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衛(wèi)霞
摘 要:本文探討了一體化課程改革背景下,技工院校禮儀課程的課程定位、教學策略和評價策略,指出禮儀課程應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教師要成為可感可見的禮儀標桿,重視第一次禮儀課的設計和效果,以典型工作任務為情境導入課程內容,喚醒學生主動學習禮儀、踐行禮儀的情志,并開發(fā)多媒體資源,采用翻轉課堂,提高教學效率。同時,禮儀課程考核評價應堅持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紙筆測驗和表現評價相結合、課堂內外表現兼顧的原則,從多個方面推進禮儀課程建設,以期提高禮儀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技工院校 一體化課程 課程改革 禮儀課
當前,技工院校的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技工院校的禮儀課程也應貫徹一體化課程改革的精神,提高育人質量和教學效率。
一、技工院校禮儀課程的定位
人社部一體化課程改革文件中指出,一個專業(yè)的技能人才培養(yǎng)計劃表有三類課程,即一體化課程、通用能力課程及基本技能培養(yǎng)課程。
1.禮儀課程是不是通用能力課程
人社部《國家技能人才培養(yǎng)標準編制指南》(以下簡稱《編制指南》)指出,通用能力是從事相應職業(yè)應具備的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即通用能力是一種可遷移的、從事任何職業(yè)都必不可少的跨職業(yè)能力。禮儀課程中的“禮”,意為“敬人”,“儀”是表達形式,合乎禮儀即內敬于心,外顯于行。這表明良好的禮儀是從事職業(yè)活動必不可少的能力。從這個角度看,禮儀課程可以歸入通用能力課程。
禮儀的具體內容和表現形式與歷史文化、社會文化息息相關,群體信奉、奉行的“禮”,也體現了一個群體的文明程度。禮儀課程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學生具備完成職業(yè)活動的通用職業(yè)能力,還負有將學生培養(yǎng)成和諧的社會人的使命。從這個角度講,禮儀課程也是教會學生做人的課程。
2.禮儀課程是不是一體化課程
《編制指南》指出,一體化課程是按照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和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規(guī)律,以職業(yè)能力為培養(yǎng)目標,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確定課程內容,構建課程體系,并以具體工作任務為學習載體,按照工作過程和學習者自主學習要求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的課程。顯然,禮儀課程不在此列。但禮儀課程可以依托典型工作任務為學習載體來實施,特別是教授禮儀課程中屬于通用職業(yè)能力部分的內容的時候。例如,針對汽車商務專業(yè)的學生,可以以典型工作任務——入店客戶接待為載體進行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出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指導學生學習禮儀,提高學生的禮儀運用能力。
3.禮儀課程是不是技能訓練課程
禮儀課程不是單純的技能訓練,它是綜合素質的體現。例如長時間保持優(yōu)雅的站姿,不僅需要良好的體力、技能技巧,更需要堅強的意志品質。
綜上所述,禮儀課程的定位應是: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以打造學生為人處世中彬彬有禮的形象和培養(yǎng)學生通用職業(yè)能力為兩大模塊內容。
在禮儀課程具體實施中,可將“打造學生為人處世中彬彬有禮的形象”模塊設置為技工院校所有學生的必修職業(yè)素養(yǎng)課程,將“培養(yǎng)學生通用職業(yè)能力”模塊設置為技工院校各專業(yè)學生的選修課程。前者強調禮儀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后者主要側重禮儀知識和技能在職場的應用。就如,前者學習數字的四則運算,后者根據從事的職業(yè)不同做出不同情境的應用。
二、禮儀課程的教學策略
1.教師成為可感可見的禮儀標桿
荀子曰:“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禮儀課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這樣才能讓學生尊服,才能取得教學效果,產生積極的正面效應。
2.重視第一次禮儀課的設計和效果
心理學研究中的首因效應和暈輪效應從科學的角度表明,教師在給新生首次上課,特別是入門課時,一定要在戰(zhàn)略上高度重視,任何細節(jié)都不能忽視。第一,學生,特別是對課程價值的判斷能力弱的學生,是“親其師,信其道”的代表。禮儀課教師可以以對后續(xù)禮儀課程教學具有持續(xù)教育意義的儀容儀表出場,例如端莊的職業(yè)形象,并向學生介紹自己是如何塑造出專業(yè)、可信賴的職業(yè)形象的。如果教師能信守承諾,就一定會走進學生心里。第二,技工院校的學生信奉實用主義的人居多,延遲滿足能力弱,教師可旁征博引古今中外歷史和現實生活中的經典禮儀案例和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或正面或反面,例證“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的道理。這樣既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禮儀課程的主動性,又折射出教師淵博的知識儲備、精心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嘆服,為學生后續(xù)學習禮儀課程奠定心理基礎。第三,明確禮儀課的教學方式、考核方式、教學內容等,這樣才能綱舉目張。
