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濤 王 芳
(1. 泰安市婦幼保健醫(yī)院新生兒科,山東 泰安 271000; 2. 泰山醫(yī)學院,山東 泰安 271016)
?
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新生兒病例回顧性調查研究
張海濤1王芳2
(1. 泰安市婦幼保健醫(yī)院新生兒科,山東 泰安271000;2. 泰山醫(yī)學院,山東 泰安271016)
目的了解泰安市某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住院新生兒基本情況和疾病病種的分布和轉歸,進一步合理指導臨床決策,提高臨床綜合診療水平。方法回顧性流行病學分析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的泰安市某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1636名住院新生兒病例。結果①住院新生兒男女性別比為1.42∶1;②早產兒所占比例為29.3%,高于2009年全國水平(26.2%);主要為34周~的晚期早產兒;③以新生兒出院第一診斷統(tǒng)計排名前3位的疾病分別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高危產和新生兒黃疸;④順產兒659例(占40.3%),剖宮產兒975例(占59.6%);⑤住院新生兒病死率為0.4%。 結論住院新生兒中早產兒比例有增加趨勢;剖宮產率有待于控制;加強住院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診治管理。
疾病譜;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NICU);流行病學調查
隨著圍產新生兒醫(yī)學的發(fā)展,新生兒的救治存活率已經明顯增高,各種疾病的發(fā)生率及死亡率均降低,治愈好轉率提高,但新生兒病房的患者構成、疾病種類、治療方法及護理常規(guī)等均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1]。而對于重癥監(jiān)護室中的新生兒,由于自身存在早產、低體重及疾病嚴重等特征,對醫(yī)生的治療方法和治療觀念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時對重癥監(jiān)護室新生兒基本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分析、研究,得出基本規(guī)律,進一步指導臨床決策,提高臨床綜合診療水平[2]。本研究就泰安市婦幼保健院重癥監(jiān)護室(NICU)在 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期間的1636例住院新生兒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回顧性調查分析,旨在發(fā)現(xiàn)本院住院新生兒基本狀況和疾病譜,為今后新生兒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論依據(jù),提高新生兒保健和臨床醫(yī)療水平。
1.1資料來源收集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泰安市婦幼保健院NICU住院病例。
1.2方法應用Excel 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根據(jù)《國際疾病分類(ICD-10)應用指導手冊》[3]及醫(yī)院病案管理系統(tǒng)中的電子詞典編碼進行細目、類目分類,采用第一診斷進行分類統(tǒng)計。
2.1調查對象基本情況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期間共收治住院新生兒1636例,男性961例(58.7%),女性675例(41.3%),男女之比為1.42∶1。順產兒659例,占40.3%,剖宮產兒975例,占59.6%,因抱養(yǎng)等其他原因生產方式不明的2例,占0.1%。早產兒480例,占29.3%,足月兒1156例,占70.7%。住院新生兒胎齡(周)分布<28周,28周~,31周~,34周~,37周~和≥42周的比例分別是0.3%(5),2.1%(35),6.2%(102),20.7%(338),70.0%(1145),0.7%(11),早產兒胎齡中分布以34周~的晚期早產兒比例最高為70.4%(338)。住院新生兒中24小時內入院者占43.6%(713),24~72小時入院者占10%(164),1周內入院者占11.7%(191),其他占34.7%(568)。平均發(fā)病日齡(6.36±2.46)天,其中早產兒平均發(fā)病日齡為(4.37±1.09)天,與足月兒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662,P<0.001)。住院新生兒中住院時間<1周者占37.8%(619),1~2周者占46.1%(755),2~3周者占11.2%(183),其他占4.8%(79);平均住院時間(9.81±6.68)天,早產兒的平均住院時間(12.45±9.50)天,足月兒平均住院時間(8.73±4.68)天;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104,P<0.001)。住院新生兒平均體重(2.96±0.75)kg,早產兒平均體重(2.27±0.58)kg,足月兒平均體重(3.25±0.61)kg;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9.944,P<0.001)。
表1 早產兒與足月兒基本情況
2.2住院新生兒的轉歸住院新生兒中治愈率為71.3%(1166例),好轉率為24.6%(402例),病死率為0.4%(7),未治愈和其他者占3.3%(54例)。早產兒治愈好轉率為93.75%,足月兒治愈好轉率為96.80%,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62,P<0.001)。
2.3疾病分類本組資料表明,呼吸系統(tǒng)疾病占住院新生兒比例最高為92.5%,其次為高危產為37.7%、新生兒黃疸為34.1%。高危產中早產兒占77.92%。早產兒中前三位的疾病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97.50%),高危產(78.75%)和新生兒黃疸(13.54%)。足月兒中前三位為疾病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90.48%),新生兒黃疸(42.65%)和高危產(20.58%),詳見表3與表4。
