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麗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實現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李亞麗
【摘 要】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實現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需要經過內化、外化、反饋三個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實現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大學生對個體價值的認識不到位,西方腐朽文化的滲透,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盛行,正確的思想意識與外化為行為之間的矛盾等。因此,要強化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個體價值的認識,正確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優(yōu)化個體價值實現的環(huán)境。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個體價值 實現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的實現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被大學生所理解接受并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和意識,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滿足大學生的精神需求,在現實中外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人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的實現過程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作為價值主體的人會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實現的影響因素有價值主體因素、價值客體因素和外部環(huán)境三個方面。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后陸續(xù)有文件不斷進行補充完善,促進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但仍然能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的實現。
(一)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的認識不到位
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過分重視其社會價值,忽視其對大學生的個體價值,導致一部分大學生產生錯誤的想法,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對自己沒有什么價值,與個人無關。西方文化的滲透,功利主義、個人主義盛行,使一部分大學生也比較功利,注重實用,上大學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畢業(yè)證,畢業(yè)后找到一個好工作,做事比較浮躁,思想道德素質不高。受無用論的影響,大學生對個體價值的認識不到位,不重視。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實現,要求堅持馬克思主義,內容恰當,方法得當。內容強調大學生對國家、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即社會價值,脫離大學生的實際需要,所以,大學生感覺內容太空,在現實中不適用,對自己的利益有損,對大學生接受內化思想政治教育產生阻礙,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并且還存在方法單一,通過課堂教學,重視理論灌輸,脫離社會實踐,同時也導致外化和反饋的不能順利進行,大學生個體價值不能很好地實現。
(三)正確的思想意識與外化為行為的矛盾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的實現過程包括:內化、外化和反饋三個階段。內容被大學生接受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和意識,并在現實生活中外化為行為和習慣,存在內化為正確的思想意識并沒有外化為正確的行為。一些大學生自身素質不高,重視自己的利益,在一些情況下隨大流,即使知道應該怎樣做,也不愿去做。改革開放,使我國迅速發(fā)展,但不容忽視的是社會上出現一些不良現象,做好事被訛詐,使大家不敢做好人,老人跌倒沒人扶、小悅悅事件等。西方腐朽文化的滲透,重視個人利益,物質利益等思想,使大家人心冷漠。網絡的發(fā)展,一些網站傳播不良信息,網絡游戲等對大學生產生不良影響,不利于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發(fā)展和個體價值的實現。
(一)強化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的認識
只有使大學生認識到對自己的意義,對自己的好處和利益,大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有利與個體價值的實現。要是受教育者知道其價值,在教育活動中要關注大學生,了解他們的需要。在教育過程中著重強調,加強與他們的交流,能夠及時了解其動態(tài),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對其進行分析引導,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使他們成為合格的接班人。要強化對個體價值的認識,教育內容要聯(lián)系他們的實際需要和利益,方法要靈活多樣,在教育的過程中注重聯(lián)系現實,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形成正確的思想,為外化為良好的行為奠定基礎。
(二)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聯(lián)系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和需要,為其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給予正確的指導。教師要加強與大學生的溝通交流,為其答疑解惑,同時要提高個人的思想素質,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根據內容靈活的選擇方法,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茖W技術的發(fā)展,網絡的普及,大學生交流方式更加多樣,QQ、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教育內容要緊跟受教育者的步伐,占領網絡陣地,引導其思想和行為,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
(三)優(yōu)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實現的環(huán)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個人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提高父母的思想道德水平,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教育家長采取正確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注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對網絡、電視、電影等大眾傳媒監(jiān)管,開展相關的活動,如學習雷鋒月,讀書,征文和演講比賽,對好人事進行宣傳,對個體進行獎勵。
參考文獻:
[1]常素梅.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及其實現[D].蘇州:蘇州大學,2004
[2]蔡松楊.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實現對策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李亞麗(1993-),女,河南洛陽人,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級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