3.以典型工作任務為情境導入課程內容
職業(yè)教育區(qū)別于普通教育的本質在于其以就業(yè)為導向。普通學校的學生會將課程按是否為中考或高考考試科目加以區(qū)分,或將課程分為主課和副課。而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會慣性地按課程是否與就業(yè)相關將課程分為主課和副課。禮儀課要想保證教學效果,就必須跨入職業(yè)學校學生心中有用的主課行列,必須以崗導學,讓禮儀課程的教學效果顯而易見。
以汽車商務禮儀為例,可以選擇銷售顧問工作崗位。例如,在打造成功的職業(yè)形象這一學習任務中,導入環(huán)節(jié)可設計為:第一,教師出示幾張真人照片,有經典的職業(yè)商務形象,有隨和的鄰家小妹形象,有時尚的高顏值形象,有邋里邋遢的形象等;第二,學生換位思考,體驗客戶心理,單憑幾張真人照片選擇自己中意的銷售顧問,并簡要說出理由;第三,學生做統(tǒng)計分析,統(tǒng)計各形象的得票率;第四,師生共同分析出現這樣的選擇結果的原因,使學生通過情景體驗得出成功的職業(yè)形象的判斷標準,從而形成學習需求;第五,明確本次課的任務:打造成功的銷售顧問形象。
運用以崗導學的模式時,要注意禮儀課程內容與其他相關專業(yè)課程邊界的劃分,應在做專業(yè)一體化課程規(guī)范頂層設計時就加以考慮,在具體編制學習任務設計方案時,特別是進行魚骨圖分析時落實在細節(jié)上。還以汽車商務禮儀和汽車整車銷售課程為例,在汽車商務禮儀綜合實踐中,教師往往會選擇典型工作任務“汽車六方位繞車介紹”為載體學習相關禮儀。在學習汽車銷售流程時也會出現汽車六方位繞車介紹的內容。汽車六方位介紹作為一個典型工作任務,它的成功完成,需要的是綜合職業(yè)能力。
有的教師在汽車銷售六方位繞車介紹法教學設計中,這樣表述涉及禮儀部分的內容:學習目標——能夠正確掌握汽車六方位繞車的商務禮儀,學習內容——商務禮儀的訓練,包括正確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名片遞送、自我介紹等。汽車銷售六方位繞車介紹中的禮儀學習至少還應有銷售顧問與客戶之間空間距離的把握、站位、表情等,這些都是影響客戶能否進入心理舒適區(qū)、產生購買欲望的重要因素。反過來,禮儀課教師能否打開六方位繞車介紹專業(yè)能力方面的“黑箱”,也未必是肯定的。
在教學實踐中,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有:第一,最理想的情況是教師成為全面手。第二,過渡情況是兩名教師上課,一名教師負責基本職業(yè)能力的教學和評價,另一名教師負責通用能力的評價,目前,這種狀況在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學校普遍存在。
4.喚醒學生主動學習禮儀、踐行禮儀的情志
學習禮儀,是作為主體的人追求真善美的內在需求。喚醒學生學禮、知禮、行禮的方法有:第一,幫助和指導學生用數碼設備記錄自身學禮的過程,制作成長記錄袋,幫助學生體驗學禮的樂趣。第二,以名人帶路,講好禮儀故事,為學生樹立榜樣。例如,在學習如何打造成功的職業(yè)形象時,可以介紹楊瀾撰寫的因形象邋遢而被低估工作能力,導致與心儀的工作失之交臂的故事,讓學生的想象走在能力的前面。第三,砥礪學生自律慎獨,自律是知禮后踐行禮儀的保障。
5.開發(fā)多媒體資源,采用翻轉課堂提高效率
一是開發(fā)微課,禮儀課程中儀態(tài)訓練等內容適合做成微課。傳統(tǒng)的憑借書本幾行字的介紹或者教師的幾句課前介紹來準確地進行動作預習,幾乎不可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上示范和講授,也會因學生距離教師的遠近、角度不同而效果各異,且教師無法對沒掌握好技能的學生反復示范。開發(fā)微課,讓學生課下學習、訓練,教師課上進行展示和點評指導,翻轉課堂就派上了大用場。二是利用大型公司開發(fā)的有劇情的情境式禮儀視頻資料,這些資料形式新穎,有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長時間堅持可達到潛移默化的教學效果,但視頻時間教長,不適于過多地在課堂上展示,學生可課下觀看,在翻轉課堂的師生見面時間,師生共同分析視頻,提高育人效率和效果。
三、禮儀課程的教學考核評價
考核評價應堅持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紙筆測驗和表現評價相結合、課堂內外兼顧的原則。課程成績設計如表1所示,教師可根據學生情況適當調整各項權重。
對學習任務的實踐考核要制定具體的考核標準,每個條款要分配相應的分值??己瞬粌H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還具有領航作用。表2是打電話禮儀評估表。
參考文獻:
[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一體化課程規(guī)范開發(fā)技術規(guī)程[Z],2013.
(作者單位:山西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