表2 患兒的轉歸情況
表3 患兒疾病分布情況
表4 住院早產兒與足月兒疾病構成比比較
泰安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NICU)是全市成立最早、規(guī)模最大、設備和技術最先進的醫(yī)藥衛(wèi)生重點學科,曾成功地搶救了體重僅750克的急危重病兒。自90年代起率先在本市開展新生兒轉運系統(tǒng),目前已有60多家醫(yī)院向該科轉運危重新生兒,每年轉運500多例,搶救成功率達98%以上,在全省處于領先地位。本次調查資料來于該科室,共回顧性分析1636例新生兒病例。
在本次收集的病例中,剖宮產占住院新生兒59.6%,高于2009年的全國水平(49.2%)[4]。據(jù)資料顯示目前社會因素已成為剖宮產增高的主要因素,剖宮產率的升高,降低了孕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利影響,如羊水栓塞、麻醉意外、損傷等風險亦大大提高,而且5年內產婦并發(fā)癥如盆腔炎、宮腔粘連、月經不調、異位妊娠、腰痛等遠高于陰道自然分娩者[5-7]。本院是一家三級甲等專科醫(yī)院,集婦女和兒童保健、醫(yī)療、預防、康復、科研、基層婦幼衛(wèi)生指導于一體的綜合醫(yī)療保健機構,這可能是剖宮產率高于全國的原因。
通過分析NICU住院新生兒病例,以呼吸系統(tǒng)疾病占首位,其次為高危產和新生兒黃疸??梢姟昂粑P”是新生兒最主要和最關健的一關,是主要臨床問題,特別是早產兒,由于早產兒呼吸中樞發(fā)育不成熟,易出現(xiàn)頻繁的呼吸暫?;蚝粑ソ遊8]。本研究顯示,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主要包括新生兒肺炎、支氣管炎、窒息、呼吸衰竭、NIDS等,其中以新生兒肺炎為主,主要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這與吳青等[9]的報道2005年住院新生兒的主要疾病以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 新生兒黃疸和神經系統(tǒng)疾病為主基本一致,表明新生兒的主要疾病中,感染性疾病的比例逐漸減少, 而非感染性疾病的比例逐漸增高。
高危產為新生兒期疾病第二位,其中早產兒480例(77.92%),占全部病例的29.3%,高于2009年的資料26.2%[4],同時2010年北京地區(qū)的多中心早產流行病學調查分析顯示,該地區(qū)不同醫(yī)院的早產發(fā)生率為5.3%~13.1%不等,總體早產率為6.3%[10]??紤]該院NICU是重點科室,轉運收治周邊地區(qū)患兒,是早產兒比例較高的原因之一。早產兒因過早脫離母體,胎齡小,體重低,各系統(tǒng)臟器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易發(fā)生各種疾病[8]。同時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足月兒和早產兒的治愈好轉率不同,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需加強孕期衛(wèi)生教育,督促孕婦進行產檢,減少早產高危因素,將有助于降低早產兒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xiàn)皮膚、鞏膜及黏膜黃染的臨床癥狀。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近年來,我國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發(fā)生率有增高趨勢,位居新生兒就診病因的首位,占住院新生兒的20%~40%[11]。有研究[12]發(fā)現(xiàn)黃疸可引起多臟器損害,如聽力損害、心肌損害、胃腸道損害及腎臟損害等。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新生兒黃疸全部占病例的34.1%,足月兒的新生兒黃疸所占比例為42.65%,低于全國新生兒黃疸的發(fā)生率49.1%[4]。但是足月兒發(fā)生黃疸后往往得不到重視,更易造成神經系統(tǒng)損傷,因此在臨床工作中要高度重視,積極干預。相關資料報道我國早產兒的黃疸發(fā)生率為5%~10%[13],同期全國資料為9.00%,我院早產兒的黃疸發(fā)生率為13.54%,明顯高于國家水平。早產兒出現(xiàn)黃疸時程度重,消退較晚,且由于血腦屏障未成熟易使游離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發(fā)生膽紅素腦病。應及早查明病因,降低膽紅素水平,改善其預后。
新生兒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醫(yī)學衛(wèi)生、婦兒保健質量的重要指標[14]。但近年來隨著產前胎兒監(jiān)護技術、NICU的開展、管理技術的不斷完善,使得新生兒死亡率明顯降低。根據(jù)資料分析新生兒病死率為0.4% , 低于全國的1.2%[2],同時低于吳青等[9]報道的2005年住院新生兒死亡率為3.6%。但另有1.4%患兒中因為各種原因放棄治療或主動出院,他們的預后無法估計。如果想獲得客觀的病死率,應加強對這一部分患兒的隨訪。
加強圍產期和新生兒保健工作是兒科醫(yī)師面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泰安市婦幼健院始終加強從孕婦到新生兒分娩、出院的全程跟蹤;做好孕期保健、胎兒監(jiān)測工作。同時,加強衛(wèi)生宣教,普及新生兒護理知識,關注妊娠期母體產后并發(fā)癥,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
本次流行病學調查,了解了住院新生兒的基本情況和疾病病種的分布和轉歸,為今后兒科醫(yī)療和兒童預防保健工作提供了基礎信息和理論依據(jù)。
[1]張萍. 新生兒科8878例住院病例回顧性分析[D].復旦大學,2008.
[2]韓利芳,常娟娟. 重癥監(jiān)護室新生兒院內感染監(jiān)測及護理控制[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7):951-953.
[3]劉愛民. 國際疾病分類 (ICD-10) 應用指導手冊[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1: 303-307.
