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婷
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適時地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引和方向,幫助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進行討論和實踐,輔助學生得到數(shù)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向和任務擁有清晰的輪廓,不僅僅需要教師對學生的指引,還需要更加科學的教學方式。
一、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任務分析的原因
1.對教師的教學理念產生深遠影響。正確有效地使用任務分析的教學方式可以讓教學進程順利且高效的進行下去,有助于教師對改革的精神和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2.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任務分析對學生產生良好影響。每個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都是不同的,無論是對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還是在課堂上領悟能力的強弱都是不同的,甚至學生之前有學過的知識的程度也是有高低層次的。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任務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以小學數(shù)學中“時分的認識”這一課時為例,學生在生活中的生活經驗決定,每個學生對時鐘的認識程度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任務分析,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將已經對時分有認識的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組,對其他學生開始小組授課,教師對學生的講解進行補充和必要的修正。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讓講解的學生加強對數(shù)學的領悟能力,讓不了解的學生通過同學的解釋掌握知識。對學生進行分析,對每個不同的學生采用形式各異的教學方式,可以推動學生對學習的領悟的深入,減少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恐懼感。
二、淺析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應用任務分析
1.對不同個體進行不同的任務分析。首先教師可以對課本與學生特點的分析,將課時的具體目標確定下來;再對教學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結果進行分析,將每一個任務和目標進行排序和分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發(fā)展過程先進行剖析和分類,對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有差異的渴求度進行歸類,盡量在教學時給予學生形式各異的教學方式。每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速度有伯仲之分,因此,教師應該在對每個學生的了解上,對應學內容進行剖析和分解,對接受程度快的學生和接受程度慢的學生進行兩種形式相異的教學方式。同時要對如何達到終極目標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著重對這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操作和實現(xiàn)。
2.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小學生本性愛玩好動,注意力通常很難一直集中到一件事情上。然而數(shù)學對聽課者的聚精會神和積極參與程度提出了要求,因此,教師應該著重幫助學生養(yǎng)成學習的習慣。教師確定一定的學習目標,有助于推動學生在完成學習目的的同時,完成對數(shù)學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將學習目的告訴學生,將需要背誦的數(shù)學定理,以學習目標定給學生。教師指引學生完成既定的學習目標,掌握課本中的定理和原理,最后通過適量的練習輔助學生鞏固學習知識,強化印象。
3.在進行任務分析時對前一階段成果進行分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教學成果的優(yōu)秀與否一部分來源于本課時的講授的成果,還有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學生的知識儲備是否足以應對本課時的知識內容。即若學生無法對上一課時的內容進行消化和領悟,對本課時的內容也就很難去做新的接納。因此,教師可以在本課時教學內容正式開始前,對上一階段的知識與技能進行一定的測試。若學生可以輕松的測試過關,教師便可以順利進行接下來的內容,若相反,教師就應當對上一課程的內容進行重新解釋和詳細解惑。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各有千秋的,但是教師若在教學任務分析時加入這一部分的分析,便會對學生學習過程產生積極的影響,推動教學的效果不斷提升。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此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進程中不斷地對自己學習能力進行提升,對學生自主確定學習目的的能力也有一定提升作用,面對學生的后續(xù)學習發(fā)展有積極作用,不僅如此,對教師教學的順利進展有助力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和理解,對數(shù)學的教學發(fā)展起到了極強的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開發(fā)區(qū)潭口鎮(zhèn)坳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