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珍
【摘要】當前幼兒教育去“小學化”日益成為學前教育領域一場聲勢浩大的改革運動,然而就當前的相關研究來看,幼兒教育“小學化”對于兒童身心發(fā)展會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當前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愈演愈烈,眾多家長、幼兒園教師潛意識把幼兒當成小學生實施教育,以小學知識內容及教育方式強加在幼兒身上,這樣的教育方式會給幼兒的成長帶來一定的壓力,不利于幼兒潛能的開發(fā)?;诖?,文章就幼兒教育去“小學化”進行簡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個借鑒。
【關鍵詞】幼兒教育 去“小學化” 理性思考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3-0114-01
1.幼兒教育小學化概念及主要內容
所謂幼兒教育小學化,主要是指家長、幼兒園教師等對幼兒的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教育管理傾向于小學教育。幼兒教育小學化體現(xiàn)了一種知識、能力的提前傳授,在教育的過程中忽略了幼兒的天性以及身心發(fā)展。幼兒教育小學化注重知識的灌輸,然而卻也忽視了幼兒愛玩、活潑好動、身心發(fā)展不夠成熟的特點。舉例說明,有些家長在孩子3—4歲的時候就教育其學習唐詩宋詞、漢語拼音或者一些英語知識,家長對幼兒的這些教育行為就屬于“幼兒教育小學化”。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體現(xiàn)于兩點:(1)幼兒教育內容小學化。目前,很多家長及幼兒園教師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內容大大超出了這個階段幼兒的承受范圍。提前教授幼兒學習英語、古詩詞、加減法以及學唱歌或者舞蹈等,實際上這些課程內容已經達到小學化階段的內容。(2)幼兒教育形式小學化。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還表現(xiàn)在其教育形式的小學化。根據實際調查,當前諸多幼兒園教育幼兒上課要規(guī)規(guī)矩矩坐在座位上,下課鈴聲沒響之前不能去廁所、上課不能隨意玩耍、講悄悄話等,教師的教育形式實際上也屬于小學階段的教育形式范疇。
2.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分析
2.1家長需求相對扭曲
絕大多數幼兒家長并不能理解和遵循孩子的教育規(guī)律,容易受到社會的一些不良風氣影響,其中,以家長的攀比心態(tài)尤為嚴重。這就表現(xiàn)為接幼兒放學,直接詢問其:“今天老師都教給你什么了?學會多少?背誦了幾首唐詩?新學了多少漢字?……”在這種錯誤以及盲目的教育需求下,使得現(xiàn)階段的幼兒教學過早的出現(xiàn)小學化現(xiàn)象。
2.2幼兒園被較強的功利性所導向
目前,部分承包性質的公辦幼兒園或民辦幼兒園,基于對家長錯誤、盲目教學需求的迎合,實現(xiàn)提升辦學的經濟效益的目的,而有意識的去將幼兒教育小學化。例如,幼兒園更注重對幼兒教育的外顯行為進行凸顯,把教育經歷全部放在幼兒學習識字、語言、速算以及英語等方面,從表面上看,幼兒是能夠掌握多方面知識,并彰顯了幼兒園教育的高水準和高責任意識,從而使家長放心的將孩子交給幼兒園。但家長們往往忽略了一點,上述外顯行為只需要在短期培訓就可以實現(xiàn)一定的效果,但幼兒智力潛能以及良好習慣形成均需要幼兒園的不斷培養(yǎng)和引導,該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漫長的教育過程。由此可見,在幼兒園被這種較強的功利性所導向的背景下,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愈發(fā)嚴重。
2.3幼兒園師資水平相對薄弱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幼師是作為直接參與者存在的,其教育素養(yǎng)以及理念都會對幼兒教育效果以及幼兒的未來發(fā)展產生直接影響?,F(xiàn)階段我國部分幼兒園所聘任的幼師,并沒有受到專業(yè)、系統(tǒng)的幼師專業(yè)教育資質培訓,導致其并沒有較高水平的理論教育素養(yǎng)。同時,還有部分幼兒園返聘小學退休的老教師,使其擔任園中的幼師或更高的職位。
3.治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合理路徑
3.1糾正家長思想,樹立正確觀念
家長在幼兒教育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幼兒的可塑性較強,對于事物的認知能力還很薄弱,所以家長在教育幼兒進行相關知識學習時,幼兒只有聽從,家長這樣的做法與幼兒教育理念相悖。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改變自身錯誤的觀念,為幼兒營造一個快樂的童年。家長需要了解幼兒的教材,給予一定的學習指導,如,小班數學教學,會講解到1-5的認識與加減法,家長在平日的教育中,滲透1-5的學習指導,帶領幼兒認識1-5,并引導幼兒做1-5的加減法。這樣的教育方式,可以鼓勵幼兒接受此年齡段內可以接受的知識,更好的開發(fā)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對基礎知識的了解與學習,減少幼兒的學習壓力,給予幼兒更多的玩耍時間,培養(yǎng)幼兒天性,塑造健康人格,減緩幼兒教育小學化的進程。
3.2 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由于國家對幼兒園的關注度不高,提供的扶持很少,所以,幼兒教師會選擇專業(yè)或是進行小學教師晉升。這樣的發(fā)展趨勢不利于幼兒教師質量的提高,造成幼兒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薄弱的局面,所以幼兒教學缺乏專業(yè)性。此外,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阻礙,使得幼兒在幼兒園時期,就進行大量超綱內容的的學習,而幼兒教師的薪資與教學質量有一定關系,所以幼兒教師會對幼兒進行大量內容練習,幼兒缺少玩耍的時間,自身的興趣愛好不能很好的發(fā)揮,抑制學生潛能的開發(fā)。所以,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只是內容的講解時,注意課標要求,例如,在為幼兒講解單韻母a時,本節(jié)課的安排就是講解單韻母a,所以,教師可以運用各種教學技巧為幼兒講解單韻母a的有關知識,并教導幼兒正確發(fā)音。減少對多余內容的講解,給予幼兒充足的時間開發(fā)自己的潛能,幼兒在玩耍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事物,增強自身對新事物的認知,促進幼兒快樂健康成長,減少幼兒教育小學化。
3.3相關教育管理部門加強管理
在家長、幼兒園方面做出實際行動的同時,國家相關教育管理部門也必須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承擔一定的監(jiān)管工作。國家相關教育部應該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進行遏制,例如以明文規(guī)定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幼兒小學知識,對社會上的幼兒培訓機構進行通告、罰款等嚴厲懲罰制度。
總之,幼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及當前的幼兒教育發(fā)展產生諸多消極影響。因此,要改變家長的觀念,建立正確的教育方式,在此基礎上,教師改變教學方式,促進幼兒智力開發(fā),另外,國家制定合理政策,促進幼兒教育教學合理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玉輝.如何改變家長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J].中國校外教育,2015,33:145.
[2]王婷.淺談幼兒教育去“小學化”的意義[J].科技展望,2015,07:280.
[3]王娟,夏婧.幼兒教育“去小學化”的必要性分析——基于兒童發(fā)展理論的視角[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5,0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