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玨(南京體育學院 江蘇南京 210029)
?
念動訓練在青少年投籃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初探①
王玨
(南京體育學院 江蘇南京 210029)
摘 要:投籃因其動作結構復雜,對運動員要求較高而越來越成為我國體育教育和訓練中的難點和重點之一。青少年籃球學習中,投籃技術是青少年較難學會的一項技能,傳統(tǒng)單一型的示范性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教學實際的需要。當今社會迅速發(fā)展,國家對體育運動員的專業(yè)素質與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運動員壓力增大,心理訓練受到普遍重視。念動訓練是運動員心理訓練中最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之一,已經(jīng)在我國青少年投籃技術教學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本文從念動訓練概念定義出發(fā),在分析了我國部分青少年投籃技術教學對其實際應用的基礎上,對如何運用運動表現(xiàn)概念促進念動訓練及具體的念動訓練應用方法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念動訓練 青少年 投籃技術 教學 應用
念動訓練屬于運動員心理訓練方法的一種,在心理學教育大受推崇的今天,念動訓練作為其常見的訓練方法被我國各體育隊普遍應用。念動訓練指的是在學生具體學習過程中,不用實際運動的方法而采用大腦回憶的方法,對教練所教授的動作過程及技術要領做一個系統(tǒng)性的回憶型思維訓練。念動訓練往往以心理學中運動表現(xiàn)的概念原理為基礎進行思維構式,能夠直觀反映具體投籃或運球動作在訓練時時間間隔、力量要求和空間分布的具體情況以及他們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與關系。
念動訓練雖是一種心理訓練方法,但較一般心理培訓方法實踐性更強,要求學生能夠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基礎上,學生需要在保證動作正確演變過程的基礎上適當改進技術細節(jié),保證動作演練的規(guī)范與準確。因此,在籃球教學尤其是青少年投籃教學中應用念動訓練方法,不僅能夠提高教練教學的效率和效果,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進一步提高其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提高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就我國眾多青少年籃球隊應用念動訓練的實際來看,可以從以下角度對其進行探究分析。
2.1 學方法日趨提升
青少年籃球隊中,教練應用念動訓練進入投籃技術教學時往往將念動訓練與以往的示范性常規(guī)教學練習相結合進行具體教學安排。在此基礎上,不少教練根據(jù)自身及學生實際,在為學生建立正確技術動作概念的基礎上會進行更為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研究。
2.2 促進學生穩(wěn)定性的培養(yǎng)
我國現(xiàn)階段的念動訓練應用實際中,學生的穩(wěn)定性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與重點培養(yǎng)。首先,念動訓練需要學生付出的體力消耗少,大腦幫助學生多次重復與演練實際動作的過程與感覺,能夠事半功倍地幫助學生建立穩(wěn)固的動力定型。另外,念動訓練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在技術與心理兩方面的穩(wěn)定性心理,訓練時能夠促進學生心態(tài)平和,避免其興奮,吸引其注意力避免誘發(fā)興奮的刺激源使其專心于演練練習。同時,由于需要一定的想象能力,因此籃球投籃技術應用念動訓練還能夠增強青少年隊員對于投籃之后球去向的預見能力。
由于念動訓練的訓練原理以運動表象概念為基礎和出發(fā)點,因此若想提高念動訓練在青少年投籃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首先需要從運動表象概念入手進行探討。
3.1 教師自身厘清概念
在應用運動表象原理指導學生進行念動訓練之前,教師自身應當厘清念動訓練與運動表象的概念區(qū)別。在念動訓練進行之前,體育教師還應當詳細掌握關于念動訓練的實際過程及過程中注意事項,進而根據(jù)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另外,實驗前,教師應當向學生介紹念動訓練對其的基本技能要求。
3.2 為學生建立正確的籃球運動表象
