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摘 要:對于高校聲樂教學來講,教師能否采取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歌唱思維,直接影響著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歌唱思維具有抽象性,其對聲樂教學的影響力主要體現(xiàn)在對歌唱效果的決定作用上。當前我國高校教學中普遍對此不夠重視,致使聲樂教學成效長期無法令人滿意。本文立足我國高校聲樂教學現(xiàn)狀,對歌唱思維的培養(yǎng)和運用策略作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高校教育;聲樂教學;歌唱思維;培養(yǎng);運用
中圖分類號:J616-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4-0227-01
聲樂演唱具有藝術性特征,需要演唱者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在掌握歌唱技術的基礎上,演繹出特色。在實際的演唱過程中,技巧固然是一個要點,但歌唱思維的影響力也是無法否認的,其通過創(chuàng)造與演繹作用于演唱效果,是演唱者本身素質(zhì)和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
一、高校聲樂教學中歌唱思維的培養(yǎng)和運用分析
歌唱思維實際上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其涉及想象思維、情感思維以及創(chuàng)造思維多個方面,若演唱者無法合理把握,那么演唱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歌唱思維對學生素質(zhì)的巨大影響,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思維,并幫助學生掌握運用方法。由于篇幅問題,本文僅以想象思維和情感思維為例進行分析。
(一)想象思維方面
歌唱是一項極富藝術感的行為,過程中演唱者應在腦中勾勒出一副與歌曲意境相吻合的畫面。此舉能夠幫助演唱者理解歌曲中蘊含的感情,表現(xiàn)也會更有感染力,而演唱者究竟能否做到這一點,實際上就取決于其想象思維。從本質(zhì)上來講,想象思維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去理解,其一為形象性,指的是勾勒出的畫面要足夠形象和具體,以《我愛你,塞北的雪》這首歌為例,演唱者腦海中呈現(xiàn)的畫面應是北國雪景,而非江南雨巷;其二為交融性,指的是演唱者要能夠?qū)⒆陨砣谟诠蠢粘龅那榫爸?,并通過心靈感悟表達感情,以《我親愛的爸爸》這首歌為例,演唱者要將自己融入“勸說父親”的場景中,用心體會勸說者的心情,只有這樣才能將歌曲中蘊含的深情表現(xiàn)出來。
對于想象思維的培養(yǎng)與運用,本文建議采取以下方法:(1)幫助學生掌握發(fā)聲技巧。對于聲樂演唱而言,發(fā)聲技巧是最基礎的一點,但由于問題比較抽象,實施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以呼吸力度的訓練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很難樹立明確、具體的標準,學生往往并不理解教師所說的力度為何種程度的力度,在學習的過程中只能憑感覺確定。再加上發(fā)聲練習需要重復多次,學生很容易失去耐心和興趣。對于這些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豐富語言、打比方等方式將要求標準具象化,比如在形容腔體打開的時候,可通過“外哭內(nèi)笑”等詞匯使學生正確理解教師的要求。(2)重視情景交融。在學生掌握相關的演唱技巧之后,教師就要重視強化情景交融的相關訓練。以《黃水謠》為例,其前后描述的場景大相徑庭、對比鮮明,在演唱過程中情感融入就顯得格外重要。對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進行想象,并結(jié)合相關的歷史知識,使學生真切的體會到歌曲中的情感。
(二)情感思維方面
聲樂演唱的成敗體現(xiàn)在其能否傳遞出相應的情感、是否能夠引起共鳴。每一首歌曲中都蘊含著其所要表達的情感,而將這種情感傳遞出來,是演唱者的責任之一,也是打動觀眾的前提。只有演唱者做好傳遞,聽眾才能夠接受和理解歌曲內(nèi)涵。以《父親》這首歌曲為例,其經(jīng)常令聽眾眼泛淚光,但此種效果與演唱者高超的情感表達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倘若演唱者只是干巴巴的唱詞,是很難令聽眾產(chǎn)生情感共鳴的。
在情感思維方面,本文建議聲樂教學中采取如下做法:(1)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聲樂演唱講究情真意切,只有情真,才能意切。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獲得深入的情感體驗。以《在希望的田野上》為例,教師應引導學生體驗歌曲中表達的情感,幫助他們領悟置身于希望的田野上時的心情。相同的意境在不同人的眼中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的情感體驗也不一樣,而這種差異正是演唱意境存在區(qū)別的主要原因,也是個人特色形成的基礎;(2)鍛煉心理素質(zhì)。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出現(xiàn)情感與歌曲無法緊密結(jié)合的情況,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應歸結(jié)于心理素質(zhì)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融入情感,賦予歌曲靈魂,將藝術與技術結(jié)合起來。除了想象思維、情感思維之外,創(chuàng)造思維也是聲樂歌唱思維的一個方面,對其的培養(yǎng)同樣需要教師結(jié)合學生狀況積極改進方法,此文不再詳述。
二、結(jié)語
總體來講,目前我國高校聲樂教學中依舊存在情感訓練得不到重視、教學思路僵化等問題,對此,學校和聲樂教師都應加強重視。歌唱思維相對比較抽象,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聲樂教學中教師有必要積極發(fā)揮作用,改進教學方式,適當加大對情感體驗和心理素質(zhì)的訓練力度,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融入方式,改善其演唱效果。
參考文獻:
[1]許迪迪.普通高校聲樂教學中歌唱表演能力的培養(yǎng)[J].北方音樂,2015(18).
[2]覃冬春.高校聲樂教學中歌唱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J].文學界(理論版),2012(07).