐e證責任。獲利一方認為不構成不當?shù)美?,應當就合法占有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以推翻主張不當?shù)美环降呐e證。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筆者雖然主張在特定情況下需要由獲利一方就合法占用進行舉證,但這并未改變不當?shù)美讣幕九e證規(guī)則:由主張不當?shù)美环匠袚e證責任。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當負有舉證責任的一方完成舉證責任時,則應當由獲利一方就其反駁提供相應證據(jù),證明其系合法占有。法院所查明的案件事實是動態(tài)變化的,一方證據(jù)形成優(yōu)勢或使法官形成內(nèi)心確信的,則此時應由對方就反駁理由承擔舉證責任,否則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二)存在多個法律關系時無因性的認定
這種情況下,主張不當?shù)美囊环脚e證難度大,其需完全證明款項給付不屬于雙方的任意一個法律關系。在由民間借貸轉化來的不當?shù)美讣?,由于存在其他?jīng)濟往來,債權人前訴中債權主張被駁或債務人前訴中的還款主張未被支持,債權人(債務人)提起不當?shù)美V時,債權人(債務人)在前訴中的主張未被認可,是其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并不能據(jù)此直接推定獲利一方收取相應款項沒有法律上的原因。主張不當?shù)美囊环饺詰e證證明款項給付欠缺意思表示,不屬于雙方任一法律關系項下的款項,否則其不當?shù)美鲝埦蜔o法得到支持。在福建省高院(2015)閩民申字第2691號裁定書中,由于前訴不當?shù)美讣姓J定雙方除民間借貸關系外,還存在其他經(jīng)濟往來,主張不當?shù)美环綄⒖铐梾R給獲利一方就屬于有正當理由,并非無法律上的原因;主張不當?shù)美环綉e證證明案件符合不當?shù)美?,即獲利一方收取款項沒有合法原因或根據(jù),否則應由主張不當?shù)美环匠袚e證不利后果。
存在多個法律關系的不當?shù)美讣?,還可能會出現(xiàn)訟爭款項的給付原因在某一具體案件中無法查明的情形。此時即使有前訴判決的存在,亦不得進行有責推定,直接視為無法律上的原因。根據(jù)舉證規(guī)則,主張不當?shù)美环接辛x務證明給付的“無因性”,給付有因或給付原因無法查明的,均屬于主張不當?shù)美环脚e證不能的情形,均應由主張不當?shù)美环匠袚e證不利的后果。在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申字第2332號裁定書中,法院認為案件是否構成不當?shù)美?,關鍵在于舉證責任的分配,而不當?shù)美讣斢芍鲝埐划數(shù)美环匠袚e證責任。前訴中主張不當?shù)美环降拿耖g借貸訴求被駁回并不能必然推定給付行為欠缺意思表示,只是基于現(xiàn)有證據(jù),給付原因無法證明,在查明給付原因之前,不能有責推定,直接視為無法律上的原因。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對于不當?shù)美讣瑧攪栏癜凑张e證責任分配規(guī)則,根據(jù)案件實際情況判斷不當?shù)美欠癯闪ⅰτ谟擅耖g借貸轉化而來的不當?shù)美讣?,或由其他前訴案件轉化來的不當?shù)美讣荒芊裾J前訴案件對不當?shù)美讣徖砑鞍讣聦嵳J定的影響,但同時也不能僅憑前訴的裁判結果直接推定或否定給付的“無因性”。
參考文獻:
[1]王澤鑒.民法研究系列之不當?shù)美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網(wǎng).路秋潔與孫劍不當?shù)美m紛申請再審民事裁定書[EB/OL].http://wenshu.court.gov.cn/Index,2016.
[3]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網(wǎng).徐敏與郭閩英不當?shù)美m紛再審復查與審判監(jiān)督民事裁定書[EB/OL].http://wenshu.court.gov.cn/Index,2016.
[4]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網(wǎng).林家德與林華不當?shù)美m紛申請再審民事裁定書[EB/OL].http://wenshu.court.gov.cn/Index,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