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 慧
(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19)
從曹植樂府女性題材詩作中看其悲劇命運
瞿 慧
(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19)
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曹植,享有“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的高度評價。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華美見長。尤其是其后期樂府詩,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推動了文人五言詩的發(fā)展。在題材內容上,女性題材在其樂府詩歌中占據(jù)很大比重,而且這類題材藝術手法高超,寓意深遠,是詩人政治悲劇與失意情感的結合體,女性題材的詩作更能體現(xiàn)曹植政治的悲劇和不幸的命運。
曹植;建安風骨;樂府;棄婦詩
詩歌是曹植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要領域,曹植的詩歌,一般以建安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的曹植正值是年少氣盛之際,以洋溢的才華而備受矚目,這個時期的曹植,過著富貴無憂的貴公子生活。而他前期的詩歌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表現(xiàn)他優(yōu)渥的貴族王子生活,一類則是反映他對建安這個特定時代的時代感受,所以詩歌里充滿著年人的豪情壯志,這主要以《白馬篇》為代表。而他后期所作的詩歌多傾向于傷感哀怨一類,而以棄婦自比更是其詩歌的特色之一,主要抒發(fā)他在備受壓制和排擠之下憤慨的心情,表現(xiàn)他不甘心被棄置,有著建功立業(yè)的愿望。產(chǎn)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與曹植的生活環(huán)境分不開的,曹操辭世后,曹丕繼位稱帝,曹植后期生活備受壓制,不斷被貶遷各地,奔波遷徙,生活動蕩坎坷。而且被當權統(tǒng)治者暗中指使,被人惡意中傷,備受猜忌。后期的曹植也屢次自薦卻始終不被錄用,耿耿忠心卻不被當權肯定,才華抱負無處施展,曹植的抑郁苦悶之情由此可見一斑。這些是曹植悲劇命運的客觀因素。曹植在自身性格上熱情豪爽喜歡交友,有著貴公子的普遍性情,他坦承直爽灑脫不羈,敢于大聲宣言自己的理想追求,積極進取的遠大抱負在他早期詩歌中都有表露。曹植致命的一個性格弱點就是不拘小節(jié),缺乏自控力,曹植向往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他具有文人飲酒賦詩豪爽不羈的性格,這種性格使得他與皇權漩渦爭斗需要城府和計謀的爭權生活是格格不入的。曹植作為一個文人,身上積聚了文人浪漫儒雅的氣質,他感情細膩,思維敏感,這也是他的詩歌能夠達到高度成就的重要原因,從他的性格特征來看,這也是他悲劇命運的一個內因。
鐘嶸《詩品》云:“植詩源出于國風,骨氣奇高,詞彩華茂,體被文質,情兼雅怨,粲溢古今,卓爾不群”①。曹植后期樂府詩的題材內容可分為四類:第一,對自己及其朋友遭遇迫害的憤懣;第二,托寓身世的思婦,棄婦詩;第三,述志詩;第四,游仙詩。我覺得最能反映曹植悲苦失意心境和愁苦人生的是他的思婦,棄婦等以女性題材的詩作。這類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下幾首:
《七哀》②: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回合何時諧?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從趙幼文《曹植集校注》中分析可知,詩人以“宕子妻”自喻,通過宕子妻的不幸遭遇比喻自己被君王的疏遠,兩人地位懸殊,沉浮異勢,甚至不如陌生人。而詩人還是如文中思婦期待丈夫回心轉意一樣期待君王能夠接納自己。自后一句表明,如果不被接納又能去依靠誰呢?如果不被君王信賴重用,又去哪里施展自己的才華呢?整首詩表達了作者思君報國的愿望,同時對君王寄托了無限期待,筆調委婉,詩意含蓄,表現(xiàn)了“情兼雅怨”的特點。
《怨詩行》③:
明月照高樓,含君千里光。巷中情思滿,斷絕孤妾腸。悲風蕩帷帳,瑤翠坐自傷。妾心依天末,思與浮云長。嘯歌視秋草,幽葉豈再揚?暮蘭不待歲,離華能幾芳?愿作張女引,流悲繞君堂。君堂嚴且秘,絕調徒飛揚。
明月高照的夜里,格外凄清寂寞,內心悲涼,哀景寫哀情,這首詩表達了閨中女子夜中難眠,無法與心上人相知相守的痛苦以及對自己青春年華流逝的哀嘆。作者借閨中怨婦來表達自己青春流逝卻不得君王重用,英雄無用武之地,閑老抱憾的痛苦。
《美女篇》④:
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huán)。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瑯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
這首詩前面大片篇幅描寫美女的容貌,通過她的衣著飾品,肢體形態(tài),以及路人停駐觀望來渲染美女如太陽般的榮光,詩的末尾卻寫這么美好的一個女娘卻沒有人來求親,引得大家議論紛紛,美女的青春年華就這樣耗在了閨房中,常常夜里傳來一聲聲哀嘆。這首詩中詩人同樣以美女自喻,表現(xiàn)自己才華橫溢品德高尚卻不被重用,任憑青春年華流逝而無法建功立業(yè)的苦悶心情。
