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尚杰
【摘 要】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xiàn)力和審美能力,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和學生對音樂興趣的重要途徑。因此,音樂欣賞越來越被人重視,但一些學校的音樂教學并不容樂觀,學生在課堂上并不是認真的聆聽音樂,有的交頭接耳,有的昏昏欲睡,更有甚者偷偷地用耳機聽流行歌曲。根本談不上對音樂的理解與感受。學生喜歡音樂,但不愿上音樂課,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反常的現(xiàn)象呢?筆者在教學中不斷地總結與積累,就如何上好中職學校音樂欣賞課進行探討,提出幾點粗淺的看法,有不當之處誠望得到同行的指正。
【關鍵詞】 中職;音樂欣賞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01
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欣賞能力不僅是一個人的審美修養(yǎng)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質水平的標志之一。在中職教學中開展音樂欣賞教學,能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上好音樂欣賞課的幾點做法。
一、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動力。學生活潑好動,樂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強的事物,所以動態(tài)的事物比靜態(tài)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利用多媒體設計生動,新穎的動畫教學情境,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教學內容做到因人而異
一般來講,文化素質高低和音樂知識的多少與音樂欣賞的深淺度是成正比的。文化素質高的人更容易理解音樂中表達的內涵。但對于一般人來說,要理解音樂內涵就必須加強對音樂表現(xiàn)手法的理解,要掌握音樂欣賞的一般步驟和方法,特別是對于文化素質、音樂基礎較差的人,不僅要掌握欣賞音樂的手段、步驟、方法,還特別要注重音樂內容的選擇。對于這些學生,教師要選擇一些歌詞比較直觀、內容容易理解的歌曲。而對于一些歌詞內涵較深或者寓意朦朧的作品,那就要求必須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所以說,在音樂欣賞教學時,必須區(qū)分不同的教學對象,因人而異,選擇適當?shù)慕虒W內容來進行教學。
三、在欣賞教學中加強對學生人文情感的熏陶
1.關注情感體驗以關懷人性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情感是人性的表現(xiàn),同時情感是音樂的本源,是維系人性與音樂關聯(lián)的紐帶。音樂教學將情感體驗作為教學原則,充分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的理念。因此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和作曲家、演奏家產生感情共鳴,通過用心聆聽來體驗藝術家們在創(chuàng)作中所傾注的情感,感受人性最純潔、最高尚、最質樸的情懷。我們可以以了解情感作為一切藝術本源的內涵,即藝術就是情感,因此關懷人性就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2.關注情趣和能力以關心學生發(fā)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學生來說,參與課堂互動是自我表達的途徑,這種因心理滿足而產生的內心愉悅是興趣的最大源動力。中專音樂欣賞的課堂實踐離不開“動”字,以往的音樂欣賞會忽略學生的主體感受和能力發(fā)展,所以要在教學設計時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趣和能力??傊挥袇⑴c才能讓學生真正獲得音樂情感和美的體驗,才能讓學生真正從人文角度了解音樂文化的內涵??梢哉f,設計一個活動內容,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情境,自然就給學生藝術潛能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
3.關注音樂的人文內涵以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
藝術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不論古今中外,它總有人性的光芒和人類文明的光輝。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音樂作品的人文性應該成為其情感性的最豐盈的補充。所以,挖掘音樂作品中的人文內涵加以整合,設計出能拓寬學生人文視野、提高學生人文思想的欣賞專題,是專題音樂欣賞理念的最高境界,也是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最直接關懷。同時,相同人文內涵的音樂作品很多,而這類專題欣賞的教學設計,還應根據(jù)音樂性、情趣性和學生文化儲備、理解能力等來決定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對教育而言,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注意潛移默化的影響,要合理充分地利用音樂作品中豐富的、厚重的人文內涵,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使學生沉浸于藝術的感染中,這樣,加入了學生自身的體驗和感受,甚至外延的思索,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就會得以提升。
四、教學中注重參與,師生互動
參與是指在課堂上師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共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參與需要學生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不同的學生經歷不同、文化素質不同,對音樂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教師應讓學生敢于想象,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發(fā)表不同的意見,教師只有為學生營造一個“敢想、敢說、敢做(表現(xiàn))”的氛圍,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自由的參與空間。讓學生自由發(fā)表對欣賞曲目的理解、看法,真正領悟到曲子所要表達的內涵。
另外,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入課堂是推進課堂教學主體化,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有效途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音樂課不再是一架鋼琴、一臺錄音機就能對付得了的。網(wǎng)絡技術與視聽技術的發(fā)展,使音樂欣賞變得空前開放。在教學中可把學生帶進計算機教室,把音樂欣賞帶進網(wǎng)絡世界;把電腦與組合音響接軌,充分利用校園局域網(wǎng)、Internet網(wǎng)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對教材某些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拓展開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音樂課題的研究。
五、結語
音樂欣賞課是中職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在中職音樂欣賞課教學中,要積極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區(qū)分不同的教學對象,因人而異,選擇適當?shù)慕虒W內容來進行教學,加強對學生人文情感的熏陶,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組織好音樂欣賞教學,把學生帶入到音樂欣賞的具體意境中,體會音樂,了解音樂,感受音樂,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拓展學生的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玉.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2,23(06):512-513.
[2]楊歆諾.職業(yè)學校音樂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15(28):731-732.
[3]林青.中職音樂教育現(xiàn)狀及改革思路[J].吉林教育,2012,20(19):522-523.
[4]楊賽萍.中職音樂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0,13(08):756-757.
[5]蔣兆兵.春風化雨牽手心靈--試論音樂的德育功能對學生成長的影響[J].文教資料,2013,10(16):36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