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庭春
【內容摘要】地理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重要科目,學習地理知識,能夠讓學生形成重要的地理思維,對學生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幫助。利用地圖進行地理學習,能夠讓地理的學習更加形象化、立體化,并能夠讓學生學習到重要的地理信息。
【關鍵詞】地圖應用 地理素養(yǎng) 高效教學
地圖被稱為地理學習中的第二語言,而且能夠帶給學生更加形象化、立體化的學習方式,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地圖的應用形式也呈現多樣化,其中的文字、圖形等內容都帶給學生重要的地理信息,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地理對地理教學的重要性,教師才應當積極探索地圖教學的重要方式,高效應用地圖,有效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
一、巧妙設計,直觀感受
地圖應用最為直接的效果,便是學生們可以通過地圖的內容直接觀察到所需要尋找的地理位置,能夠讓學生產生更加直觀的形象感受。因此,教師要對地圖的應用進行巧妙設計,讓學生對于地圖的應用產生極大的興趣,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教學之上。
比如,我在進行高中地理《行星地球》教學的時候,便對電子地圖進行高效應用,不僅讓學生們產生了更加直觀的觀看感,而且讓課堂教學的氛圍更加活躍。我首先運用電子地圖給學生們展示的是浩渺的宇宙,通過宇宙的角度進行地球的觀察。之后,沿著學生們觀察到的角度,慢慢拉近兩者的距離,從而讓學生觀看到的是一個動態(tài)的地球認識過程。這讓學生們感覺到非常有趣,對于地圖的應用也產生了新的認識,產生了學習地理的好奇心。之后,動態(tài)地圖逐漸被剖析,結構逐漸展現,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對地圖進行了解,我還特意對地圖運用不同的顏色進行標識,其能夠讓學生們對于“立體地圖”的劃分更加明晰,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此外,我還讓學生們自己制作地圖,將自己心中的星球地圖繪制出來,有效提升了學生們的地理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們將學習到的知識能夠與實踐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趣味中直觀感受地圖的應用作用,讓地圖的應用效用在學生的心中扎根發(fā)芽。
讓地圖成為地理課堂教學的引導,能夠讓學生們的地理學習更加具有趣味性,其豐富的色彩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能夠通過情感色彩心理活動的影響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教師還可以對地圖進行“改造”,讓其能夠更加適合課堂教學的展開,引導學生們走入地理的世界。
二、拓展應用,系統構建
看似簡單的地圖其實可以在地理教學中發(fā)揮極大的功效,這需要教師對其功能進行拓展,需要進行系統化的構建,讓地理的教學活動能夠在地圖應用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擴展,能夠讓學生的地理學習更加系統化。教師在應用地圖的時候,要注重教學內容的精心設計,把握好應用地圖的時機。
比如,我在進行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教學的時候,并沒有首先使用地圖,而是讓學生們對我國的地理環(huán)境進行小組討論,給予每個人發(fā)言的機會。通過這樣的方式,首先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力,讓學生的大腦調動起來,在頭腦中形成具象圖像。之后,我再讓學生們結合地圖進行探究,將地圖中展示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學生們頭腦中的地理環(huán)境進行重合,讓學生們尋找到自我學習過程中對于自然地理環(huán)境認識的不準確部分。地圖的應用如果僅僅停留于此則難以發(fā)揮地圖的真正作用,最重要的是,我讓學生們通過地圖重溫之前學習的內容,并將這些內容在地圖中進行標明。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同時也是學生們系統思維構建的一個重要過程。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們將地理必修1的內容串聯起來,既讓學生們了解了水循環(huán)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的作用,又讓學生溫習了自然環(huán)境中地表形態(tài)的構造,還讓學生們了解到了不同地理環(huán)境的大氣分布情況。一個小小的地圖,其中的信息量讓學生們的知識融會貫通,對學生們的學習進行了應用和拓展。
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很多時候可能教師并不能盡顯地圖的作用,這時候教師可以高效利用學生的業(yè)余時間,讓學生能夠巧妙地將地圖應用到生活中,讓地圖在學生的生活中發(fā)揮更大的功效和作用,推進地圖的應用程度,擴大地圖的應用范圍。
三、文圖結合,清晰表述
對于地圖的應用不能簡單停留在對其圖形的應用基礎上,還需要結合地圖的閱讀,將地圖中的文字與圖形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對地理要素能夠綜合掌握,對地理學習中的特征和演變進行總結和歸納,更加有助于學生地理思維的形成,讓地圖的表現力更加突出,讓地圖的應用價值得到展現,讓學生的讀圖能力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