[4]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學新生兒學組.中國住院新生兒流行病學調查[J].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09,11(1):15-20.
[5]黃鶯,趙瑩,李蕓. 5年剖宮產率及指征回顧性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05,20(15):1901-1902.
[6]范中山. 5年剖宮產率及及社會因素分析[J]. 醫(yī)藥論壇雜志,2007,28(7):50-51.
[7]張繼平. 1997—2006年孕婦剖宮產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7):2340-2341.
[8]黃樺,姜赤秋,姜紅,等. 早產兒定期評估和早期干預[J].臨床兒科雜志,2004,22(7):493.
[9]吳青,李晶,陳敏,等. 住院新生兒446例疾病種類及死亡原因分析[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 2007,4(3): 42-43.
[10]郭戰(zhàn)坤,馬京梅,范玲,等. 北京地區(qū)早產發(fā)生現(xiàn)狀及早產兒結局的調查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0,45(2): 99-103.
[11]鮑珊,楊曉燕,唐軍,等.新生兒黃疸研究現(xiàn)狀的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4,16(8):820-823.
[12]楊曉梅,高傳化. 陸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與多臟器損害的關系探討[J].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2006,6(13):268-269.
[13]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 實用新生兒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74-219.
[14]薛辛東,杜立忠,毛萌. 兒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
Epidemiologic investigation of hospitalized neonates at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ZHANG Hai-tao1WANG Fang2
(1. The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 of Taian, Taian 271000, China; 2.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6,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situation, the treatment outcome and the disease spectrum of hospitalized neonates from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n Taian, and to provide more reasonabl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composit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1636 neonates born in this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4. Results: ① The sex ratio of hospitalized neonates was 1.42:1; ② The incidence of premature birth was 29.3 % ,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26.2%); ③ The top three susceptible diseases of the neonates were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high-risk production and neonatal jaundice; ④The caesarean birth accounted for 59.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49.2%); ⑤ The neonatal mortality was 0.4%.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premature birth has increased, so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should be controlled and the management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of newborn also should be strengthened.
hospitalization; disease spectrum;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epidemiologic investigation
泰安市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20123054,201440774-01)。
張海濤(1981—),男,在職研究生在讀,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新生兒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R722.1
A
1004-7115(2016)09-1007-03
10.3969/j.issn.1004-7115.2016.09.013
2016-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