《棄婦詩》⑤:
石榴植前庭。綠葉搖縹青。丹華灼烈烈。璀彩有光榮。光榮曄流離。可以戲淑靈。有鳥飛來集。拊翼以悲鳴。悲鳴夫何為。丹華實不成。拊心長嘆息。無子當歸寧。有子月經(jīng)天。無子若流星。天月相終始。流星沒無精。棲遲失所宜。下與瓦石幷。憂懷從中來。嘆息通雞鳴。反側不能寐。逍遙于前庭。踟躕還入房。肅肅帷幕聲。搴帷更攝帶。撫節(jié)彈鳴箏??犊杏嘁?。要妙悲且清。收淚長嘆息。何以負神靈。招搖待霜露。何必春夏成。晚獲為良實。愿君且安寧。
這首詩名為《棄婦》,看似描寫棄婦的悲涼生活和心境,實則作者以棄婦象征自己的不幸命運,以哀景抒哀情,對月傷心,對景傷情,看自然景物似乎都與自己一樣的不幸愁苦。詩的中間直接寫了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輾轉難眠,痛苦不堪,曲子都是悲戚凄清的。詩的末尾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概,收淚長嘆息,講述也不必春夏有收成,等待寒霜侵凌,大器晚成。詩人對生活的無奈之后是對自己的寬慰,對未來仍有一些期待。
總結起來,曹植的樂府詩歌關于女性題材的詩作可大致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思婦閨怨類的詩作,曹植關注并且同情女性的不幸命運,真切而生動地反映了她們的相似,痛苦,幽怨之情;二是香草美人類的詩作,此類詩歌曹植借女性的情感經(jīng)歷寄托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孤苦哀怨之情。從這類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已經(jīng)開始用詩歌來表現(xiàn)非常鮮明的個人情感,而不是純粹地描寫女性感情,而是將女性的不幸遭遇與自身的政治失意結合起來,將自己真實而深切的情懷隱含于作品之中,表現(xiàn)詩人的理想,愿望,苦悶,寂寞,哀傷等等。從中見出曹植對自己人生不幸政治悲劇的感慨和憂憤。曹植婦女題材作品一直被視為寄寓身世之感的比興象征之作,張蕾《曹植婦女題材詩作鑒賞異說》一文也認為“曹植正是以一顆悲心感知了婦女的生活,他的詩中不是單純寄寓詩人身世的比興符號,而是將自己的身世之感融入女人的不幸之中”。
曹植在爭權斗爭失敗后,遠離故鄉(xiāng),一種漂泊孤獨之感充溢內心,生活思想都備受壓制,任人擺布,英雄末路,一腔報國志眼看隨著自己的老去而落空,無人信任,滿腹才華得不到統(tǒng)治者的任用和賞識。所以后期創(chuàng)作大量棄婦題材詩作寄托自己一腔愁苦之情。將自己比作被棄的怨婦,表達自己的忠心耿耿,恪守本分可卻無端被遺棄的無辜與無奈,陳述生活的無所依靠和孤苦凄涼。詩人以思婦被棄來隱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擠,傾訴自己思君報國的一懷衷腸卻被當權者絕情否定,而當權者還是自己骨肉同胞的兄長。詩人充滿了無可奈何和傷感失落之情,多首思婦詩以思婦的哀怨著筆,且暗喻詩人的悲痛遭際,詩情寓意渾然一體,感人至深。后期他的建功功業(yè)之志,君子報國之志與命運多舛不受重用的矛盾經(jīng)歷也是他創(chuàng)作動力的精神來源,思婦,棄婦以及怨婦正如她功業(yè)難酬,懷才不遇的哀怨。政治斗爭失敗后,他只能在曹丕的猜忌與迫害中過著這如履薄冰的日子,這樣的生過經(jīng)歷對曹植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著深刻的影響。曹植關于女性題材的大多數(shù)詩歌也正是創(chuàng)作于后期,這是曹植悲劇性命運的傾吐,這些作品耐人尋味,我們在領略其辭彩華美的藝術性時,更能感受到一代詩宗在女性身上寄托的自己的不幸命運。所以說,曹植樂府詩歌中的女性題材正是自己不幸悲劇人生的寄托與反映。
注釋:
① 鐘嶸《詩品》[M],中華書局,1991年版
② 俞紹初,王曉東選注.曹植、陶淵明選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③ 俞紹初,王曉東選注.曹植、陶淵明選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④ 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⑤ 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 張傅輯評,宋效永校點.三曹集[M].長沙:岳麓書院.1992
[3] 余冠英.三曹詩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
[4] 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 張競澤.曹丕,曹植女性題材創(chuàng)作比較論[J].河南:南陽師范學院.2011
[6] 徐迪.曹丕樂府詩歌研究[J].北京:首都師范大學
瞿慧(1993-),女,漢族,陜西安康人,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2015級文藝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論。
I206.2
A
1672-5832(2016)07-0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