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梅
摘 要:提升學生快速習作能力,是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要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調(diào)動寫作積極性;要豐富閱讀,開拓學生視野;要組織語言,做到描寫生動;要開啟結構思維模式,提振學生寫作信心。
關鍵詞:語文教學;習作教學;快速習作;開拓;開啟;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2-0037-01
快速習作訓練的中心是“快”,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習作技巧、組織語言,在較短時間內(nèi)能完成一篇有條理、內(nèi)容、情感的文章??v觀多年的習作教學,一般性的示范習作教學仍占多數(shù),且沒有明確、嚴格的時間限制,導致學生思想拖拉,形成了消極被動的寫作格局。小學是習作的起始階段,“萬丈高樓平地起”,其基礎性非常重要。小學語文試卷中作文成績占30分,都是現(xiàn)場習作,快速習作已成為一種考驗學生的必然手段。因此,快速習作教學勢在必行,培養(yǎng)學生快速習作能力尤為重要。
一、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調(diào)動寫作積極性
“興趣是動力之源”,要讓學生走出習作難的困境,還要快速完成習作,首要的是讓學生喜愛習作,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調(diào)動學生寫作積極性。
(1)設景激趣,重示范引導。傳統(tǒng)習作課,多數(shù)教師把重點放在要求上,缺少示范引導,放手讓學生寫。學生的思維天馬行空,缺材料和明確的思路,習作質(zhì)量自然不高。因此,教師的示范引導十分重要。比如,指導學生寫“自己喜歡的動物”時,可播放《動物世界》的精彩視頻,點燃學生的激情。再出示小鴨子的圖片,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抓住鴨子的特點進行描述,學生只要表達好其中的一點就行,這樣會降低學生寫作的難度,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寫作。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運用修辭手法使表達更加生動形象。然后出示范文,分析文章結構,引導學生總結文章習作方法。同時,以圖表的形式出示文章結構,讓學生按結構去寫,解決學生不知道如何下筆和怎樣組織文章結構的困惑,降低習作難度。
(2)激勵評價,揚自信風帆。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充分的信任,讓其大膽地說、大膽地寫、教師要用寬容的心態(tài)評價學生,不吝嗇溢美之詞。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及時表揚,拉近師生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勵評價對學生習作十分重要,能培養(yǎng)學生自信,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寫作困惑,給予更多的指導,這是培養(yǎng)學生習作興趣的重要途徑。
二、豐富閱讀,開拓學生視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習作材料,就難以完成習作。積累習作材料要貫穿到整個快速作文訓練的始終。訓練階段要重點抓,平時將課外閱讀重視起來,組織閱讀,和學生一同交流閱讀收獲,收集典型材料。譬如,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社會現(xiàn)象、人物事跡等。教師只做指導,讓學生自己去找,材料越充足,習作速度就越快。
三、組織語言,做到描寫生動
習作語言的訓練和詞匯的積累十分重要。如果學生語言貧乏,即使習作時搜腸刮肚也難以表達出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也無法提高習作速度,習作質(zhì)量更無從談起。如果詞匯不豐富,習作就會如記流水賬一樣,索然無趣,也達不到快速習作的目的。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積累詞匯、豐富詞匯,只有這樣,學生習作時才能得心應手,一揮而就。
四、開啟結構思維模式,提振學生寫作信心
思維靈活、思路清晰是習作的前提,要快速有效地完成習作,關鍵在于強化學生的思維訓練,結構思維模式會使學生無論在考場上還是平時練習,一見到作文題,就能立即進入最佳思維狀態(tài),做到眼到、心到、手動,輕松習作。
(1)分解結構,層層指導。好文章是由“鳳頭”“豬肚”“豹尾”組成,教師要將每一種類型的習作進行歸類,詳細分為題目設置、開頭寫法、主體組織和結尾寫法,以及修辭手法運用等,進行詳細的指導,確保學生清晰地了解習作各個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技能技巧,做到心中有數(shù)。將習作結構分解指導、進行示范練習,極大地降低了習作難度,提振了學生寫作信心。為學生習作搭建由易到難的梯度練習,能克服學生畏難情緒,增強學生習作的信心,為整體創(chuàng)作做鋪墊。
(2)習作歸類,明晰結構。將習作按照寫人、寫事、寫景、童話等進行分類,通過示范,總結每一類習作的寫法。例如,教學《寫喜歡的動物》習作時,引導學生運用總分總的結構,抓住動物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來寫。開頭可采用講過的方法:直接點題法、引用詩句法、對比法、情感表達法。中間部分采用:外貌描寫突出特點、用事例表現(xiàn)特點、具體說明生活習性。結尾這樣寫:表達情感、首尾呼應、詩句總結。每個類型的習作,都有一種結構,有了結構框架,學生能快速在腦海中布局謀篇,選擇要寫的內(nèi)容,很快就能完成一篇習作。教師不必擔心同樣的結構會導致學生的文章千篇一律,其實每個學生的感知不同,選材不同,語言表達的方式不同,一定會呈現(xiàn)出不同特色的習作。
五、結束語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要引領學生走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豐富多彩;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和感受生活的美好。在寫作教學中,還要掌握好“扶”與“放”的尺度,就一定能提升學生快速習作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祝桂興.小學生習作中思考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與方法[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03).
[2]王朝勛.讓習作成為“自動”表達活動[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12).
[3]靳會.小學“限時快樂作文”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思考 ——以棗莊市市中區(qū)文化路小學為例[D].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