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梅
【摘要】寫得一手好字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無論是在學習中、工作中都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也能讓我們對自己提高信心,培養(yǎng)自己的審美素養(yǎng)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結合教科書配套的《寫字》教材,教會學生正確的書寫方法,使學生養(yǎng)成一筆一畫寫字的好習慣,把我國傳統(tǒng)的書法藝術發(fā)揚廣大,繼續(xù)傳承。
【關鍵詞】小學書法 教材 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3-0141-01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又是傳承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所以,在學生學習階段寫得一手漂亮的漢字,對于他們來說是基本功,也是學習的最好基礎。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認識有限,自覺學習的意識淡泊,他們把學習當成一種任務,把寫字更是當成一種繁重的任務,對漢字的學習只停留在熟記與意思理解上,根本不在乎字寫得是否漂亮,結構是否勻稱、平衡。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學中配套了《寫字》這樣一個教材,來提高學生的寫水平,讓學生認識到寫一手好字的重要性,也讓他們從寫字中深刻認識到我國的藝術瑰寶——中國傳統(tǒng)書法,認識它將漢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藝術融為一體的神奇魅力。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jié)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睆聂斞笇ǖ拿枋鲋?,我們看得出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確實,小學生在書法學習中不只是能提高學生的寫字技能,欣賞水平,使學生的全面素質得到提高,還能使學生掌握書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領學生認真學習漢字書寫藝術,養(yǎng)成高雅的審美情趣,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文化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幫助學生繼承這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藝術,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寫字》這個配套教材,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寫字水平,落實我們對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
一、寫字教材在教學中存在的優(yōu)勢
1.配合語文教材,熟記生字。
寫字教材的安排和內容與語文教科書的生字教學是同步的。所以,借助寫字教材不但可以讓學生對學習過的生字加以熟記和鞏固,還可以使學生在一筆一畫的書寫過程中掌握生字的基本筆畫、筆順和字的結構布局等,使學生在有限的寫字課上以及練習時間內,從識字生字,到練習書法,達到一箭雙雕的學習效果。
2.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學習完生字以后,寫字課對于小學生來說就沒有什么難度,只要他們能認認真真、一筆一畫,在寫字中熟記筆畫順序,根據教材的規(guī)范書寫例子,寫好每一個字,并在寫字中慢慢去發(fā)現每一個筆畫的特點,提高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如,學生練習寫字時,他們一定會在寫的過程中對每一筆劃的起點、落筆、形狀、位置以及與其他筆畫的銜接都會有新的認識,發(fā)現字的結構規(guī)律,組合比例,從而在以后的寫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好的寫字技巧,把每一個字寫得結構、比例協調,端正、勻稱。當然,讓學生自己安排完成寫字教材上的任務,本身就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創(chuàng)造了條件,讓學生在自由練習中掌握了寫的規(guī)律,提高了寫字的技能,從而養(yǎng)成了良好的寫字習慣。
3.提高學生的寫字技能。
教師結合教科書的寫字教材,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熟練掌握運筆技能,使學生從簡單的筆畫順序到比較復雜的篇章練習。學生在這樣循序漸進的練習過程中才能感受筆畫的細微變化,從實踐中掌握筆順的規(guī)則,熟悉寫字的規(guī)則和技巧。所以,寫字教材的設計不但是從學生的個性差異出發(fā),還遵從了寫字實踐的練習特點,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鞏固寫字知識,提高寫字技能。
二、寫字教材在書法課堂中的合理運用
1.教學生學會讀貼。
在寫字課上要想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教師首先就要結合寫字教材,讓學生學習讀貼。讀貼,就是寫字前讓學生認真觀察、思考每一個字的結構、變化,熟悉寫字教材中每一個字的寫法要求,筆畫順序,使學生書寫前對寫字教材上的示范字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所以,要求學生在讀貼時要注意:(1)熟悉輪廓。漢字結合是方塊的形狀,它的輪廊近似一些幾何圖形,或者幾個圖形的組合。由于漢字的這種結構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觀其大略,掌握輪廊,比如,哪些是上下結構的字,它們的結構是上大下小,還是下小上大,還是比例相等。左右結構的是左窄右寬,還是左寬右窄等等,學生一旦掌握了漢字的這些特點,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寫字的技能也會能得到相應的提高。(2)掌握結構。讓學生在讀貼時掌握字的結構,就是為了使他們掌握偏旁的搭配、位置。掌握了這些基本知識點,學生就會在寫字時掌握每一個字結構的平衡、對稱,減少別字、錯字的出現。(3)鞏固寫法要求。在寫字教材中,對每一種字型都有一定的結構要求與寫法指導,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鞏固每一類字的結構,熟悉寫法的要求。
2.教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執(zhí)筆方法。
要想寫好一個字,一定要有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寫字課的第一課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教給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讓學生明白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習慣,是寫好字的基本條件,也是關鍵因素。
3.教學掌握每一種字體的變化規(guī)律。
小學生由于認識水平的有限性,他們對每一個字體的結構認識不深,在他們的認識里每個字的結構筆畫無非就是點、橫、豎、撇、捺,這些基本筆畫,所以他們在書寫時總是千篇一律,不會根據字的結構靈活變化。為了讓學生靈活掌握字的變體結構,教師要在教學中結合點、橫、豎、撇、捺這五種基本筆畫,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教材中五種基本筆畫的變化規(guī)律,讓學生盡可能地熟練掌握這些筆畫的靈活寫法,熟悉這些基本筆畫的變化規(guī)律,提高他們的寫字技能與理論水平。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一個好習慣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而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是終身受益的。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要培養(yǎng)他們在寫字方面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應該來說是相對簡單。所以,教師要在寫字課上,結合寫字的教材要求,嚴要求,把質量,重視評價,持之以恒,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就不是什么難事。
總之,書法是一門精深的藝術,要想讓學生在寫字學習中領略到書法的神奇魅力,愛上書法以及書法學習,教師就要在教學中本著學生全面素質的發(fā)展與提高,充分利用寫字教材嚴要求,把質量,從一筆一畫,點點滴滴抓起,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提高書寫水平與技能。
參考文獻:
[1]金開誠、王岳川主編《中國書法文化大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2]陳占瓏. 筆跡分析在中國的研究進展和評價[J]. 赤峰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2, 15: 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