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通過對鄉(xiāng)鎮(zhèn)小學四年級學生自帶小型體育器材的調查和實驗,本文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一物多用三方面進行分析,找出學生自帶“三小件”的優(yōu)勢,旨在為小學中年級體育的發(fā)展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體育器材;“三小件”;興趣;創(chuàng)新思維;一物多用
一、引言
素質教育的全面推廣,無疑為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提供極好的契機,并注入新的活力。體育與保健和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時候,更需要全面的體育鍛煉。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是學校各方面發(fā)展的共同目標。但是鄉(xiāng)鎮(zhèn)學校硬件設施不齊全或學生人數(shù)較多,在體育課上得不到充分鍛煉,且課外活動又受限于場地。如何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鍛煉已經(jīng)成為學校體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問題?!靶W生自備小型體育器材”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舉措之一。小型體育器材很多,在此筆者選擇了必備的短繩、毽球和沙包各一件(此后簡稱“三小件”)進行研究分析。
二、研究對象、方法
1.研究對象
實驗班:某鄉(xiāng)鎮(zhèn)小學四年級(3)班48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27人。
對照班:某鄉(xiāng)鎮(zhèn)小學四年級(4)班45人,其中女生25人,男生20人。
2.研究方法
(1)實驗法
選取四年級(3)班作為實驗班,在為期一個月的實驗期中,每位學生在上體育課時,必須帶“三小件”其中的1~2件,用于準備活動或放松活動時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活動,甚至整堂課利用一小件進行多種活動。
(2)觀察法
進行課中、課后觀察,統(tǒng)計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教學實際效果。
(3)文獻法
筆者查閱了與本研究有關的各種文獻資料。
三、結果分析
1.課中利用“三小件”情況分析
在本次實驗中,實驗班平均每節(jié)體育課有72.9%的學生能利用“三小件”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活動,彼此之間互助合作;16.7%的學生能在教師的建議下進行活動;只有10.4%的學生要在教師的命令下進行活動。對照班44.4%的學生可以進行簡單的自主創(chuàng)新活動;33.3%的學生能在教師的建議下進行活動;還有22.3%必須在教師的命令下進行活動??梢姡叭〖痹谛W四年級學生中是可行的。實驗班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高于對照班。
2.課外活動利用“三小件”情況分析
“三小件”在課外活動中深受學生的喜愛。尤其是毽球,它不受場地的限制,不分男女。由于功課繁忙,課外活動利用“三小件”的概率低于課中。有60%的學生會在課外活動中利用其中的1~2件進行活動,在短短十分鐘內,學生仍然能夠自主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相較于實驗班,對照班也能進行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活動內容比較單一,但學生在走廊上嬉鬧的情況比較多,有17.8%的學生在教室里看書、做作業(yè)。
3.一物多用的情況分析
在實驗過程中,通過仔細觀察,統(tǒng)計出實驗班29.2%的學生能夠利用一小件進行5種以上的活動;47.9%的學生能夠進行3~5種活動;剩下的16.6%的學生能夠進行3種以下的活動;僅有6.3%的學生在教室里看書、做作業(yè)。與實驗班相比,對照班可以利用自備器材進行3種以下活動的學生較多,占40%;26.7%的學生可以進行3~5種活動;5種以上的,僅占13.3%;剩下的20%的學生在教室里看書、做作業(yè)。實驗班的學生了解了一物多用,學習興趣更濃厚了。
四、結論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鍛煉的興趣
學生本身就是好動的,尤其是在體育課和課外活動中。但是,體育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鍛煉中。學生自帶“三小件”可以利用小器材進行鍛煉,不受場地的限制,且不像跑步那樣單調。輕便的器材、簡單的技巧、豐富的內容更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鍛煉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體育課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簡單的“三小件”要讓學生動起來,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動腦,開發(fā)其潛力,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力。
3.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一條繩子,一只毽子,一只沙包,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每一個家庭都可以承受。它們攜帶方便,玩法并不單一,有著無窮的趣味性。玩的時間、場地要求并不高,可以有效調節(jié)大腦,更有效地保證每天鍛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五、建議
第一,小型體育器材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鍛煉效果,并結合《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測驗項目、《小學生體育與健康》教學、考試內容要求和學校場地設施以及學校傳統(tǒng)體育項目設置器材。
第二,學生自帶小型體育器材要符合家庭的經(jīng)濟實力。過大的經(jīng)濟投入反而會引起一些家長的爭議。種類不宜過多,一般2~3件即可。
第三,學生通過使用小型體育器材,能夠學會使用的方法、技術、技巧。在教學思想上,要讓學生明確活動開展的意義。
第四,學??筛鶕?jù)學生自帶的小型體育器材舉辦各種比賽,既能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又能提高學校體育成績。
參考文獻:
[1]程世佐.一物多用的啟示[J].體育教學,1990(12).
[2]吳凌云.農村小學體育設施資源開發(fā)的實踐研究[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