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幫兵 揚元彬 王明峰 張春 常繼偉
院前急救中的潛在風險因素分析與防范管理
● 周幫兵 揚元彬 王明峰 張春 常繼偉
目的:探討分析影響院前急救的因素,并針對具體問題采取相關的防范措施。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的150例院前急救患者,并且詢問當時參與搶救的醫(yī)護人員,觀察并分析150例患者的搶救情況及其影響因素,計算成功率。并且就存在的潛在風險,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結果:150例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為90.67%,影響搶救的因素主要有:急救家屬;前往急救的醫(yī)務人員;環(huán)境因素。結論:院前急救缺失存在很多風險,但是風險可以通過采取相關的防范措施加以避免,提高搶救成功率。
院前急救;潛在風險因素;防范措施
近年來,隨著突發(fā)事件的頻繁出現,急救工作在挽救病危人員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院前急救是搶救工作的一部分,是患者發(fā)病以后到入院搶救前的一項工作[1],由于院前急救工作的特殊性、不確定性,導致急救工作存在很多風險,如果不妥善處理,將會延誤患者的搶救時間,降低成功率。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們的搶救措施,做好風險防范工作,我們決定開展此次研究,具體的研究過程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的院前急救患者150例。在身體狀況、年齡、以及男女比例方面,所有入選患者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無差別的研究。
1.2 臨床標準
1.2.1 臨床納入標準[2]
(1)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的患者進行急救處理;(2)愿意服從此次研究的患者。
1.2.2 臨床排除標準[3]
(1)患有先天性疾病及傳染病患者;(2)腎功能不全者以及肝功能不全者;(3)處于妊娠期的婦女或者正值哺乳期的婦女;(4)對藥物過敏以及患有嚴重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的患者。
1.3 一般方法
分析選取的急救患者的臨床資料,150例患者中有136人搶救成功,14人由于搶救無效失血死亡,并且分析患者搶救無效的原因。因此,要詢問當時前往急救的醫(yī)護人員,回憶當時的情況,將導致風險出現的原因記錄清楚,經醫(yī)務人員回憶:(1)急救家屬在尋求120時沒有將事發(fā)地點描述清楚、急救車出車以后無法聯系急救家屬;(2)前往急救的醫(yī)務人員存在分配不合理、專業(yè)能力不足情況,出車的駕駛員不了解事發(fā)地點的路線,導致急救延遲;(3)道路交通阻塞延遲了搶救時間。然后針對導致風險出現的因素,與急救相關的醫(yī)務人員充分討論改善策略,制定詳細的防范措施,提高搶救成功率。
1.4 觀察指標
將15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整合分析他們的搶救成功情況,并且計算搶救成功率。
1.5 統計學方法
將所獲得的數據歸納處理,錄入數據庫。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16.0,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
150例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為90.67%,影響搶救的因素主要有:急救家屬;前往急救的醫(yī)務人員;環(huán)境因素,詳細的數據見下表:
所有入選患者的搶救情況
影響搶救的因素
急救工作在所有的醫(yī)療工作崗位當中,是比較復雜也是最具挑戰(zhàn)性的。因為突發(fā)事件、地點的不確定性,使這份工作也變得不確定[4]。據調查顯示,院前急救有很多特性:病情復雜緊急;急救地點人群混雜,執(zhí)行難度高[5]。而且院前急救存在很多風險:(1)急救家屬沒有將事發(fā)地點描述清楚或者醫(yī)院出車后醫(yī)護人員聯系不到家屬;(2)出車時交通擁擠;(3)前往急救的醫(yī)務人員分配不合理、專業(yè)能力不足,出車的駕駛員不了解事發(fā)地點的路線。因此,我們?yōu)榱烁玫倪M行以后的院前急救,制定了以下幾個防范措施:(1)提高醫(yī)院醫(yī)務人員的急救能力,加大急救模擬訓練力度,增強自己的專業(yè)技能;(2)完善醫(yī)院急救體系,加強醫(yī)院急救基地的建設,保證急救設備的充足。另外要保證全體急救人員隨時待命,出車時派遣熟悉路線的駕駛員;(3)向廣大群眾普及急救知識,指導他們如何撥打急救電話,以及電話中應該如何匯報事發(fā)情況,并且將事發(fā)地點描述清楚,保持手機暢通,避免遺漏急救人員電話;(4)急救車出車后,要一直鳴笛,希望廣大市民積極讓路;(5)采取急救措施后,在向醫(yī)院輸送病人的過程中,要隨時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做好處理。為了更好的分析急救過程中的風險問題,我們開展了此次研究,希望能為以后的院前急救提供理論依據,
綜上所述,分析院前急救的風險問題,有利于我們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從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相關的措施,可以避免急救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提高搶救成功率。
(作者單位:重慶市黔江區(qū)民族醫(yī)院)
[1]尚守芝.院前急救中的風險及防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12):157,159.
[2]宗雨晴,彭飛.院前急救急診護理風險因素及防范進展[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6,23(9):879-882,885.
[3]郭明清.院前急救的護理風險及防范措施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3,(9):378-378.
[4]魯玲玲,楊麗娟,李方航等.院前急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與防范對策[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4):275-276.
[5]Chin,H.B.,Sipe,T.A.,Elder,R. 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group-based comprehensive risk-reduction and abstinence education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or reduce the risk of adolescent pregnancy,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d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Two systematic reviews for the guide to community preventive services[J].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12,42(3)∶27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