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春妮
摘 要 禮儀是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禮儀具有十分豐富的內容和技巧。本文探討了中職學校提高禮儀教學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 中職 禮儀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1-0127-02
所謂禮儀,就是禮節(jié)和儀式,簡單說來,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是表現對他人尊敬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我國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指出:“學校是進行系統(tǒng)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開展必要的禮儀、禮節(jié)、禮貌活動,對規(guī)范人們的言行舉止,有著重要的作用?!弊鳛榕囵B(yǎng)應用型技能勞動者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對中職學生的進行禮儀教育,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中職學生德育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設禮儀教育,有助于中職生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思想道德素質和求職能力的提高。筆者結合教育教學經驗與實踐,總結出提高中職禮儀課教學實效性的一些策略,希望這些嘗試,能給同行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中等職業(yè)學校禮儀教育現狀
現階段,國家高度重視和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職業(yè)教育贏來了良好的發(fā)展契機,由于中職學校招生政策的放寬,所以生源比較復雜,中職學生素質參差不齊。且現在的家庭教育大多數只注重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逐漸忽視或很少進行禮儀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加之現在社會的消極因素如網絡傳媒和游戲、垃圾文化、拜金主義等等對學生造成強烈的影響。這些原因交織在一起,最終導致中職學生禮儀缺失,出現了令人擔憂的局面。比如,一些中職學生在公共場合隨地吐痰、亂扔雜物,教學場所高談闊論,破壞公物;一些中職學生缺乏社會公德,不關心別人,不尊重別人,以自我為中心冷漠自私,污言穢語;一些中職學生在儀表方面奇裝異服,發(fā)型怪異,妝容夸張;一些中職學生不愿參加集體活動、社交方面不懂禮儀規(guī)矩。禮儀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形成中職學生社會能力的重要構成要素。中職生禮儀缺失,反映出中職學校德育和禮儀教育的不切實際,這既影響到學校日常管理,又影響到中職畢業(yè)生的未來發(fā)展,部分用人單位也反映,中職學校畢業(yè)生的專業(yè)技能不成問題,但在禮儀素質方面還有待提高,有些學生連起碼的人際交往禮儀都不懂。
二、激起學生對禮儀學習的欲望
禮儀教育不能脫離生活,讓學生的禮儀素質有較大的提高就要從日常生活習慣下手,首先要引導學生們學會觀察日常學習生活,讓學生們感受到禮儀就在自己身邊。大多數學生有禮儀教育就是講道理,和自己關系不大,自己只要學好專業(yè)課,禮儀知識學不學無所謂。為了改變學生的這種認識誤區(qū),在課堂教學中,筆者提出兩個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學生卡不掛在胸前,而是隨意亂掛或者放在兜里,是否合適?第二個問題:班上同學在清點人數時,用食指指向別人,是否合適?其次,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每組選出2位學生說說自己的觀點和小組的觀點,然后筆者進行總結,讓學生知道這兩種現象都是不尊重人的表現,都是不符合禮儀要求的。最后筆者詢問學生怎么做才正確呢?有的學生自告奮勇地站起來做給大家看,課堂氣氛非?;钴S。學生示范后,筆者再把正確的方法告訴學生并做指導:學生卡是學生身份的象征,應掛在左胸前,隨意掛學生卡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現;指人時要面帶微笑,目視對方,右手與地面保持45度角,四指并攏,與拇指分開,手心向上,當清點到某同學時,四指指向同學;通過兩個示范引出禮儀的概念:禮,敬人也,是尊重人的一種基本道德要求,包括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儀,是規(guī)范的表達形式。禮儀,是禮和儀的結合,是指在人際交往中用于表示尊重、友好的一系列行和慣用形式,其切入點是“尊重”。通過這兩個示范,學生們既掌握了禮儀的概念,又認識禮儀就在自己的生活中,進而有了學習禮儀的欲望。
三、合理安排課程教學計劃
第一,要增加實踐訓練比重?,F階段,中職學校對禮儀課程的實訓課時比例不一致,任課教師有較大的自主性。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實訓課時比重一般不超過1/3,而在現實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這個比例較低,實訓課時占50%左右為宜。實訓的方式和實訓場地可根據具體訓練內容來安排,如坐、立、行等正確姿態(tài)的實訓,除在課堂內和形體房內進行外,還可以到一些學生就業(yè)的賓館、酒店等服務場所進行一定課時的實地訓練;
第二,在禮儀課程教學進程中,按照教學大綱把教學計劃分為幾個教學項目,并確定每個教學項目的教學目的,在每個教學項目下面設置實訓的模擬情景。重在培養(yǎng)學生應具備的各種操作技巧和實踐能力。任課老師要為模擬情景的教學準備好相應的軟硬件條件,并制作好相關場景的解說,讓各小組進行模擬實踐操作。
總之,在中職禮儀課程教學中,需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讓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不脫節(jié)的,才能把教與學、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yǎng)、實訓與實戰(zhàn)完整統(tǒng)一起來,培養(yǎng)出具備禮儀知識的合格畢業(y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