教師應當在技術教學中特別注意對學生的動作講解與示范,可以通過多媒體幻燈片展示、視頻播放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建立起與投籃相關的具體動作表象。具體實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原地型的單頭投籃動作教學活動時,要先讓學生對于此動作有一個實際的具象認知。建立運動表象要求下,這種認知應當準確而深刻,在多媒體形式不足以達到效果時,教師還應當輔助以自身動作示范,讓學生直觀的看到正確標準的投籃動作外部形象。
教師還可以采用更為活潑豐富的方法吸引學生興趣,通過調動學生感官提升其對念動訓練的實踐積極性,讓其主動建立自己的動作表象。具體實現(xiàn)途徑可以有將投籃動作要領編成歌謠或者口訣,刺激學生聽覺表象建立;其次,為學生合理建立有關投籃位置及投籃過程的系統(tǒng)性觀念,刺激學生的邏輯思維。
為學生建立一個正確而標準的投籃動作表象,還需要保證學生在模仿練習時頭腦中已經(jīng)形成和能夠“重現(xiàn)”相關動作,并且保證學生對其動作的執(zhí)行順序如持球——舉球——登伸——拔球——投籃的過程及其各環(huán)節(jié)的聯(lián)系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3.3 確立從表象到動作再到思維的訓練程序
在教師指導學生初步建立了正確的動作表象之后,還需要教師合理安排訓練程序,我國當前形勢下,大部分青少年體育隊教練多會確立表象——動作——思維型的投籃技術教學程序。這種程序指導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或教練訓練開始前往往需要學生對于將要練習的動作首先進行“過電影”般的思維過程,即讓他們通過閉眼思考的方式在腦海中想想出將要練習的投籃動作的正確動作表象。
以跨步投籃的動作為例,右手行進間跨步上籃要求運動員在接球的同時保證相對大的第一步跨步幅度,第二步可以跨稍小一些的步幅,接著第三步用力蹬地的同時起跳進行投籃。具體投籃過程“過電影”時還應提醒學生同時注意手腕的姿勢,食指、中指與其他手指用力的不同,要求學生在想象這些的動作的同時做到身心放松,涉及到關鍵步驟多過幾次“電影”。
在這樣的教學程序中,學生能夠經(jīng)過訓練逐步形成從動作表象到動作本身再回歸思維想象過程的念動訓練思維,能夠建立學生認識到技能本身不僅是簡單模仿,更是一種自我在動作表象指導下,尋找大腦興奮區(qū)進行動作的消化與自我調整的過程。
3.4 運動表象與想、練緊密結合進行訓練活動
在幫助學生確立念動訓練思維的基礎上,教師還應當通過設計運動表現(xiàn)欲學生想象、聯(lián)系活動緊密結合的教學程序要求學生進行模擬練習。具體地,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對所要練習的籃球動作進行描述,使學生鞏固心中對該動作的基本概念。同時,針對技術教學實際中可能出現(xiàn)失誤的環(huán)節(jié),也應當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型的思考,在頭腦中運用思維開發(fā)的方法對訓練過程進行反復演練。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也可能會出現(xiàn)在新技術學習時淡忘以往舊技術知識的情況,因此教師還應當在新課程技術訓練之前要求學生開動腦筋,運用想象訓練的模式對以往學習的技術知識進行追憶。
參考文獻
[1]薛飛.手腕力量練習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傳、投技術影響的分析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20):28-29.
[2]林克強.激勵型與指導型自我對話的功能及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偏好[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5):37-41.
[3]王獻英.關于青少年三分球投籃的幾個問題的探討[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6):195.
[4]毛偉國.提高基層青少年投籃命中率的方法與手段[J].都市家教,2014(6):212.
[5]柴翼.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投籃基本功訓練方法十二例[J].科技信息,2013(2):330.
[6]謝飛.青少年優(yōu)秀籃球運動員單手肩上投籃動作肌電的特征體育[D].內蒙古民族大學.2011.
作者簡介:①王玨(1992,3—),女,漢,江蘇南京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青少年籃球教學。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2.031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1(b)-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